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时尚摄影新力量

(2008-01-22 16:41:10)
标签:

时尚

分类: 生活
LQ3_7633 copy_调整大小_调整大小.jpg 

                            中国时尚摄影新力量

 

查看原文:www.bundpic.com

 

  他们尽管入行时间有长有短,但都已经在时尚摄影界崭露头角。他们与国内一线时尚杂志,以及国外的一些杂志合作,为各大品牌拍摄广告,与一线明星私交甚密。他们正在成为时尚世界最主要的缔造者之一。

文/ 许佳、杨莉(实习)

  2003 年夏天,获得摄影专业硕士学位的金苗从伦敦印刷学院毕业,回到上海。几乎没有休息,她立刻接到了为沙宣拍摄season look的工作。与此同时,她也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摄影棚。当时租用场地和置办器材的资金都由金苗的父母资助。她在昭化路上一个小型创意园区底楼开设了摄影棚—这也就是她一直用到现在的影棚。她在这里为ELLE、VOGUE 等时尚杂志,以及诸多广告客户工作。

  在金苗回国之前三四个月,中国正经历着SARS 风波。北京城内,梅远贵却恰好选择这个时候入行,开始为《世界都市》杂志拍摄时装片。业内存在着这样的共识:北京时尚媒体多,摄影师容易出名,但要说片酬,北京摄影师却要被广州摄影师看不上。

  最好的摄影师可以跟最好的模特比如杜鹃、裴蓓合作,拍摄昂贵的大片乃至封面。刚起步的摄影师则只能从拍摄静物开始。摄影师孙郡回忆起一开始的经历:“最初入行接的工作比较杂,其中包括给日系杂志拍照片。这些都不需要太突出个人风格,干净就可以了。”

  因为有著名造型师李东田的提携,陈曼的职业道路可谓相当平坦。还在中央美院摄影系学习时,20 岁出头的她就开始为《视觉》杂志拍摄封面,并被李东田赏识—从开始的单向合作,到绑定合作,再到后来一起建立工作室,她目前已经跻身国内一线商业摄影师行列。这个北京姑娘从2 岁便开始学习绘画,之后在中央美院附中念书,又到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学习,对设计、绘画、音乐、建筑等领域都有所涉猎。

  在金苗的商业摄影师工作刚刚开始的时候,KK Fong 从香港迁来上海已有一年。对这个在香港拥有近10 年商业摄影经验的摄影师而言,这是他职业的转折点。尽管在此以前,作为香港最大的传媒集团“养德堂”(现在的“南华传媒”)的独立时尚摄影师,KK Fong 已经颇有名气,然而2002年刚到上海时,他既没有固定职业,又没有圈内熟人。“我是个完美主义者,要用就用最好的设备,在器材方面投入比较大,这样导致自己生活费也不够用。”当时他不得不带着作品,亲自去杂志社找案子做。

  与金苗、陈曼不同,KK Fong 并不是摄影科班出身。原本学习平面设计的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在1994 年第一次看到时尚摄影师Helmut Newton 作品时所受到的震撼—从这天开始,他决定从事摄影行业。“我当即投奔一家摄影工作室当助理,每天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周末也不愿休息,自己四处找模特来拍,通宵达旦地钻研。”他回忆道。在此之前,他做过日本料理店的学徒、贸易公司文员,任何工作都不能引起他长期的兴趣。1997 年,他加入“养德堂”,接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君子》杂志拍刘德华—那里每个月都有至少4 次明星拍摄,以及数不清的时装大片计划。

  同样在1997 年,李奇在他的家乡西安进了一家婚纱影楼做摄影师。尽管在现在看来,“影楼风格”几乎没办法拿上台面,但是李奇仍然将这份工作视为他入行的标志。“那个时候在内地,广告行业不是很发达。婚纱影楼在当时比较热门,我希望先以此累积经验,在未来做转行打算。”他说。

  10 年过去了,商业摄影在中国早已不再是新鲜事物。越来越多的国外摄影师来到中国,希望能够分到一杯羹。而上文提到的这些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摄影师都已经在时尚摄影界崭露头角。在上海,KK Fong 在自己的工作室从事培养摄影师的工作。“这让我很有成就感。”他说。在北京,陈曼正计划在2008 年与伙伴一起开办新的工作室,形式类似于青年艺术交流中心。“我是一个喜欢和朋友共事的人。”她说。

  然而中国的商业摄影师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拥有了自己的风格,这还是一个问号。摄影师在工作时,影棚的地板上铺满了用作参考的国外杂志—这已经不是行业秘密。“不仅是摄影师,基本上国内从事时尚行业的人,或多或少要借鉴国外。”孙郡说。在梅远贵看来,国内外的摄影师本身都很聪明。“艺术行为并不是个人行为,是由商业环境决定的。”他说,“中国摄影师越来越国际化,但是缺少了自己强烈的观点。他们的看法被大环境‘催眠’了。”同样把这种肤浅的状况归咎于大环境的还有金苗。作为商业摄影师,她清楚意识到这一职业的服务性质,但还是忍不住抱怨国内摄影师从创作到拍摄,前期的思考周期太短,案子没办法做得好。“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心思去做深刻。”她说。

                         李奇:“我会用镜头爱抚每个人”

Q:目前你的片酬大致是多少?你自己对此是否满意?

A:最好是不断提升。要知道,上苍很公平,你踏实地工作,不断感悟,最终的结果是不会令你失望的。

Q:在你看来,国内商业摄影师想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A:对于人像摄影师而言,用心生活,用心体会每个人是最重要的。要知道,你的拍摄对象是一个生命体,将他灵魂中的魅力捕捉到,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会用镜头去爱抚每个人。

Q:你最欣赏的摄影师是谁?

A:无疑是Richard Avedon。如果要我简单且准确地评价他,我会说他是人像摄影师中的“神”。

Q:什么样的拍摄风格是你最讨厌的?

A:不够自然,太刻意雕琢。当然,其实我也会碰到这类问题。我希望能在未来拍到更生动的照片。

Q:可以告诉我们你最常用和爱用的拍摄器材吗?

A:近些年我都在使用数码相机。数码相机的进步非常快,它有着无限的魅力。至于哪个品牌,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它们,并拍出好的照片。

                          梅远贵:“先努力充实自己”

Q:目前你的片酬大致是多少?你自己对此是否满意?

A:没有不满意,当然也希望越高越好。这也取决于拍片情况,跟国外的标准比,现阶段中国摄影师还是比较廉价。

Q:在你看来,国内商业摄影师想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A:在时尚、艺术方面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世界观,并对之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同时可以反映在作品上。

Q:最希望和哪位造型师合作?

A: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中国的时尚业还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所以说到这种愿望,我觉得不大现实,还是先努力充实自己吧。

Q:合作过最好的模特是谁?

A:很多,像刘雯、杜鹃、裴蓓都是很优秀的模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特点,没有最好的说法。我自己比较多合作的是刘雯。

Q:什么样的拍摄风格是你最讨厌的?

A:从作品中看不出摄影师到底要什么,要表达什么。

Q:可以告诉我们你最常用和爱用的拍摄器材吗?

A:数码相机。我对器材不是特别发烧,只会根据需要购买。

                           孙郡:“讨厌没有内涵的作品”

Q:目前你的片酬大致是多少?你自己对此是否满意?

A:比较满意,过一定周期就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在中国,摄影师的片酬相比国外还是比较低的。Q:最希望和哪位造型师合作?

A:在上海,目前合作较多的是罗罗和KEVIN。拍片条件允许的话,我希望可以自己选择与拍片要求相符的造型师,这样沟通起来比较默契,审美也比较相同。

Q:什么样的拍摄风格是你讨厌的?

A:没有精神,没有内涵,纯粹只是美。

                             金苗:“抓拍是我的特色”

Q:目前你的片酬大致多少?

A:由市场规则定价。

Q:职业发展是否顺利?

A:蛮顺利的,其间我还忙里偷闲生了一个儿子。日后也许有一天,我会经历一个转折点,也就是我的瓶颈期。我早已预想到了这一点,危机感驱使着我不断进步和坦然应对。

Q:在你看来,国内商业摄影师想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A:商业摄影有一定要求,这决定了摄影师不能一成不变。它存在服务性,需要与客户沟通,不是摄影师任性而为。关键在于你拍摄的作品要符合要求,赢得客户的青睐。通俗说,就是不讲什么“有感觉”,而是多“对”地满足客户的要求。

Q:你最欣赏的摄影师是谁?

A:很多。鬼才Nick Night、好莱坞式大制作的David LaChapelle、性感而诡异,超现实的Guy Bourdin镲国外的摄影师都敢于在形式上进行尝试,从拍摄到后期处理,他们都当作艺术在把玩,人物捕捉也很有特色,而不是一味追求画面效果。

Q:你在伦敦印刷学院学到最重要的是什么?

A:攻读摄影专业的硕士学位一年后,我觉得掌握了理论后就该是实践。为了更多地接触潮流,我去了伦敦。我多了许多参加时尚派对、观看发布会的机会,也认识了许多模特经纪公司和时装编辑。那时我每天扛着沉重的摄影器材在伦敦的大街小巷穿梭,拍摄各种各样的人物表情和肢体动作,“捕捉瞬间”,也就是通俗的抓拍,成了我最喜欢的事。

Q:如果任你挑选,你最希望和哪位模特合作?

A:我喜欢能够运用自己的思维,有所发挥的模特。模特也是拍片参与者,优秀的模特一如优秀的演员,可以帮助摄影师找到“时装点”。说到外形,我比较喜欢可塑性强的、多变的模特。要说最希望拍的,那也就是国外一些像Kate Moss 之类的超模吧。

Q:什么样的拍摄风格是你最讨厌的?

A:影楼风格。虽然有时候第一眼看来也很有冲击力,但看久了之后,就会给观众强行接受之感。

Q:可以告诉我们你最常用和爱用的拍摄器材吗?

A:数码相机。我对器材不是特别发烧,只会根据需要购买,比如佳能85/1.2。我在这方面的投入不多,一般都是租用,以避免器材上的花费负担。同时还有个好处,就是不需要花太多人力物力去维护器材。

                             KK Fong:“作品决定成败”

Q:目前你的片酬大致是多少?你自己对此是否满意?

A:保密。价格不浮动,比较固定。我自己还是挺满意的。

Q:在你看来,国内商业摄影师想要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A:作品决定成败。其实是看摄影师的工作能力和实力。用作品说话,有实力,你就会很自信——自信很重要。

Q:你最欣赏的摄影师是谁?

A:当然是Helmut Newton,他的作品简洁有力、主题鲜明。

Q:最希望和哪位造型师合作?

A:国外很多造型师都很优秀,我都很想跟他们合作。尤其是著名造型师Edward Enninful,他的风格我就很喜欢——他一直在对个人风格进行不断尝试,不会感觉太商业,

Q:如果任你挑选,你最希望和哪位模特合作?

A:我一般都是按作品要求挑选模特,和不同风格的模特都合作过,没有一定的标准。当然,必备条件是他们本身都要很优秀,要能互相擦出火花,这样合作起来才能很愉快。一定要选的话,我希望拍Kate Moss——不过估计有合作机会的时候,她应该已经很老了。

Q:有没有难忘的工作经历?

A:去年与美特斯邦威合作拍广告,模特是周杰伦和张韶涵。制作团队有一百多人,用了二十多辆车,拍摄周期也很长,用了一个月时间、六个场景,像拍电影一样。我们还用了很贵重的古董车做道具。美术、造型有北京来的,有香港来的,都是行业中比较杰出的。虽然准备得比较仓促,但是出来的效果很好,客户很满意,我自己也很满意。

Q:什么样的拍摄风格是你最讨厌的?

A:如果沟通不够,客户的要求一直换来换去,这算是我比较讨厌的拍摄方式吧,因为之前我一定已经花时间去准备和搜集道具了。当然,客户有自己的要求和想法,我也是很欢迎的。

Q:可以告诉我们你最常用和爱用的拍摄器材吗?

A:比较常用是CANON 的相机和布朗灯。2007 年我买了大批器材,并且配备了新的设施,也提供对外租借的服务,在这方面的投入很大。

                              陈曼:“我关注的是人”

Q:目前你的片酬大致是多少?你自己对此是否满意?

A:国内摄影师的薪酬在国际背景下,还未达到正常水准。这个也由大环境决定,因为我们过去并没有商业摄影师,这个行业的标准并未完善。

Q:你最欣赏的摄影师是谁?

A:不以个人划分,而以作品划分。我可能被某一作品的细节所感动,所以不会盲目崇拜风格类型。

Q:最希望和哪位造型师合作?

A:和李东田合作较多。与经常合作的造型师工作,互相比较了解,就省去了磨合期。当然,我的合作对象并不局限。我希望能多和别人交流,通过工作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Q:如果任你挑选,你最希望和哪位模特合作?

A:我关注的是拍人,而不是模特。在我看来,你当街逮人拍摄,那这个被拍摄者在你的作品里,就是模特。关键在于根据作品的主题需要,不能一概而论。我觉得能够充分演绎拍摄主题的就是出色的模特。

Q:有没有难忘的工作经历?

A:工作中常常会被合作的明星的一些细节所感动。近期来讲,印象深刻的是梁家辉在拍片结束之际,与所有在场的工作人员—无论摄影师、化妆师还是灯光助理一一握手道谢,让我甚是感动。

Q:什么样的拍摄风格是你最讨厌的?

A:没法说。其实没有最讨厌的。举例来说,如果是一张拍摄死人的照片,你乍一看会觉得憎恶,但是放在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它反映的是客观事实,那就是好的作品。每张照片都跟人一样,不能笼统地说是好是坏。

Q:可以告诉我们你最常用和爱用的拍摄器材吗?

A:中画幅相机。随着事业的发展,我也在不断投入更新设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明明不是Angel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