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北的“论文”:《论语》中引用《诗经》情况的研究

(2014-07-29 08:44:52)
标签:

军事

分类: 抱璞自况

   

小北的“论文”:《论语》中引用《诗经》情况的研究前言:孔子曾经编选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论语》记载的孔子与学生的对话或他的言语中频频出现“诗”这个字眼,这就是《诗经》的简称。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论语》中含有《诗经》的句子,去理解孔子引用《诗经》教导我们的道理。

一、《诗经》对孔子的重要性

摘录一

小北的“论文”:《论语》中引用《诗经》情况的研究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备注:

此语出自《诗经卫风淇奥》,摘自《论语》学而篇第15则。

分析:

此篇上半部分为自贡问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君子,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就可以了吗?孔子的回答更加升华了一下这层意思。下半部分子贡引用《诗经》(以后均简称为《诗》)的话,使得孔子的认识上了一个新档次。可见,《诗》对孔子的影响很大,直接把能否引用《诗》中的句子看作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能准确引用,则可以相谈为师,反之,则还是老师来教你。师生之间竟用《诗》来衡量知识。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备注:

摘自八佾篇第8则

分析:

《诗》在孔子看来,不仅是美的承载,更是对学生们测评的一个标准,一个永不可攀的高峰。刚子夏给出的答案让孔子感到有所悟时,就达到了一种新的境界。在孔子看来《诗》是十分高深的,无可超越,即便自己和学生都已受人仰慕,但仍旧是“始可以言《诗》已矣。”在一起讨论,永远只能是学习,不可以超越,甚至都不能与这个水平相等。孔子敬重《诗》,也需要《诗》。

摘录三: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备注:

摘自述而篇第18则

分析:

“雅言”指普通话或正式场合时用的语言。孔子在朗诵《诗》时,会用到这种语言。这说明了孔子对这本书的重视,把它看作像执礼这样崇敬的事。正衣冠之后开始诵读,这无疑可以说明孔子对这本书的敬畏之心。

二、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摘录一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备注:

摘自八佾篇第20则(《关睢》,《诗经》第一篇)

分析: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篇被孔子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它:“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痛苦。”也就是说它明快、奇丽,让人感到快乐,语言虽说明快,但描写的事却有两分悲哀,但才子佳人的故事似乎并没有多么让人感到痛苦。可见,孔子是在用心去体会《诗》。

摘录二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备注:

摘自:子罕篇第15则

分析:

孔子把乐意写好之后,非常舒心,认为这回总算可以让《诗》中的优美语句有地方安置了,他认为只有非常动人的音乐配得上非常动人的《诗》中的句子。也就是说,只有这两样让人为之动容的东西完美结合起来时,他才能放心。可见,孔子对《诗》的评价多么得高。

摘录三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备注:

摘自阳货篇第10则(文中所提《周南》、《召南》现存于《诗经国风》)

分析:

如果你没有去深入研究《周南》和《召南》,那么人生便失去了意义,像一面不会思考的墙,永远只会站着。反之,如果深入去研究,那么我们就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孔子对《诗》的评价多么高。

三、反观《诗经》

摘录一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例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备注:

摘自:子路篇第5则

分析:

孔子说光读305篇《诗》让你去出使国家还是不行,因为你只能说这番话,而可能你因为缺乏了思想的深度或生活的经验而不能圆满完成任务。这也告诉我们做事要结合实际,勤于思考,死记硬背,永远不会成功。这也说明孔子没有盲目地喜好某件东西,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的。

 

小结:孔子编《诗经》,读《诗经》,敬《诗经》,想《诗经》,《诗经》已经融入了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鞭策着他。他喜欢它,但并不是盲目的;他敬重它,但不是表面的。《诗经》影响了他,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现在,它又将影响我们。

《论语》中含有诗经的句子有十几条之多,因篇幅限制,不再一一列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