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车碾压男童刺痛的是天下父母心
文: 独步红尘妮妮
从7号宝马车碾压男童案发生以来,网上各种讨论就没停止过,9月18号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邀请我以公共评论员的身份参与讨论。同时参与讨论的有西北望、致远、飞鸿字愁三位朋友。
关于这段视频我看了两遍,如果我不是为了做节目,我真的没有勇气看下去,一个天真可爱的小男孩,开始还无知的把胳膊一甩一甩的开心的甩着玩,没想到几秒钟之内就被撞倒,压在车轮之下。并且被反复碾压四次。
在现场致远的情绪作为激烈,他一再坚持应该是司机“碾伤不如碾死”的思想支配,故意碾死了男童。并且和现场律师嘉宾展开了争论。我仔细看了视频,我认为说故意杀人还是太牵强,从司机本人来说,应该不是故意的。但是他的表现太让人不可思议,太麻木,太无所谓。给人的感觉是有点太离谱,太不符合情理,可以说太草菅人命了。做为一个10年驾龄的老司机,为什么车后面有人会看不到,即使有个狗也应该看到啊。何况汽车各项性能都很正常。撞到人后为什么想当然的说撞到纸箱子,而不是敏感的感觉撞到了生物甚至是人,赶快采取措施。更何况这是小区,是很多居民活动的地方,更应该提高警惕。为什么开车以后碰到障碍物,非要再上一下,过去以后然后停车再下来看看,到底是碰到什么了。这种习惯太也可怕了吧。哪一个司机能保证自己碰到的东西绝对不是人?为什么下车后会把倒车档当成停车挡?确定是孩子被撞后,为什么他的第一个动作不是救助孩子,而是选择离开?
虽然现场嘉宾对这些问题一一做了解答,但是我认为还是不能真正服众,嘉宾解释说也许他真的就没看到,有时候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的,致远要求重新演示一遍。嘉宾说因为很多原因真正的现场无法复制,对于我提出的问题是确定是孩子被撞后,他的第一个动作不是救助孩子?而是选择离开。他去了哪里?嘉宾的解释是他去找老板了,并解释说他查看了孩子已经确定死亡,并且孩子的姥姥来了也只是发疯的哭,没有去积极救助,可以确定孩子当初已经死亡。并且这么大的汽车反复碾压四次这么小的孩子肯定会死的。我认为这也说不定,我一个大妈和被飞驰几十吨的大货车撞了,都以为她不行了,赶快去看她,竟然只头皮受了一点伤,在医院还谈笑风声,倒是大汽车被撞了一个坑,因为这个大妈平时爱开玩笑都说她你真厉害汽车都碰不过你。孩子姥姥没有救助,也许由于年纪太大当时就摊了,不知道怎么办了。不管当时死没死,视频中司机镇定的看了一眼,飘然离开的身影太震撼我了。
现场还拿当年黄岩的案子让我们作比较,我看了材料也觉得黄岩的案子更严重些,但是只判了三年,难道这个案子连三年都判不了?我没有做比较,只是说我觉得第一个案子判决严重不公,我们不能以罚代刑,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不能混为一谈,如果这个案子也判三年无法打击这些猖狂的马路杀手,第一个案子一句以为是垃圾桶,第二个案子也以为是垃圾袋,难道一开上名车,老百姓的生命都成了垃圾了吗,这种麻木和无所谓很可怕。
后来主持又问宝马碾童案从一开始就激起了公愤,甚至有网友用了“人神共愤”这个词。但冷静下来想想,在事情没有弄清楚前就下判断,或者对肇事司机进行道德审判,是不是也有点过激?现场嘉宾说是由于人们仇富心理作怪。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没有让我发言。我想说因为场面太惨烈了,每一个善良的人都会有心灵震撼的。网友之所以如此激愤,是因为生活中这些名车车主,总是一种不可一世的态度,刺痛了大众的神经,看到这样的报道很容易让人通过自己生活常识来进行判断。就像那个狼来了故事一样,这样的事情多了,真的也成了假的,假的也成了真的。从这个司机来看的表现又有太多疑点,太多的不可思议,网友进行各种猜测也是情理之中的。产生这样的后果和媒体的断章取义的引导有关,最重要的是地执法部门为什么不及时公开原始监控录像?他们的言论也太含糊其词。让人产生为司机开脱的感觉。
飞鸿字愁作为妈妈还提醒大家一定要看管好孩子,因为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上只有父母家人才是孩子的保护神,是的,如果有一个环节做到了,这么可爱的孩子怎么会瞬间葬身车底。今天我去散步,又看到一个大约7岁的小孩子带一个3岁的小女孩去幼儿园,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由于现场致远一直很激动和嘉宾辩论,我说话很少,后来由于时间关系也没让我发言,非常遗憾。参加《新闻深一度》让我学习了很多东西,给了我们网民发言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真的感谢浙江卫视提供了一个如此好的平台,在录播的时候有时网友提出了站不住脚的问题,主持人和嘉宾也会耐心解释,还鼓励每一位网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新闻深一度》每周一~周四晚10:45在浙江卫视播出,第二天6点重播。关注时事的网友可以去观看。我参加的节目公布了播出时间会告诉大家的。
我个人认为从现在媒体导向来看这个案子判5年的可能性比较大,你们看能判几年。
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9月21日22:45晚播出,敬请指导
更多妮妮美文请点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