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文 | 外滩编辑部
无时不刻,我们都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让受众更便捷地获取高质量的原创资讯与生活服务?
由此,在坚持打造原创深度报道的同时,外滩成为中国第一批拥抱新型传播技术的媒体。
2010 至 2015,在传统杂志黄金时代的尾声,外滩全新打造了一支采编团队,专门负责线上内容的生产。
当部分媒体还在思索“转型路径”、用一名编辑“凑合”做微信时,我们已将重心迁移至对于线上内容产品的严苛打磨,同时打通传统杂志与新媒体平台间的人员壁垒,每天组织30余名采编力量为受众生产富有品质、不哗众取宠的原创报道。
后面的故事因为有你们的参与变得精彩。我们基于微信平台的细分内容矩阵,在一年多时间内,累积超过 100 万用户。对于一个坚持原创生产,追求内容格调的机构媒体而言,这样的数据并不羞愧。
但我们不敢怠慢,内容好了,产品有了,能否让它再往上跳一个台阶——成为一个大生活平台?
这便是我们想在 2016 年做的事——围绕中产阶层优质生活方式,专注于生活、时尚、文化等领域,在社交平台和第三方内容发布平台上,打造一个基于移动端生态的时尚生活社交媒体内容矩阵,同时结合线下活动,在所涉垂直细分行业,以评比、论坛等方式,树立对该行业和普通消费者有强大影响力的品牌和标准体系。通过内容和活动,媒体和社区,线上线下结合,使“外滩”成为国内领先的时尚与生活方式媒体公司。
我们始终相信优质内容的巨大价值与生命力,不论其依附于何种介质。
德国报业巨头阿克塞尔•施普林格 CEO 马塞亚斯•多夫纳曾言:“钟摆效应始终存在。钟摆可以过头,但它终将修正。也许,现在很多人会认为,我们不需要新闻业,我们不需要品牌媒体,我们只需直接沟通,只需要去中心化、碎片化。好吧,走着瞧。我百分百确定,钟摆会回来,会摆向可以信赖的品牌,负责任的品牌,会摆向知道如何写伟大故事以及知道做深入研究的专家,会摆向那些当他们发布了不准确的信息时知道如何承担责任的人!”
是的,媒介革命的风暴将继续席卷,我们的阅听习惯也将随之变迁,但外滩人还想用“最笨拙的方式”,为大伙儿生产有立场、有思考、有深度、有公信力的媒体产品。我们想“点亮社交网络和那些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社群”(Buzz Feed 欧洲前副总裁 Will Hayward语)。
没错,我们要招人了!
如果你想来,和我们一起前往世界各地,去书写那里的有趣故事,记得留意外滩近期即将发布的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