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有其他目的,我这里,没希望!
没练几回,王宏业就开始约会“教练”:你来中国留学,得了解中国的文化,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都应该去看看。郝莲露本来学的就是古汉语,第一次来北京,哪都不认识,有这么个热情的司机做向导,她求之不得。香山、颐和园、故宫、北海……那段时间,王宏业几乎成了她的“陪读”兼语言“教练”,她在游遍北京名胜的同时,中文水平也被“教练”得迅速提高。对“陪读”的这份热情,郝莲露并非没有警惕。这天,她仗着刚学会的几句中国话,居然“咬文嚼字”威胁“陪读”:你带我玩要是有其他目的,我这里,没希望!
该怎样发展与这位德国姑娘的关系,王宏业还真没敢多想。缘份是可遇不可求的,想也没用,咱好好对她就行了。郝莲露还就是被他这份实诚劲儿打动了,而且跟这位的哥在一起有一种让人心里踏实的安全感。很快,郝莲露自己就不想离开王宏业了,老是盼着接到他的电话,盼着他每天都能在她的楼下喊一声:郝莲露……

你不对我好光想那些问题有啥用
婚姻生活永远不会像童话故事那样浪漫,有时甚至是残酷的。有情人终成眷属没多久,麻烦就来了。夫妻俩去了德国,郝莲露给王宏业报了个学德语的初级班让他先学习,老王硬着头皮学了几个月,且不说水平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更重要的是他想中国的家,想家里的亲人。在德国没有朋友,没有工作,又没法跟别人交流,待得越久心里越难受。于是王宏业开始中国、德国两头跑,俩人之间的矛盾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增多。恋爱时谁都没认真想过要为家庭承担些什么,现在王宏业觉得身上的担子很沉重,他是个男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他是丈夫,还是孩子的父亲,他又该怎样承担这些责任?他被这些问题缠绕、压抑,对妻子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让郝莲露觉得丈夫似乎已对婚姻失去了兴趣,她很伤心:你没必要考虑这些问题呀,你只要跟我好就行了,我不用你说“我爱你”,也不要你给我送玫瑰花,就要你爱我。王宏业却不明白妻子的意思:正因为我爱你才要想这些问题呀。郝莲露更委屈了:你光想可不对我好有啥用啊!吵急了,郝莲露就哭。她一哭王宏业就更烦。跨国婚姻中,不同的文化让夫妇之间产生矛盾原本正常,可他们竟为“怎样才算爱对方”这类的问题纠结了八年。后来王宏业才明白,敢情妻子是希望他用这样的方式爱她……
现在他们的儿子已经七岁了,却不去学校上学。夫妻俩在这一点上倒是统一意见了,他们要自己教育孩子。教的结果如何呢?现场您看到他们的儿子就明白了,绝对是个“中国式思维”加“德国式思维”的“合成品”……
2010年02月11日BTV科教《非常夫妻》20:00播出,敬请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