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遇故人 离开楠渔桃舍农庄的富硒桃采摘园,我们顺路去了故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27团种马场。去年文旅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8个地方上榜,第二师27团8连榜上有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七团地处天山南麓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盆地中心,紧傍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传说中的通天河、古丝绸之路横穿团场全景,形成了团场独特的水利网络、自然资源和生态风光。二十七团的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步兵六师十七团炮兵直属营,1952年2月整编为生产部队,当年开始筹建畜牧场。全团地域横跨新疆焉耆、博湖两县,为典型的中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日照时长,热量丰富,土地肥沃,具有得天独厚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优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二十七团经过将近60多年的开垦建设,这里已经初步建成了水草丰美、绿洲沃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蕴含厚重历史文化的“塞外江南”。 第二师27团8连毗邻博斯腾湖,开都河(西支)横贯全域,河畔湖畔自然风光秀丽,春有绿枝千万条,夏有绿野千万顷,秋有瓜果香千里,冬有乡愁万里长。古丝绸之路营造了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屯垦戍边之举又创造了这里灿烂的绿洲文化,两种文化底蕴在这里碰撞融合,谱写了二十七团各连队发展历史上的特色篇章。此处还是中国大型富硒产地之一,地貌以沙滩湿地苇湖为主,出产优质的辣椒、番茄、水稻,还有蟠桃、苹果、葡萄、山楂等品质优良的水果,素有“鱼米之乡”“小江南”之称,还是著名的长寿之乡。 我曾在这里的学校学习、生活、工作过十七年。故乡对很多人来说,仿佛不遗忘,便难以飞得更高走得更远。而我,几十年来却像个遗老,总是沉浸在往事的那段乡愁中,每一次前往这里,都会有心灵的触动。 我们开着车慢慢地行驶在种马场的大路上,游览着故乡连队座座宽敞明亮的新房,户户新颖别致小院,柏油路通到了家家户户,一幅幅美丽乡村图景展现在我眼前。我不禁感叹:乡村靓起来,处处皆画卷啊! 突然,一座别致的门楼展现在我眼前,上面书写着五个金光闪烁的大字:左家农家院。我的脑海里快速地搜寻着当年认识的两户左姓人家,久疏了故人,不知是谁?故乡也在望眼中迷离而稀薄。我们决定下车看看。 我跨进敞开的大门,只见一位50多岁的男人,坐在椅子上,迷着眼在听音乐,我走近他,他马上站了起来,脸上洋溢着笑容,他一眼就认出了我们,我也认出了脸上布满世事沧桑的——小左。遥想当年,他天天来我家玩,一晃快三十年没有见过面了。岁月无情,断片的重逢让我感受最多的便是岁月之痕,从无到有的稚嫩面孔让你瞬间承认自己的老道,记忆里曾经的花样少年一下子成了社会和家庭的担当…… 小左热情地邀请我们参观他家投资了40多万元的农家院,从家庭宽敞的卡拉OK厅、到果园、羊圈、狗圈、鸡、鸭、鹅圈、到放养有各种鱼和螃蟹的池塘,真是应有尽有。我们穿越在结满葡萄、苹果、梨子、核桃、蟠桃、杏子的果园里,身边那片洋溢着勃勃生机、充满了活力、富有诗意的绿色画面,给了“我”畅游的空间,美的享受,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美丽连队,美在生态,美在环境,美在人文。有美丽乡村,才有美丽中国。又一代二十七团人继承老一代的光荣传统,发扬老一代二十七团人特别能吃苦的奉献精神,充分发掘团场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积极开辟市场,在建设边疆家园的过程中作出了积极努力,顽强的从地窝子、土坯房、土院墙、土道路、土环境中走了出来,建成了砖木结构的新住房和百花盛开、草木葱茏的新景观。二十七团美出了品牌、美出了特色。这是我成长的地方,真的很美很美! 欢迎社会各界朋友参观考察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二师27团8连的:左家农家院,感受、品尝各类水果、蔬菜、鸡、鸭、鹅、兔、狗、羊等肉类和各种烧烤,领略左家的“高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