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外孙女的一次特殊采访
图文/潘路明
编辑朗诵/荆棘

重外孙女的一次特殊采访
江城五月天,居住外地的女儿来电话,说她的孙女将要小学毕业,学校安排学生以“小记者”身份,采访家人亲戚或邻里的长辈,讲述当年读小学感人至深难以忘怀的“小故事”。这是开发学生智力能力,陶冶精神情操的活动。我表示积极支持。

我的重外孙女章品优,是湖北荆州沙市北京路第一小学六一班学生,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子,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擅长舞蹈和朗诵,是小学生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她在电话的那一边,犹如一位优雅的“传媒人”,向我这位年逾九秩鲐背之年的退休老教授,她最尊敬的长辈,轻言细语礼貌又简明地发问。
而我就慢慢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娓娓道来,我感觉到远方的孩子心无旁骛静静地听着听着。

我记得,学校一位陆姓的进步老师既教语文又教音乐,《义勇军进行曲》,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是他教给我们学生的革命歌曲,这两首铿锵有力的革命歌曲,表現了中华民族在遭受日寇侵略,国家危难之时,那种坚贞不屈的伟大民族气节和伟大战斗精神。他声音宏亮,中气十足,情感刚强,把我们鼓动得热血沸腾,对日本鬼子的暴行极其仇恨。纷纷表示,作为中华儿女,长大后抱着抗倭寇雪国耻的情怀,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的挺立而战斗。
时光已去将近一个世纪,过往的少年风发意气和忠心报国之情,我一直没有忘怀。而这种精神,于1947年春,我在区立中学读书时,与进步同学一起领头发动了“反独裁,反内战,反饥饿”的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以及后来我也都把这种精神贯彻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让我受用终生。
采访结束,窗外一切静悄悄。我感觉到,此时远方的重外孙女,正在久久沉默思考之中。

作者简介:
潘路明,男,广西壮族,年逾九秩,中共党员,湖北经济学院退休荣誉教授。原在政教部任教兼书记与教研室主任,湖北老教授协会会员,湖北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受聘北京/华夏文艺出版社终身名誉社长。在岗时,参加国家和省与校际教材编写,出版政教类教材23本。退休后,出版了传记,散文,时评,书画,纪念等7本专著,近30O万字。在省群艺馆公开举办个人书画影文展,受到了多家媒体的关注。晚年追梦成真。

朗诵者简介:
荆棘,河南郑州人,百花洲诗刊主编,文心社特约主播;林海文化平台特约主播,副总编;多家平台特约主播,已发表录音作品已五千篇(首)。一个曾经从事多年播音主持工作的广电人,一个曾经更换过不同工种的工作者,有一个一直不曾放弃的梦想——用声音交朋友,用声音传递爱,用声音连接情,用声音点亮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