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访参加英国议会大选的四位华裔--“我们迈出了华人参

(2010-05-19 10:45:43)
标签:

英国议会

华裔

华人

大选

吴克刚

杂谈

分类: 新闻

专访参加英国议会大选的四位华裔--“我们迈出了华人参

开中餐馆的成世雄(中)在东索塞克斯郡选区中展开竞选攻势

 

 

专访参加英国议会大选的四位华裔--“我们迈出了华人参政的第一步”

 

 

5 月11日,英国大选终于尘埃落定,入主唐宁街10 号的保守党党魁卡梅伦无疑是最大赢家。本次参选的八位华人虽然未能改写英国议会下院没有华人的历史,不过对他们来说,这并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的尝试将为后来者叩开参政的大门,正如八人中的吴克刚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所指出:“既然我们开始了这样一次长征,那我们一定能获得最后胜利。”

 

 

文/ 刘旭阳,唐逸如(实习)

 

 

虽败犹荣

 

 

5 月6 日清晨6 点,家住利物浦的英籍华人吴克刚驱车前往投票站。此刻他心里半是忐忑,半是激动。


被称为“中国先生”的吴克刚,是参选华人中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他角逐的河滨选区位于利物浦市中心,也是唐人街所在地。利物浦是中国人在欧洲的最早落脚点。


吴克刚原籍广东,先后在广州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学习,1991 年移居英国,1994 年攻读博士学位,后在利物浦大学任教,并加入当地商会。


在英国政坛,从加入某党派到获得代表该党参选的资格,通常要经历长时间等待与磨练。而吴克刚2008 年加入保守党,不到两年就争取到下院议员参选资格。在3 月29 日的造势晚会上,保守党一位影子大臣还到场助威。然而吴克刚心里清楚,这一仗胜算不大。因为该选区历来是工党的地盘。


在投票日,吴克刚共走访了选区内30 个投票站,与工作人员和选民接触。晚上10点投票结束后,他虽然疲惫不堪,但仍然开车前往市中心的计票点监票,一直守候到第二天清晨5 点多最后结果揭晓。


令人遗憾的是,吴克刚以10.9% 的得票率远低于工党的59.3% 和自民党的22.7%,在接受《外滩画报》电话专访时,他并不显得泄气。


“这次保守党党部把攻坚工党最坚固阵地的任务交给我。尽管结果失败,但我比上届保守党候选人多抢了1400多张选票,增加了49% 的票数,这是该选区保守党近20 年来的最大进步。另外,在这一过程中,我收获了经验,同时相信会有更多华人能从中受到启发,更积极地参与英国的政治生活。”


接下来,吴克刚除了总结此次参选的得失,还将继续履行自己的第二个身份—英国商会的中国问题首席顾问。“因为我这次参选,英国商会和中国贸促会正在合作的《英中企业对接项目》被迫搁置。所以我现在第一件要做的事,是把这个项目重新启动。现在,我该把精力从政治转移到这些具体项目上来。”


今年的英国大选一共涌现出8 位华人下院议员竞选者,他们是保守党的李泽文、吴克刚,自民党的杜淑真、凌家辉、谢晓明、李沛腾,北爱尔兰联盟党的卢曼华以及无党派的成世雄。(据杜淑真向本报透露,之所以没有华人代表工党参选,是因为工会对该党影响力极大,而华人很少参加英国工会—编注)


尽管此八人最终无人当选,但李泽文在他的伦敦选区中,成功地把保守党上次取得的6482 票增加至11134 票;凌家辉在伯明翰选区为自民党争得上万张选票,比上届增长了4.5% ;卢曼华使北爱联盟党得票率翻了一番多;其他华人的得票率大多都比上届本党的参选人增加了;而自民党的李沛腾在汉普郡选区还超越工党,跃居第二。

 

 

落败原因

 

 

在英国,南亚裔占4%,非洲和加勒比海裔占2%,华裔是第三大少数族群。自20 世纪初第一批中国海员移居英国,迄今英国共有华侨华人60 多万。英国2001 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其中入英国籍的华人超过20 万。

专访参加英国议会大选的四位华裔--“我们迈出了华人参

投票日前夕,李泽文在他的伦敦选区与选民交谈




但在古老而保守的英国,华人参政并不容易。全英国平均每25 万人口出一个下院议员,印度裔、非洲裔都有自己的议员,但下议院至今尚无华裔利益的代言人。


英国议会选举采用简单多数制(firstpast the post),即每个选区只有一名得票最多的参选人获胜,成为代表该选区的下院议员。这次八位华裔均属第一次参选,而英国各政党一般会安排新科参选人到形势不看好的选区,以锻炼其能力。


八名华人基本都被安置在其它政党的“稳保席位”(safe seat :一党候选人领先优势巨大)选区。如果所属政党真的想让他们当选,就会把他们安排到本党的“安全选区”,至少是票数接近第一名的“游离席位”(marginal seat)选区。


吴克刚告诉本报记者,“在保守党的竞选策划中,他们根本没打算让我赢。因为这里是工党的著名票仓,如果工党连这里都保不住,那工党的日子也就到头了。好比广东人说,第一次学剃头就碰上一个大胡子。”


吴克刚的两个对手一个当了13 年议员,另一个则已经为此议席竞选了18 年。入党仅2 年、竞选期仅3 个月的吴克刚根本无望撼动对手。


伦敦霍尔本及圣潘克勒斯选区的保守党竞选人李泽文告诉本报记者,尽管该选区现任工党议员多次闹丑闻,但当地仍是工党的坚实地盘,当地媒体也被他们牢牢掌握,所以其他党很难有机会。最终结果验证了他的预言:虽然获卡梅伦和彭定康力挺的李泽文得票比上届多出近1 倍,但仍然不到工党对手的一半。


华人落败主要原因,除了选区都不是所属党派的安全地盘之外,另一个原因则是华人对政治的冷漠,或者说一种“过客”心态。


据英国华人报纸报道,大选日的“伦敦唐人街依然和往常一样,工人们推着小车匆忙卸货,中餐馆老板们笑迎宾客。在这里,没人关注八名华人竞选者成败与否,政治与这里绝缘”。受访的20个餐馆老板中,只有一个人自称投了票,更多的人表示:“我在这里呆了几十年,无论谁当选都不会影响我的生活。”


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就在几天前,还有英籍华人活动家为华裔移民的利益而向议院请命,希望新政府成立少数族裔移民劳工项目小组。


据官方调查,约有三分之一华裔未作选民登记,而全英只有9% 的合格选民没有登记选民资格。《英伦在线》网站针对华人的民调显示,53.3% 的华人认为,英国主流社会不认同华裔参选,26.7% 不会投票给华裔候选人。与其它少数族裔相比,华裔族群在英国的政治参与度、影响力相当低,因此不足以说服主流党派将议席交给这一族群。


李泽文也感叹,“很少华人参与政治活动,这对我们的竞选很困难。其他族裔对我们事不关己,我们只有靠双手来为自己争取权利。”

 

 

“参政是我的选择”

 

 

尽管首战失败,多数参选华人对在英华人的政治前景仍充满信心。无党派的成世雄说:“参加竞选从来不代表一定会胜出。我从这次参选中得到许多宝贵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英国华人必定会打破数百年的沉默。”


“英国华人参政计划”选举事务总监胡沛成指出,对华人日后的参政议政,这次大选均有重要影响。


接受本报采访时,几名参选华裔都表示,自己参选的一大动力是各自的移民背景。尽管由于参政,导致自己开的中餐馆受工党、自民党支持者的敌视,但成世雄坚持认为,付出这一代价完全值得。


“我觉得华人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不公正待遇或限制。我为自己的餐馆申请执照更新时无故被拒,就是一个例子。我们的诉求有时会被忽视。于是我决定站出来,代表华人发出声音,为我们这个群体谋求公平待遇。参政不能说是为了改变自身命运。这是我的选择,我将它当成自己的使命。”成世雄说。

专访参加英国议会大选的四位华裔--“我们迈出了华人参

吴克刚与保守党主席卡梅伦合影




来自香港贫民区的李泽文,虽然在事业上一帆风顺,但从未忘记为提高华人社会地位而奔走。“我们华人中有成功的商人、知名的律师,但没有掌握权力的政治家。这可能是我们华人的天性—在世界多数地方,华人在经济上非常强大,但政治力量又惊人地弱小。在警局、国防部、企业,华人与白人上层社会之间好像有一道看不见的玻璃墙。我投身政治,就是要让英国社会明白,华人不仅会赚钱,也有对社会公平公正、保障自身安全的追求。”


李泽文曾在剑桥成立一个组织,帮助在英国著名学府求学的华人学生不仅专注于学业,在其他领域也获得成就。“我希望帮他们成为英国未来的大法官、金牌电视制作人、国际影星或出色的政治家。政治领域只是我们要突破壁垒的一个方面。我不希望以后的年轻华人像我一样,每次晋升获得的称赞都是,‘你是第一个华裔高级警官、第一个华裔国防部官员、第一个跨国公司的华裔高管’。”


李泽文没有因败选而气馁,他正在完成自己的新书—一本审视英国社会近20 年沧桑巨变的个人回忆录。


出生在英国的自民党竞选人谢晓明向记者指出,“最初的华人移民干的都是低端工作,接下来的一代则辛苦工作,使我们生活得更好。像我的母亲(马来西亚华人;他父亲为白人),她工作得非常辛苦,为了供养我读大学。我们几个华人竞选者的共同特点是,我们都希望做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综观当今英国政坛,已经有了第一位华人市长—伦敦东北郊红桥市市长陈德梁,身兼郡、市、地区议员的成世雄,还有一些华人积极参选地区议员和青年议会议员。尽管华人在英国参政的旅途注定会充满坎坷,但华人不再做“没有话语权的族群”的呼声从未像现在这样高涨。


几位接受本报采访的参选华人不约而同地表示,他们参选是希望能提高华人对政治的兴趣,消除华人对参政的恐惧感或冷漠感,进而带动华人融入英国主流社会,共同提高华人族群在英国的地位。根据这一目标判断,英国的华人族群可以说已取得了部分成功。


吴克刚在选后告诉记者,“尽管选举失利,但我能够作为第一个大陆出生的华人参加英国大选,这本身对促进英国民主进程、推动英国主流社会与华人等少数族裔社区的融合有着非凡意义。撒切尔夫人、布莱尔、卡梅伦都不是第一次竞选就获胜,经过这次磨炼,我相信我们下次能实现更大突破。华人参政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