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四个太阳》这篇课文作者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非常熟悉太阳及一年四季的特点,对太阳与四季的联系有较为丰富的生活体验,所以由多媒体课件创设出情景去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然后在读中理解本文作者所表达的善良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教学目标】
2、感悟作者通过画太阳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
3、会写“园、因”两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理解“多彩的季节”的含义。
【教学方法】
积极创设情境,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实际,激发低年级
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
【学习方法】
通过、探究、感悟、朗读三结合学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教学流程】
一、绘画激趣,导入新课,开启想像之源。
课前我鼓励学生画画心中最喜欢的太阳,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让学生对太阳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上课伊始,我渲染了与教材相一致的氛围,让教材蕴含的情与学生的情相联接、相沟通。让学生展示自己心中的太阳。通过绘画引入新课,开启学生的想像之源,激发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课文,为学习课文及课后想像说话做好铺垫。板书课题:四个太阳
二、读全文,,整体感知想像之奇。
本环节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我画了什么样的太阳,送给了哪个季节”,让学生整体感知想像之奇。然后说一说,随机出示四个太阳图片。
三、以学定教,说演辅助,体会想像之美。
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感知之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读,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太阳?喜欢的理由那你就把写它的那一段再读一读,读出对太阳的喜爱吧。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创设情景,引导学生采取多种形式读文,读中感悟作者在画太阳时想到了什么,同时辅助说说、看看、演演,感受课文文字之美、想像之美。
我制定了每个自然段指导计划:
“绿绿的太阳”一段:学生说完喜爱之情后,出示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夏日炎炎”的景象,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和愿望,体会作者画绿太阳的目的,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金黄的太阳”一段:请喜欢这一段课文的学生读完此段后,课件演示“秋日果园硕果累累,落叶飘飘”的景象,边引读边引导学生看,然后请学生上台即兴想像表演“落叶邀请小伙伴品尝水果”的情景,诱发学生们边读边表演的兴趣,再让他们分四人小组一起读读演演,这样学生就在欢快有趣的说演中,明白了作者在画金黄的太阳时想到了秋天的果园和金黄的落叶。小落叶们,你们和小伙伴们尝到了水果的香甜,开心吗?现在我们回到座位。再来读读这句话,感觉肯定不一样。再指导读一读。
“红红的太阳”一段:让学生看着“买火柴的小女孩在冷风中买火柴”的情景,说说此时的心愿,进而体会作者画红太阳是想让红太阳给冬天带来温暖。再请学生读读。
“多彩的太阳”一段:请喜欢这一段课文的学生齐读后,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万物复苏的春天景象”,请学生边看边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联系旧知,如背诵第一单元中《识字1》及第1课、第2课等关于春天的诗、文、词、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春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感悟到作者想像之美,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四、鼓励背诵,积累语言。
在学生熟读能诵的情况下鼓励背诵,积累语言。
1、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背下来。
2、按照句式背:我画了什么
3、按课文顺序背。
课间休息:听一首动听的歌曲吧!它的名字叫《种太阳》。
五、想像说话,口语交际,启动创新之门。
“我画了什么样的太阳,我是怎么想的?”激励学生发挥想像,想得奇妙,想得美妙,再让学生拿自己的画大胆地找自己的朋友,甚至老师互相交流,进行口语交际。
六、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园、因”二字。观察、展示、评价。
【板书设计】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来板书,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既形象又直观,便于学生背诵。
【效果预测】
本课的设计以情感为纽带,以朗读实践贯穿始终,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更加有效的培养,促使他们在爱学、乐学中逐渐懂得了爱,懂得了热爱崇高,追求美好,以至达到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