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夫妻故事 |
饮食男女——大龙 琳琳
嘉宾档案
丈夫:大龙,来自瑞典;
妻子:琳琳,原供职于黑龙江电视台。
http://www.btv.org/btvweb/images/2006-04/27/xin_17040327112031510671.jpg琳琳" />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偏偏爱上一个中国女孩,这个传统的中国女孩却偏偏不会做饭。于是,婚后训练妻子学做饭,就成了这个外国人的主要任务。光阴如箭岁月如梭,两人不仅熟练地掌握了烹调手艺,还将做饭做成了事业……大龙和琳琳做客《夫妻剧场》,讲述他们学做饭的精彩故事。
姥姥喜欢我,因为我是一个饭桶!
那年经贸洽谈会在哈尔滨举行,黑龙江电视台请大龙去做嘉宾主持。在这里,他结识了采访他的女记者、刚出校门的琳琳。琳琳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哈尔滨,她很高兴带着这位外国友人遛遛松花江,吃吃哈尔滨的饺子。哈尔滨的大陷饺子,让大龙过口不忘,但更吸引他的,则是身边这个美丽的中国女孩。您可能想不到,这个来自瑞典的老外,最后竟然是依靠中文降伏了琳琳的心……
不过大龙若打算继续和中国女孩谈情说爱,还要过女孩家人这一关。琳琳的姥姥为了考察外孙女婿,专门做了一大桌子的菜。原来姥姥自有一个衡量男孩子的标准,那就是看他是能不能吃,东北人嘛,能吃才像个大老爷们。所以坐在饭桌旁边,姥姥只盯住大龙一个人,不住声地敦促着:大龙,吃啊,吃!大龙吃到吃不动了,想拒绝,姥姥却不准,是不是嫌我烧的菜不好吃啊?得,姥姥不高兴了,大龙只好继续努力吃,直到把那一桌子的菜都吃完。姥姥满意了,琳琳在旁看着不禁暗自好笑。
姥姥喜欢大龙,除因他能吃,还为他会说。吃饱了姥姥烧的美味佳肴,大龙由衷地赞叹道:姥姥,如果我先认识的不是琳琳而是您,那我就娶了您了!
一辈子不能只吃一个人烧的菜
大龙对烹饪的兴趣是有家学渊源的,他们家里所有的男人都喜欢烧菜。他的一位作家伯伯写小说之余,还出版了十几本菜谱。大龙七、八岁的时候,每星期就要负责为全家准备一顿晚餐。孩提时代奉献的晚餐虽然简单,可那是大龙的骄傲。长大以后,大龙承袭了父辈的传统,津津乐道于美食烹饪,尤其对中国菜以及中国的文化情有独钟,经常在家中为亲友制作诸如“干煸牛肉丝”之类地道的中国菜。来到中国工作后,为避免“班门弄斧”,大龙不再做中国菜,每每会请中国朋友来品尝他亲手烹制的地道的西餐。
他原以为,一个生长在美味之乡的中国女孩即使不是烹饪高手,起码也应与他厨艺相当。尤其是她的姥姥烧得一口好菜。可没想到,从小娇生惯养的琳琳不仅不会做饭,甚至连厨房都没进过。她为大龙烧第一顿饭时,从始至终手里拿着电话,电话那头,姥姥遥控着每一个环节,指引琳琳完成整个制作过程。那天,大龙一口气吃光了琳琳烧的菜,虽然菜的味道不怎么样,他仍高兴地叫着:好吃,太好吃了!心里头却在琢磨,我虽然会做菜,也愿意做菜,可这一辈子,家里头只吃我一个人烧的菜肯定是不成的,我得想个办法鼓励琳琳学会做饭。
没过多久,大龙与北京电视台的编导朋友不谋而合,开办了一个饮食节目,教观众如何制作西餐,顺便介绍西餐文化。节目开播后,反响不错。大龙本来是准备和琳琳一起做这个节目,可他自己的公司也有很多工作,所以节目中的各个环节,什么找菜谱啊,写稿子啊,跟师傅一起做菜啊……总之,这个学做西餐的节目基本上是由琳琳独立完成,节目一集集地播出,琳琳的厨艺也随之一点点地提高。大龙心里是否在暗自得意咱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这节目一做就是四年有余,琳琳还把这些年做过的好吃的东西汇集成书,出版了菜谱。
终于结束了一个人做饭的“时代”
开始大龙还有一种“婚姻恐惧症”,受“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类观点的影响,总担心两个相爱的人一旦结婚,会不再维护爱情,感情会慢慢淡漠。一次他读了一本经济管理的书,书中说道:当你最害怕做某些决定时,可能是你不敢付出……大龙忽然开了窍:我怎么这么傻呀……
现在好了,两个人的家庭中终于结束只有一个人做饭的“时代”了。大龙在用西餐影响琳琳的同时,琳琳也学会了用我们民族自己的食物去满足大龙的食欲。大龙喜欢吃饺子,只要在家没事,琳琳就自己动手,包出各种馅的饺子,放进冰箱速冻。大龙经常工作至晚方归,进门就喊饿。这时,只见琳琳不慌不忙进厨房,过不了几分钟,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上了桌。大龙知道,这肯定是他最爱吃的“琳琳牌”饺子,沾着点醋,一咬流油,那叫一个香……
除了饺子之外,大龙还好一口——炸酱面。您可别以为炸酱简单,琳琳为了满足大龙的口味,专门跑回哈尔滨自己家,背一大桶家里自制的大酱回来,炸酱时还要放进许多配料,肉沫啦,青椒啦,鸡蛋啦,……嘿嘿,你还别说,这个瑞典老外专门爱吃咱们北方的家常饭。这会儿大龙夸琳琳做的饭好吃,可不是言不由衷了,他是真的吃美啦!
本节目播出之日,正是“五一”长假期间,这一对饮食男女将现场表演一道用微波炉就可以制作的美食,您不妨跟着他们一起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