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居》思考(三)
你选择家乡还是都市
电视剧《蜗居》反映了大都市人们生存的艰辛,真实描写了大都市人的悲欢离合,苦痛挣扎。每当人失意时就会就会说假如怎么样怎么样,在这个电视剧中经典台词很多,关于后悔在大都市生活的台词也不少,很多被引为经典。
1
如果我的生活像一卷录影带一样,我一定要找到我22岁时候的那段带子, 我一定要重新 重新播一遍
。那时候我就会选择,和我的爱人,回到老家,买一套不大的小房子,和我的孩子 ,和我的爸爸妈妈在一起 ,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可能那种生活,才是我想要的,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那么简单。
郭海萍
2
每天晚上,我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灯光,我就会在想:这城市多奇妙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生活,别人的生活我不知道,而我呢?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六千,吃穿用度两千五,冉冉上幼儿园一千五,人情往来六百,交通费五百八,物业管理三四百,手机电话费两百五,还有煤气水电费两百。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四百,至少...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3
那我当初的决定对吗?如果当初,我不贪恋这个大都市虚幻的华美,不贪恋爱人香酥的怀抱,我坚决地返回自己那个小镇,我最起码现在混成副处长了。人离乡贱呀,俗话说得没错,宁做鸡头,不做凤尾。失足啊,失足啊。
——《蜗居》苏淳
看到这些让人感觉似乎家乡的小镇成了美丽的世外桃源,要是真的这样,为什么要辛辛苦苦削尖了脑的往城市跑,其实家乡真的这么好吗?人的观念封闭落后,在那里很多法规法律形同虚设,人们自有一套自己生存的原则。甚至很少有人按照交通法规行路:红绿灯寂寞的变幻着,没人去看的,路上走着大汽车、大拖挂,小三轮,拖拉机、改装的拉土的背斗车。。。。。中间穿插着摩托着、电动车,更要命的是这些小三轮,拖拉机、改装的拉土的背斗车的驾驶者有的只有十多岁。我一个在北京工作的朋友说回了老家不会开车了。每一个适应了大都市生活的学生会适应这种生活吗?
小镇里面的职位有限,各个单位人浮于事,根本就没有位置。要想占到一个位置,要等许多年,据说有的职位要用钱买的,有的五万,八万甚至十万不等。好不容易上了班就好了吗?工资低的可怜,单位论资排辈。看着连中关村都不知道是什么,连马云是谁也不知道的老古董每天发号施令,瞎指挥,还要装着毕恭毕敬。
生活中有很多在家乡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适应不了的人去了城市终于打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的人也不少。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小琳,在家乡找到一个做老师的工作,只能是临时的,每月只有200多元,转正根本无望。后来去城市和男朋友一起打拼,终于在城市站稳了脚跟,现在注册了自己的公司,买了自己的汽车,房子。在她事业刚有起色的时候,还有人说,小琳谁娶啊!!没有工作,家里还那么穷。因为我和小琳关系比较好,听了不高兴但是我不动声色的说:“人家男朋友长的可帅了了,又能干,除了工作每天还兼职,天天出门拿着笔记本,马上就要买车了。我阿姨(小琳妈)嫌男方家远不同意,我说两人是真心相爱,很难得的,别说她男朋友这么能干,就算不这么能干,因为是真爱你也不要反对了。我阿姨这才同意。”这个人这才不再说话。默默的走开了。小琳现在结了婚并且生了儿子,她丈夫虽然现在身价已经不低,但是一说起小琳就是说好。因为小琳不但漂亮,身材好,还有很多河北女孩的优点,勤劳、贤惠,重情等。在他丈夫最初打拼的时候很多工作都是小琳自己完成,虽然现在已经雇得起职员,但是他也希望小琳盯在公司,因为是他唯一信任的人。可是如果在家乡,小琳什么漂亮,身材、勤劳、贤惠,重情等根本一钱不值,她没有工作,家里条件不好,她的命运真的无法说啊。
难道城市就成为成就梦想的地方?也不一定,有一句歌词唱的好:“城市的柏油路太硬,踩不出足迹”多少大学毕业生刚到城市时连生存都是问题,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的一次体会想吃饱穿暖都是不容易的,我的一个学IT的网友给我说当初在南方的某大都市一连几个月找不到工作,抱着6快钱一颗的小白菜,心里的滋味没法说啊!!真的后悔出来。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但是工作压力太大了,为了减轻压力每天公司都会给他们邮箱发笑话,每天他也会把这些笑话复制给我。他给我说:“现在我真的理解为什么华为的年轻工程师要跳楼了!!曾经有网友邀请我去南方某城市做编辑,我想了想,抛开是不是网络骗子不说,每月3000元的工资能够应付日常开销吗?还不要说生病看医生了!!
其实在哪里也有好处也有不好,有一句话很经典啊“生活永远在别处”。都觉得别人的生活是最好的,得不到的生活是最好的。说不定有一天我也会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去大都市体会一下繁华世界。要是你你选择你选择家乡还是都市?
更多妮妮美文请点击
【新浪专访】——新浪慰藉孤独的灵魂,助我们腾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