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胡杨姐妹相约,去神秘的克尔古提大峡谷畅游,赏美景品大暑。
克尔古提乡位于新疆天山南麓腹心,远离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在行政区划上属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和静县。位于和静县东北部山地峡谷区,距县城92公里,海拔1902米,全乡总面积960平方公里,是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万分之一。在中国旅游资源155项具体分类中,克尔古提拥有其中近110种,可以说是真正的“万里挑一”。森林面积16万亩,草场面积60多万亩,森林草场面积占全乡总面积的53%。从地理方位上来说,克尔古提所处的地理坐标恰好是新疆的“丹田之地”,在新疆南北疆的黄金分割点上。克尔古提乡盘绕于危崖的山道之中,神秘大峡谷就坐落于群山万壑之间,是一个“遥远的地方”。全乡辖克尔古提村、那英特村、浩尔哈提村3个村,有1千多人。
克尔古提乡的主要景点有:东归圣湖、东归天石谷、阿尔仙拉肚泉、季节性飞瀑等等。
我们行驶在群山之间,还没进山,远远就看见骑着白马屹立山头的东归英雄雕塑和山坡上书写的白色书法:草原石人。
我们沿着盘绕于危崖之中弯弯曲曲的山路,向峡谷深处开去,公路与山边的河床交织在一起。大峡谷中乱石卧滩,清流遄碧,草木浓郁,绿草如茵,山花烂漫,不经意间你就会被水畔边的一棵或一片的苍茫古柳、古榆风姿所吸引。
刚转过山脚,就看见一座傲视苍穹,高达数丈的圆锥体尖塔,位于高坡之上。敖包是蒙古语,意即“堆子”,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一般是堆石成台。敖包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载体,在牧民的心目中,象征神在其位,世袭传颂。离山较远的草原人,便"垒石为山,视之为神",以进行各种祭祀活动。原来人们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
路过敖包,我们下车参拜,围着敖包转了三圈,祭献了西瓜、水果,添了几块石头,祈祷平安吉祥。
一路上蓝天、白云、远山、小溪紧紧相随。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没有了手机信号的打扰,真的很舒服!我听朋友说:克尔古提乡途中,会穿越过一个大山洞,就到了像那拉提草原一样的地方,我很想见到草原上的“桃花源”。
过了敖包,沿着曲折离奇的山道一路下行,路过公安检查站、克尔古提大桥、草原监测站的严格查询,才能进入克尔古提乡。大峡谷危崖奇景的崎岖山路途中,随处可见和静国土局写有:已进入泥石流易发区,请注意安全的宣传广告牌。
我看到峡谷景廊两侧有怪石、古榆、云杉、白杨、河柳等名贵树种屹立,视乎是山谷的守护神。山间的风唤不醒沉睡于山谷之中的古柳树、古榆树。我们路过很多蒙古包组成的风情园,心里想着山洞,一路向前行了20多公里。一道红绿相间的铁门拦住了我们的去路。蓝色和大红色的牌子上分别书写着克尔古提村委会、和静县林业和草原局的温馨提示,各位游客:克尔古提村已进入休牧期,为保护草场植被及森林防火需要,现禁止游客进入,请予以配合。......
真遗憾,看着远山顶上的松树林,我们原路返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