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生活 |
文/文林
在等采访的一个小时,李宗翰溜去进贤路的一家咖啡馆待了一会儿,后来又在进贤路小逛,“报告”给记者的发现是“这条路真不错,有很多好玩的小店”,果然如他自己所言,有点时间的时候会喜欢去逛小店淘东西。后来转去巨鹿路的另一家咖啡馆,一落座他就感慨起上海所能带给人的怀旧情结。在骨子里,他是很怀旧的人。
毕业8年重返话剧舞台,李宗翰凭首部话剧《红与黑》的演出获得了白玉兰表演艺术主角奖,除了更加感念作为福地的上海,他自己也获得了在表演艺术上新的突破。事实上,在工作之外李宗翰最多的娱乐生活,倒还真是去看话剧,看那些经典严肃的作品,放松情绪的同时以获取表演的灵感。
另一方面,越来越珍惜在家里的时间倒是李宗翰这一两年最强烈的内心愿望,那么每天在淋浴房花洒下面都要吐出的那句“好累啊”,是作为一天工作的结束,同时也才是真正生活的开始,虽然短暂,但弥足珍贵。虽然一年真正在家里居住的时间加起来只有那么一两个月,不过在拍戏的时候总是要把自己住的宾馆房间布置得有那么一些家的味道,就像每天早上也无论无何要起来为自己做一份早餐,是一种关照生活的坚持。
B=《外滩画报》 L=李宗翰
B:演话剧刺激?
L:演话剧非常刺激,带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电视剧在拍摄的时候可以重来,剪辑可以有很多后续的东西来加强效果,但话剧是真实的表演,而且有很多即兴的成分,挑战性非常高。不过这种高的挑战性,也会带来观众、媒体对你的重新认识,这个层面对我来说来得更真实、更深刻。
B:所以生活中也会很有挑战性吗?
L:不是。我倒是一个挺怀旧的人,像今天去的进贤路,以及现在的巨鹿路上咖啡馆,包括这一带视线所看到的房子,都是我所喜欢的,在高架上看到的高楼大厦倒是我们在别的地方都可以看到的,没有怎么喜欢。所以那些新新人类所了解到的事物,可能对我来讲总是会慢个十来拍。就像MSN我是一年前才知道这个,因为我不会打字,几乎算是电脑盲,主要都是用它来看剧本,收收邮件而已。虽然觉得没有QQ、MSN未免也太落伍,去申请了,但上基本上都不是我自己在用。
B:这样也许会让你的生活更单纯一些?
L:其实还挺沉醉这种单纯的,我觉得可能让生活朝我所想象的简单去发展吧。生活本身其实简单就很好,对于事业、爱情,对于你要走的路,更加随波逐流,更加心安理得一些,有时可能会觉得更好。对于很多纷杂的东西,不看、不听、不说,不知道好了。
B:要做到这一点很有难度吧?
L:有啊,因为你还没根本做到啊,只是找到了想要的方向。一个人要真的做到难得糊涂,随遇而安,他其实会是很快乐的,因为能够坦然去面对自己的生活,面对自己的得失,这是我越来越想要去追寻的一种生活方式。
B:工作之外的时间如何去消遣?
L:有时间我挺爱逛小店的,淘一些东西,我老是去潘家园,也喜欢研究着装,爱旅游。5年前我还会约朋友去酒吧,咖啡厅,喝点东西回家睡觉,到今年我觉得最享受的是家里的时光。早上起来吃一点自己做的早餐,放一点自己喜欢的中国式的音乐,翻一本好书,洗个热水澡,对我来讲就是很大的享受。(你还自己做早餐?)我只是看一些书,做一些简单的东西,麦片冲牛奶,做一点三明治。其实很多时候强加给自己的东西,渐渐会变成一个习惯,我以前也不吃早饭的,现在倒是无论多累都要起来吃早餐,逼着自己起来做早餐。
B:你吃东西讲究吗?
L:还挺不讲究的。以前可能会觉得环境真的太差觉得没有包房就不去吃,现在会尽量放下这些外在的东西,因为去餐厅本身的意义就是吃,而且后来发现,路边摊的老板认出你的态度更加真诚。(口味上有什么讲究吗?)爱吃辣的,四川菜、湖南菜都很喜欢,西餐还真的不太能接受。记得以前去法国,十几天完全不知道要吃什么。
B:你在不同的城市经历过,对北京和上海有什么样的评价?
L:我有时候坐在飞机上或者到了一个城市,会想,到底哪个才是我真正的家。我是在武汉和广州长大,我妈是上海人,而我工作在北京。上海是我的起点,我走红的几部戏都是在上海拍的,我得的第一个艺术类的大奖也是在上海,上海是我骨子里我意识不到却无法割舍的怀旧情节,是我最喜欢的。而北京,皇城根脚下的概念太大了。虽然我不追求生活的奢华,但我挺在乎一些生活的细节,北方的城市总体来讲比较忽略这一块。在上海你会觉得生活的细节无处不在,就像路边的咖啡厅,小店,如果生活中有这些细节的存在,你会觉得生活更有意义,它不是那么粗糙。我排《红与黑》的时候经常在安福路走,望过去每个窗口都是一个故事,而上海街上的男生、女生都很会穿衣服,也会让城市觉得美丽一些、舒服一些。
B:怀旧的人都会比较恋家,你如何权衡与工作的冲突?
L:拍戏在常人来看真的很享受,又赚钱又出名,但在拍戏的背后,总是非常渴望有一个很舒服的生活。我有一个习惯到现在还保留,就是每天洗澡当水从淋浴头洒在身上的时候,都会说,好累啊!所以我在演戏的时候住宾馆,也自己会去买一些小布啊铺在茶几上或者床头,绝对不是洁癖,而是让家的感觉多一点。我以前有个习惯,把剧本放在床头,每天晚上做功课,突然有一天我就把那些剧本完全扔到客厅去,有的东西还是要回到生活的状态中来,必须要隔断,要摆脱一些东西。
B:作为表演方面的职业,你自己有什么样的娱乐方式?
L:我越来越喜欢看一些久违的纯粹的艺术,那些经典严肃的作品。比如我会自己去看《哈姆雷特》,去关注《商鞅》,艺术上的东西就跟着装一样,之所以能流传到今天,一定是有永恒的价值。我自己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也首先会关注到这个地方演出的信息,算是必要做的事情吧。也没有什么夜生活,因为平时如果说能跟好朋友去吃个饭,已经是很奢侈的了。
B:会选择什么样的旅行?
L:其实现在除了工作给自己的时间都很少,自己家的房子一年加起来可能还住不到一两个月,所以只能偶尔逼自己去旅行。我从来不是跟团,而是和三五知己,拿个大箱子,不是为了旅行而旅行,是为了自己热爱的东西而旅行。比如在法国我都没有去购物,整天就是去各大博物馆,在泰国,我在海边每天起来就去晒太阳,去游泳,吃了东西再去游泳,没有什么别的项目。我特别受不了那些在海边晒着太阳,同时还在打电脑的人。
李宗翰的城市地图
北京·紫苏庭
位于北京工体北门的一家泰餐吧,是李宗翰比较喜欢去的地方,有时候也不一定是吃饭,只是要个混合果汁一直坐到没有太阳,当客人渐渐多的时候就回家了,偶尔如果有约朋友,就在那里吃饭。
上海·FACE
位于瑞金宾馆4号楼的一处很有名的去处,有酒吧、北印度餐厅和北泰国风味餐厅,李宗翰说第一次来这里就毫不犹豫地喜欢上,每次到上海的时候都会想到去。
上海·小南国
一家上海本帮菜餐厅,有多家连锁店,李宗翰比较喜欢环境安静气氛幽雅的瑞金宾馆这一家。
上海·凯文咖啡厅
位于衡山路的一家餐厅,李宗翰喜欢的原因很特别,因为两次去都是下着雨,窗外的梧桐树刚刚发芽,会有很多的感触在里面。
上海·安福路话剧艺术中心
喜欢话剧艺术的李宗翰在北京比较少看话剧,而上海去的最多的当然就是安福路的话剧艺术中心。
香港·旺角波鞋街
位于香港花园街里的一部分街段,有几十间铺头都是售卖各式各样的波鞋,是潮流男女很热中去的地方,李宗翰也去香港购物时的必选地之一,另一个是金钟太古广场。在上海,没有特别固定去购物的地方,长乐路会常去逛,其次比较喜欢具有艺术气息和生活氛围的泰康路。大多时候都在网上买书,因为书店人太多了,没法静下心来挑选,还有一个购书的地方就是机场。
北京·潘家园
位于北京三环路东南角的潘家园是全国最大的旧货市场,3000多个摊位经营五花八门的旧物古董,是喜欢逛街淘东西的李宗翰在北京还蛮常去的地方。
钱柜KTV
钱柜是李宗翰比较会去的一个地方,通常是白天一个人去练歌,不过这也是他觉得比较另类的发泄方式。遇到不拍戏的时候,他坚持的运动是游泳40分钟,每天跑步半个小时,是比较规律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