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吊瓶医生”感动不提倡

(2012-12-19 11:18:26)
标签:

“吊瓶医生”

武汉市第三医院

杨军

医患关系

杂谈

分类: 热点评论
                                                        “吊瓶医生”感动不提倡

                                                               独步红尘妮妮
                          
                        “吊瓶医生”感动不提倡



    最近微博上一张“吊瓶医生”的照片在迅速蹿红,照片中,一名年轻医生左手挂着吊瓶,右手拿着鼠标为病人开医嘱。该微博发出后,引来众多网友关注,感动了很多很多网友。经了解,他是武汉第三医院医生杨军。此前他患感冒已三个星期,先是吃药顶着,后来实在没效果就开始一边打针,一边上班


   发微博的李小姐,她说,上周六,她爷爷因为肾结石在武汉市第三医院住院。手术后李小姐想去医生办公室询问爷爷术后的恢复情况,就见到照片中的那一幕。“当时,我一进去就看见医生办公室里挂着一个吊瓶,医生一边给病人写病历,一边打着吊针。”李小姐说,她从来没有看见过一个医生会这样的,当时“很感动”,就拍下来发到微博上去了。


    但是很快网络上又有其他声音响起,华仔:我不赞成这样做,一是医生本人身体恢复不好,二是会把病菌传染给病人。蓝飘魔: 装逼!!!自己是医生连自己的感冒都治不好,还给别人看什么病
 “吊瓶医生”:你说我该说什么呢第三医院的医生自己感冒3个星期都没治好,好像人一个星期就可以产生抗体了,只能说明医院一视同仁啊小感冒都让你拖上几周 。  


    其实我看到这组照片也被感动了,虽然最近几年医患关系因为各种原因非常紧张,但是医生行业相对来说是一个压力大,劳累的职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医生每天生活在各种病人和病菌当中,面对形形色色复杂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关键是还要隔三差五值夜班,加班。很容易患上感冒,一旦患上还很难痊愈。基层医生的辛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要说的是我们可以感动但是绝对不能提倡。因为这种行为是一种百害无一利的行为。
     
    
      首先对病人不好,,就像有的网友说的,这样会传染给病人的。很多去看病的病人本身抵抗力就低,遇到了得感冒的医生,因为和医生交流要近距离的,到时候本来的病没看好,又被传染上其他病毒,岂不是雪上加霜。后来跟帖的医生说他高烧39度还上手术台,想想高烧39度那是病毒最活跃的时期,病人开肠破肚的,直接病毒就上了身体内部了,万一医生手术过程中出现意识模糊,甚至当场晕倒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所以这种精神不值得提倡。


       对医生本人也不好,感冒虽然不是大病,但是像“吊瓶医生”里面报道的已经快一个月了还没好就是问题了,一般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一周会自愈,而“吊瓶医生”感冒延期不愈是不是有其他原因那,很多大病就是因为感冒引起的,包括心肌炎、肾炎和肾衰竭。“吊瓶医生”医生当务之急是多休息,补充营养。




       “吊瓶医生”的这种行为还容易倡导一种不健康的医疗理念,最近媒体也一直在宣传不提倡盲目输液,除非用于急救,更不提倡滥用抗生素。以前媒体也一再宣传输液不能缩短感冒,更不能杀死感冒病毒。而从图片上看 “吊瓶医生”完全没有达到输液的指征,不知道这个 “吊瓶医生”输的是营养液那还是抗生素那?有新闻报道中国盲目输液的原因至少90%以上是主管部门和医生引起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钱;次要原因是医术不行。



           “吊瓶医生”这种行为还容易给病人造成一种不好的心理暗示,就是有的网友说的三个星期感冒,武汉三医院连这个感冒都治不了?怎么给病人治病?杨医生的确令人感动!。作为病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我们去看病,医生精精神神,有的医生虽然年纪不小但是鹤发童颜,心里立即很有信心,觉得自己会很快被看好。如果看到医生萎靡不振,并病怏怏,老医生颤颤哆嗦的,自己心里也开始发虚,因为病人得到心理都是很脆弱的。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到一个老中医在大把的吃西药片,立即把我吓跑了。


        “吊瓶医生”这种行为还会给很多领导老板找到很多借口,觉得病了也可以工作,不让医生和员工休息,这几年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因为过度加班造成猝死,如果“吊瓶医生”医生的精神得到提倡,会间接的造成更多年轻人的健康损害好过劳死。




       其实一个医生是不是好医生本质上是看是不是医德高尚,有真心为病人的仁心,还有是不是有高超的医术,能真正为病人看好病,而不是一边上班一边打吊针。况且“吊瓶医生”的这种行为百害无一利,所以这种精神是绝对不值得提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