象山丹南望族之新岙俞氏
(2019-02-18 15:50:13)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分类: 文化拾贝 |
新岙村位于定塘镇北部,现由新岙、小灵岩两个自然村组成,新岙居东,小灵岩傍西,即东邻小湾塘村,南面开阔塘洋,西近中坭村,北依灵岩山。三面环山,北高南低,田洋湖至中坭公路从村南经过,东接茅石线,西通大塘港。
我族始祖俞德谦于明洪武二年(1370)迁居新岙,统兵驻守石浦,选址卜居新岙。当时先住村东东坑湾,坡下是海涂;南首书房湾,传说建过私塾,昌国才子邵景尧曾在此就读。因该湾直面大塘港,后又移居村西乌岩头内侧海湾。俞德谦夫妇育有6个儿子,俞氏人丁兴旺,子孙勤劳创业,陆续在西坑山脚建造多座道地宅院。大房上楼屋为走马楼,二房下楼屋为大宅院,三房后人大多北迁灵岙、上盘,四房迁住晓塘中岙,五房人口稀少,六房多数迁移西邻里岙(小灵岩)。
俞氏重视教育,培养人才,子孙多人考取功名。崇尚正义节气,涌现多位忠贞节义典范。明万历年间,象南出现很多读书人,其中最有名的我族二房孟裔公与孟春公,都为贡生被称为兄弟岁进士,与昌国邵榜眼为同学,在书房湾读书。孟裔公任福建莆田知县,孟春公任为德清教谕。孟裔公的女儿嫁给邵榜眼的儿子。新岙九龙:三房俞仲奎原配史氏家庭变故守贞节,育子等夫多年,在当地传为美谈。仲奎公与史氏生二子,长季祚公,季祚公又生五子,分别为攀龙、象龙、应龙、见龙、兆龙;次季禘公(出继大房)生四子,起龙、乘龙、景龙、云龙。在当时新岙九龙势力较强。
清增生俞天绶、清儒生俞天璋视贼如仇,不惧生命代价;文人俞玉川、俞一峰知书明理,仁义待人,名声远扬。俞一峰(1864—1945)武秀才,曾留学日本,支持辛亥革命,为象山两位同盟会会员之一,民国初任象山参议员。当代南海舰队副司令俞满江少将为新岙俞氏六房后裔,乃我新岙俞氏之荣耀。
纵观新岙俞氏历史变迁
据宁海马岙俞氏金字谱载,五峰俞氏将第一代定为庄公,公生于唐武后光宅二年甲申(公元684年)二月初五,卒于开元二十四年丙子(公元736年)九月廿三,墓葬山东青社。据宋俞淅公辩识庄公为五峰俞氏可据之祖,理由是生于晋朝的俞纵将军,公元328年战亡的,与庄公相差300多年,且世系不明,而只有庄公下来世系脉络清楚。近期已有宗亲到山东青州调查,所留俞氏人丁稀少。
第六世稠公,睦州刺使,迁于新昌五峰,后葬于新昌五峰骑龙斩关穴,生四子:珣、珫、玢、玗,皆为进士。珣公为琰县令。
第九代仁厚公迁马岙,为马岙祖。
第二十五世谷玭公(为新昌迁户所统领)生三子:德让、德谏、德谦,第二十六世德谦公为新岙始祖,自1370年迁新岙,是年21岁。也有传是谷琚公长子,行清三,讳德谦,字廷恭。公与伯谷玭公同军石浦所,迁居象山之新岙。新岙之名意为我族祖来自新昌马岙,以期后世子孙不忘根本。德谦公配张氏又配金氏,生六子子达、子道、子远、子通、子逈、子逑,女一适新昌后舡章。公生于至正庚寅年(1350)十一月廿七日亥时,张氏生于至正丙午年(1366)十月初五日子时,金氏生于至正乙未年(1355)十一月十六日午时,墓归马坡山前。
现有调查人口4200人,涉及到全县76个村,有我族俞氏的新岙、里岙、新桥上盘、上灵岙、中灵岙、茅洋杨家岙、晓塘中岙、大塘叶口山、南庄高俞、墙头雷港、鹤浦大南田、石浦火炉头、昌国卫、宁海隔洋塘、青珠农场,远及上海、北京、新彊、台湾、美国等等。
新岙《俞氏宗谱》撰于清道光廿五年,历代修过五次重修,最近在于民国廿七年(1938)重修,由于很多历史因素,当年所修宗谱已多数流失损毁。当今太平盛世,国泰民安。国家编史,地方修志,家族续谱。从古至今新岙俞氏家族人才辈出,无论是从政、治学、还是经商、务农,都有为人所称道,被尊为丹南望族,创造了俞氏家族灿烂的文化。新岙谱系字辈遵循马岙的排行:德子文武朝、廷孟仲季有、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一身修为本 ……,自宁海马岙迁至新岙已传22代,历650年。从五峰俞氏自山东青州起至新岙最小辈传至47世。现在世人丁最大辈份为39世心字辈,最小为47世身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