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香楼微刊(第445期)甘晓华诗词选

(2021-09-27 07:04:14)
标签:

甘晓华诗词选

心香楼微刊

徐冰云老师美篇

分类: 转载
心香楼微刊(第445期)甘晓华诗词选
心香楼微刊(第445期)甘晓华诗词选
心香楼微刊(第445期)甘晓华诗词选

心香楼微刊( 第445期 )甘晓华诗词选
图文编辑/徐冰云

心香楼微刊(第445期)甘晓华诗词选

甘晓华简介
      甘晓华,女,1975年10月生,湖南常德人。中共党员,优秀义工。大学法律本科毕业,会计师。定居深圳,现任岗厦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副经理、妇联副主任,岗厦青春诗社社长,颐百年诗社副社长,中华诗赋论坛诗教部主讲教师。热爱中华古典文学,致力弘扬国粹,是深圳诗坛一颗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著有《晓华诗词集》。
心香楼微刊(第445期)甘晓华诗词选

《晓华诗词集》出版问世
     精美的《晓华诗词集》,在战疫情的嘹亮凯歌声中隆隆诞生了。集中共收录诗词400余首,分为6卷,即卷一《词作与律诗》、卷二《揽胜接龙诗》、卷三《抒怀接龙诗》、卷四《云华唱酬集》、卷五《人生第一章》、卷六《遗珠惠玉集》。为了保持原汁原味,力求真实可信,所有作品在出版时未作丝毫修改,所有即兴点评与留言均随诗收录,以留下一份翔实的史料,一个珍贵的纪念,一缕美丽的回忆。
心香楼微刊(第445期)甘晓华诗词选

甘晓华诗词选

沁园春·岗厦颂

         一碧清漪,千仞雄峰,卓越古邦。仰文王始祖,奠基创业;庐陵天瑞,青史留芳。先哲文山,忠肝义胆,留取丹心浩气扬。英魂在,励风流百代,奋发图强。
        遥思蕃薯村庄,望浊浊淤泥郁郁冈。赞领军壮举,共赢股份;老城迁徙,尽换新妆。旖旎家园,湾区锦绣,不惑韶华创史章。鹏程美,驭飞舟一叶,搏浪苍茫。

【点评】

        此词主要运用三独特创作法:
        作者采取白描艺术法,聚焦深圳河、莲花山、红薯山庄、郁郁山冈等特写镜头,将岗厦独特的自然风光惟妙惟肖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采取艺术涵盖法,挥动追述之笔,运用极其精炼的艺术语言与工稳灵巧的对仗,以文王始祖、庐陵天瑞、先哲文山为突出代表,高度概括,涵盖丰富的历史内容,勾勒出岗厦古代独特的历史风貌,发掘其独特的人文底蕴。
        作者在结尾充分发挥联想,采取比喻修辞法,以飞舟一叶自喻,将自身情感融入其中,尽情抒发独特的诗人情怀,颇富浪漫色彩。

沁园春·翠竹吟

        咬定青山,突破层岩,似戟举天。看栉风沐雨,英姿勃勃;凌霜傲雪,风度翩翩。郁郁苍苍,婆娑倩影,碧海千重卷巨澜。鸣弦弄,听箫声悠雅,一醉心田。
        翠篁如此轩然,引千古骚人赋锦篇。赞品高直性,虚怀若谷;身正亮节,气宇如仙。异卉虽媚,奇花尤艳,岂媲平生青翠颜!幽幽梦,化凌风一叶,直上云巅。

【点评】

        此乃一阕构思灵巧、形神兼备的咏物词,不粘不脱,不即不离,堪称上乘之作。
        此词开篇三句,描写翠竹生长的环境,作者采取拟人艺术法,赋予翠竹以人的情态与行为,三个颇富情感色彩的动词"咬、破、举”,化静为动,将翠竹写得活灵活现;首句还是化典无痕法的自如运用,出自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的名句"咬定青山不放松”,且毫无斧凿之痕;第三句采取明喻修辞法,以竹喻戟,形象生动,气势不凡。
        接着,运用工稳对仗法,以英姿、风度之意象,描绘翠竹的美丽形态;又以复叠艺术法,展现出翠竹的袅娜风韵,四对双声叠字“勃勃、翩翩、郁郁、苍苍”,犹如珠走四盘,婉转流动,融为一体,堪称一绝,8个双声字,匹心独运,一泻而出,既叠出了翠竹蓬勃的英姿、潇洒的风度与超凡脱俗的风采,又叠出了美妙的音乐旋律感,不仅准确表达了内容,而且形象地丰富了内容,产生一定的艺术效果。后三句描写翠竹的声音与风韵。
        上阕又是烘云托月法与绘声绘色法的灵巧运用。作者借助风、雨、霜、雪之变幻天象,渲染与烘托翠竹生长的环境,映衬翠竹的独特风貌;词中青山、碧海、郁郁、苍苍之意象,可见其美丽色彩,词中鸣弦、箫声之意象,可闻其天籁声响,令人如临其境、如感其情也。
        下阕描绘翠竹的灵魂与神韵,作者驰骋想象,运用比喻修辞法与对比艺术法。作者以虚怀喻谷,以气宇喻仙,本体与喻体一并托出,二者之间加上“若”与“如”字眼,此乃明喻,突出翠竹的高风亮节;作者又以异卉、奇花与翠竹进行对比,突出翠竹的独特本色。
        结句采取尾巴高翘法,作者高扬情感,点燃主旨,创造定格形象,对全词意境进行总结与升华。
        值得一提的是,此词又是暗示创作法的自如运用,发掘出来,透露出三层信息:其表层信息,乃写翠竹,再现了翠竹"英姿勃勃、风度翩翩、郁郁苍苍、婆娑弄影”的形象特征;其里层信息,乃作者个性的表现,心灵的自白,生命轨迹的投影,结合作者的人生际遇,翠竹,是作者追求“品高直性,虚怀若谷;身正亮节,气宇如仙"冰清玉洁、崇高人格的象征;其深层信息,乃隐寓着一个人生的真谛与哲理,即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一个积极向上的公民,只有像翠竹那样“咬定青山,突破层岩”,那样“栉风沐雨、凌霜傲雪",才能永葆“平生青翠颜",才能"直上云巅”,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全词格律严谨,音韵和谐,形神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这是直写物象咏物词所达到的最理想境界。

一丛花·晓华亭賦

        峰峦叠翠映苍穹,浸润绿漪中。巍巍高塔遥相望,缘山水、共拥梧桐。远吞岚光,平挹江濑,鸣燕舞亭东。
       长廊栖凤隐葱茏,春日更摇红。青衣襟阔亭巍立,灵眸里、气壮情浓。山脊拄天,朝阳点彩,奋向碧云峰。

【点评】

        此为一阕六美词。
        一是色彩美,词中有翠、绿、红、青、彩、碧等六种鲜明色彩,绚烂靓丽,冲击视觉,令人惊艳不已。
        二是音韵美,上、下两阕各押四平韵,均属《词林正韵》第一部平声一东二冬,可谓音韵铿锵,清声悠扬,
        三是平仄美,全词除个别字词引用名句不宜易动而被迫破格外,基本上平仄和谐,读来琅琅上口。
        四是意象美,词中峰峦、苍穹、绿漪、高塔、山水、梧桐、岚光、江濑、鸣燕、长廊、凤凰、葱茏、春日、摇红、青衣、华亭、灵眸、山脊、朝阳、碧云峰等一系列美丽的意象,构成了一幅独特而绚丽的晓华亭画卷。
        五是境界美,词中物象灵动,空间开阔,境界恢弘。
        六是含蓄美,词中景语即情语,巍巍高塔与峰峦,乃崇高精神与典范的独特象征;浸润绿漪,乃是对滋受恩师培养的形象比喻;春日更摇红,乃是对未来前景的美好希冀与憧憬;鸣燕与栖凤,乃是对诗坛新秀的灵巧借喻;山水缘,亦是师生缔结不解诗词缘之深邃寄寓。全词含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行香子·教师节敬赠冰云恩师

        一缕心香,谱写华章。永恒光、照亮黉堂。三千丛蕊,竞吐芬芳。喜花儿艳,果儿硕,树儿昌。
       花匠繁忙,绩报辉煌。沐心阳、唱和高昂。绕梁妙曲,凤翥龙翔。正金风爽,柔风舞,雅风扬。

诉衷情 依韵恩师

   卌年奋斗梦淹留,吟帜舞寰球。惊涛一石激起,漫卷大湾洲。
   霜染鬓,墨香留,欲何求?笑看前浪,醉卧沙丘,更展风流。

【点评】
        此词开篇两句乃运用艺术涵盖法,短短一笔,高度概括其师40年间创办诗社、弘扬中华国粹的峥嵘历程,艺术涵盖甚丰富的奋斗史实,勾勒出其师追逐诗梦的精神风貌。后两句突兀而起,采取艺术夸张法,凭借丰富的联想、想象乃至幻想,将其师迁居鹏城后的暮岁作为夸大到极致,大气包举,情感饱满,想象飞腾,惊心动魄。
        下阕前三句采取问讯艺术法,通过巧妙反问,形象表达作者情怀。后三句采取白描艺术法与动词连用法,聚焦前浪与沙丘两个特写镜头,并连用“看、卧、展”三个颇富情感色彩的动词,将作者心中之师的倜傥风采与潇洒气度描绘得淋漓尽致。

玉蝴蝶 泠泠寒霜

      泠泠寒露侵衣,病树倚山陂。旷野冷星垂,弯弯月上眉。
        戎装何奈解,锋刃铸新犁。凝睇动情时,此心谁得知?

柳梢青 七夕辰光

        七夕辰光,台风呼啸,雨袭轩窗。鸿雁无音,玉珠断线,孤炬残黄。
        黯然掩卷抬望,忆心宇、伊人哪方?星路遥遥,银河渺渺,云海茫茫。

【点评】
     此词上阕描写七夕风景,采取烘云托月法,借助风与雨之变幻天象,渲染与烘托七夕时辰的恶劣天气与晦暗氛围;下阕倾吐对远方伊人的深沉思念,采取复叠艺术法,“遥遥、渺渺、茫茫”三对双声叠字,犹如珠走三盘,婉转流动,将作者对伊人思念之苦情层层叠出,亦将词句的美妙旋律悠悠叠出。
     值得商榷的是,此词与玉蝴蝶、点绛唇二词一样,其情调似乎稍觉低沉,悲伤过度,读罢令人感伤不已,怆然而泣下。

点绛唇 桃靥嫣红

     桃靥嫣红,十年风韵谁知会?东风欲醉,满树丹珠坠。
    桃蕊缤纷,度尽韶华岁。寒风吹,月残枝碎,忍睹身憔悴!

浣溪沙·旗袍秀

       不夜瑶池火树花,徐徐乐起舞云霞,盈盈笑靥月羞遮。
       暧暧春风轻拂柳,飘飘白絮吻琼华,东方神韵彩霓家。

摊破浣溪沙·中秋赏月

 浩瀚长空转玉盘,素娥折桂庆团圆。回首分离多少载,换人间。
 琼阁玉台牵碧落,良宵盛会喜空前。举盏婵娟千里共,倚阑干。

山花子·旗袍赋
愁起西风柳叶残,霓裳遮体更心寒。还与韶光共憔悴,泪涟涟。
今夕月圆花正艳,盛装穿靓盛时颜。走出中华神采韵,美翩翩。

【点评】

        此词采取多种创作手法:
        一是正反相照法,上阕说往昔,是回忆,下阕谈今天,是现实,前宾后主,前虚后实,构思灵巧,脉络清晰。
        二是烘云托月法,上阕借助西风之晦暗天象,烘托旧中国的残败景象,突出底层女子的悲惨命运;下阕借助圆月之美好天象,映衬盛世中华的繁荣气象,突出新时代女性的神采风韵。
        三是复叠艺术法,上下两阕结尾四个双声叠字,匠心独运,上阕“涟涟”,叠出了旧中国下层女子的无尽苦难,下阕“翩翩",叠出了新时代女性的绰约风姿。两对双声字,还叠出了词句的音乐性与节奏感。
        四是化典无痕法,上阕“愁起西风柳叶残"、“还与韶光共憔悴",均乃化用南唐李璟《摊破浣溪沙》之名句,毫无斧凿之痕,并赋以新义,真妙不可言也。
        五是时空推移法,从往昔到今夕,此乃时间转移,从“西风柳叶残”到“月圆花正艳”,从“霓裳遮体更心寒”到“走出中华神采韵”,此乃空间变换,时间的脉络,情事的发展,条分缕晰,甚为分明。
        六是一语双关法,下阕“月圆",一指自然界中秋佳节的一轮皓皓圆月,一指盛时中华各族人民庆团圆,一语双关,含义隽永。

浣溪沙·中秋抒怀
      秋水长天鸿雁传,琼楼似幻彩灯斓,举杯邀月醉心间。
      云际婵娟藏又现,更期三五夜团圆,寒儒皆道饼儿甜。

鹧鸪天·题洪湖残荷

        残叶千张曳碧塘,平分秋色满湖乡。双飞白鹭时时立,群戏红鳞漾漾藏。
        形槁悴,意绵长,身羸骨瘦又何妨。生生不息余晖洒,铁杆吟旌笑夕阳。含蓄蕴藉,余味隽永。

行香子·教师节敬赠冰云恩师

        一缕心香,谱写华章。永恒光、照亮黉堂。三千丛蕊,竞吐芬芳。喜花儿艳,果儿硕,树儿昌。
       花匠繁忙,绩报辉煌。沐心阳、唱和高昂。绕梁妙曲,凤翥龙翔。正金风爽,柔风舞,雅风扬。

诉衷情 依韵恩师

卌年奋斗梦淹留,吟帜舞寰球。惊涛一石激起,漫卷大湾洲。
霜染鬓,墨香留,欲何求?笑看前浪,醉卧沙丘,更展风流。

【点评】
        此词开篇两句乃运用艺术涵盖法,短短一笔,高度概括其师40年间创办诗社、弘扬中华国粹的峥嵘历程,艺术涵盖甚丰富的奋斗史实,勾勒出其师追逐诗梦的精神风貌。后两句突兀而起,采取艺术夸张法,凭借丰富的联想、想象乃至幻想,将其师迁居鹏城后的暮岁作为夸大到极致,大气包举,情感饱满,想象飞腾,惊心动魄。
        下阕前三句采取问讯艺术法,通过巧妙反问,形象表达作者情怀。后三句采取白描艺术法与动词连用法,聚焦前浪与沙丘两个特写镜头,并连用“看、卧、展”三个颇富情感色彩的动词,将作者心中之师的倜傥风采与潇洒气度描绘得淋漓尽致。

玉蝴蝶 泠泠寒霜

    泠泠寒露侵衣,病树倚山陂。旷野冷星垂,弯弯月上眉。
    戎装何奈解,锋刃铸新犁。凝睇动情时,此心谁得知?

柳梢青 七夕辰光
        七夕辰光,台风呼啸,雨袭轩窗。鸿雁无音,玉珠断线,孤炬残黄。
        黯然掩卷抬望,忆心宇、伊人哪方?星路遥遥,银河渺渺,云海茫茫。

【点评】
        此词上阕描写七夕风景,采取烘云托月法,借助风与雨之变幻天象,渲染与烘托七夕时辰的恶劣天气与晦暗氛围;下阕倾吐对远方伊人的深沉思念,采取复叠艺术法,“遥遥、渺渺、茫茫”三对双声叠字,犹如珠走三盘,婉转流动,将作者对伊人思念之苦情层层叠出,亦将词句的美妙旋律悠悠叠出。
        值得商榷的是,此词与玉蝴蝶、点绛唇二词一样,其情调似乎稍觉低沉,悲伤过度,读罢令人感伤不已,怆然而泣下。


中华诗教委员会成立

诗情滚滚涌南疆,骚客翩翩聚雅堂。
袅袅心韵萦翰苑,莘莘学子著宏章。
湾区示范开新路,深圳先行领远航。
唤起风流千百万,弘扬国粹共担当。

【点评】

        此诗首、颔二联,其复叠艺术法运用自如,连用8个叠字,四句犹如珠走四盘,由诗情(滚滚)到骚客(翩翩)再到心韵(袅袅)继而到学子(莘莘),融为一体,婉转流动。四对双声字,匹心独运,一泻而出,不仅浓郁渲染了气氛,映衬了环境,而且准确表达了内容,丰富了意象,产生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值得商榷的是,诗中颌、颈二联最后三字,如句式稍作变化,则更臻完美也。


依恩师韵寄金利诗妹

金利情凝万缕霞,勤耕杏苑迓芳华。
丰盈硕果笑千树,璀璨诗辉映百花。
斗蜮驱魔心志励,栉风沐雨韵魂遮。
茫茫天地共相伴,岁月长歌到海涯。

为恩师题照

夕辉绚烂照仙乡,虎步龙行绿水旁。
气宇轩昂摇羽扇,精神矍铄展慈颜。
谦谦夫子高贤颂,炯炯灵眸睿智藏。
一碧幽潭深几许,澄清尘秽漾苍茫。

毛泽东颂
叱咤风云盖世雄,乾坤扭转气呑虹。
风流一代兴鸿业,碧海千层卷巨峰。
情系江山倾玉宇,心装日月映苍穹。
扫除腥臭与贪腐,彪炳春秋萬世崇。
心香楼微刊(第445期)甘晓华诗词选

赠冰云恩师

其 一
一片冰心寄碧霄,一生风釆献诗教。
阳光雨露沐新苗,茁壮丛中君在笑。

其 二
期冀含苞红靥笑,联珠妙语接龙巧。
施肥浇水爱心倾,恩重如山银月皎。

其 三
昂首青春希望道,云天雾海峰峦绕。
心追诗梦手相牵,万道霞光前景照。

其 四

直向云边锦绣程,徐门铺道有威名。
航船掠影畅游客,赖有海天明亮灯。

其 五
飘荡萦心彩凤声,只争朝夕笔勤耕。
谢师酬唱吟心苦,梦想成真不负卿。

其 六
岗厦吟旌碧汉擎,追星逐月九天行。
证书一纸千斤担,诗梦如霞冉冉生。

其 七
直上敢将云海擎,雨滋露润笋尖生。
嫩篁拔节昂然长,犹赖东风扶一程。

其 八
一缕余晖化晓星,星光闪闪映天明。
三千桃李传薪火,笔落人间风雨惊。

其 九
长照后昆奔远程,初圆诗梦泪花盈。
身肩使命千钧重,乘上东风策马行。

其 十
冉冉升腾最靓星,星星领我向光明。
余生翻醒时光紧,愿化诗魂天际行。


我欠恩师一首诗(辘轳体)

(一)
我欠恩师一首诗,魂牵梦绕此情痴。
飘香丹桂金风爽,对月凭栏静静思。

(二)
金风玉露正秋时,我欠恩师一首诗。
僻隅无名有情草,三春雨露沁心滋。
(三)
莲花山麓擎吟帜,一碧清漪多妩媚。
我欠恩师一首诗,放飞绮梦展丰翅。

(四)
六卷唐音幸奠基,三秋情重泰山低。
金风又唤挥椽笔,我欠恩师一首诗。
心香楼微刊(第445期)甘晓华诗词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