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而又瑰丽的打树花

标签:
打树花铁水冯骥才暖泉镇蔚县北官堡民间文化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妮妮参加了有奖征文:讲述你我的爱情故事请给我投票支持,谢谢了!!!!五分钟就可以投一次
暖泉镇特殊的传统民间社火艺术——“打树花”,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兴建于明嘉靖年间的暖泉镇北官堡堡门上的斑斑烙迹,就是暖泉人几百年打树花留下的历史印证。
历史上,暖泉的铸造业就比较发达。人们受司空见惯的铁花启发,逢年过节,便将一家一户的废生铁收集起来炼成铁水,扬抛甩溅在堡墙上自娱自乐,成就了人间独一无二的奇妙享受。随着甩溅技艺的不断提高和凝炼,便打造成这种特殊的传统民俗艺术——“打树花”。
原来打树花的场地暖泉镇的北官堡的堡门,堡门楼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铁渣,铁锈的土红色与堡墙的土黄色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由于原来的场地较小,为了安全和更好的操作,现在在东侧的一片空地上开辟了新的广场,一座仿城门楼的高砖墙坐西面东,筑出的大门上是“暖泉镇”三字,有介绍打树花的牌匾。
正月十四早上,披红挂绿的男女老少自发集合在北官堡村堡门前的空场上,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早就帮着枝花艺人将笨重的土熔炉安放在空场的一角,三份黄纸烧尽,人群中有人高喊:“开祭喽!”这时广场四周烟花爆竹噼啪作响,此起彼伏,好不热闹,这便是开炉前的传统仪式“祭炉”。大意在敬告各方神灵,暖泉人要“打树花”了,以免被惊扰,有劳诸神保佑树花艺人的安全,保佑暖泉人来年丰裕富足、太平吉祥。这里虽有迷信色彩,但足以使我们体会到暖泉人的善良与纯朴,也足见“打树花”这一民俗活动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和份量。
夜幕降临了,按照暖泉人的习俗,大街小巷、门口院落早已挂满了自制的各色花灯,北官堡堡门的门楼上也被装眯得五光十色、流光溢彩。树花艺人把早就准备好的废铁依次装入炉内,鼓风机(旧时用风匣)隆隆作响,大约有四五十分钟,炉内温度升至1200度以上,铁料熔成了铁水。
当一名好的树花艺人,一要胆量,二要力气,三还得有高超的泼洒技艺。否则一勺子拿不稳,铁水会照直泼到头顶上、脚面上。“打树花”看上去原始而简单,但内行人都知道其中充满了艺术和技巧。好的艺人把一勺勺的铁水泼向堡墙,能打出形形色色的火花,有条形的、扇形的、散状的、圆形的,火花有大有小,有集有散、疏密交错,向上迸的、向下溅的,有的象天女散花,有的象众星捧月,有的象满天星斗,有的象成串的珍珠,有的象飞流直下的瀑布,有的象喷涌面而上的火山,令人目不暇接,花团锦簇,如花似树,火树银花。
五分钟到了 妮妮参加了有奖征文:讲述你我的爱情故事请给我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