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晚霞》美文汇编喝彩祝福
(代序)
潘路明
去年春天,江城突如其来疫情,封闭在家防控。某日,得到长明,知国两位的推荐,我有幸读到《晚霞》,十分欣慰。
这是5O多年前,原荆州财贸学校毕业的莘莘学子,为社会主义建设奋斗几十个春秋,作出了贡献。如今退休了,为加强联系相互交流而主办了这个网络文化百花园。编委由鄢咸荣,谢守富,杨震春,王文秀,张发喜,朱明元,刘长明,叶昌旺,洪国正组成。这是一个众望所归的强大团队。
在我的记忆里,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显現了不同寻常的才华,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良好的影响力,是活跃的学生骨干,佼佼者。而后几十年工作的历練,他们为人处事一定更加成熟,生命更加精彩。我相信办好《晚霞》,自然是轻而易举的。
两年来,我先后阅读了几期刋发的多篇文章,给我的印象,相当深刻。
有的回忆往昔在校的学习和生活,真挚的浓浓的同学之情。有的记述当年到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检阅,盛况空前。有的追忆毕业分配到财贸基层单位的全过程,表达着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奉献一切的情怀。有的歌颂社会精英,风流人物,弘扬爱国主义情操。有的吊念逝去的同窗好友,声声泪泪令人动容。有的出游写景抒怀,展现着勃勃生机。
我应主编之约,也曾给《晩霞》,写了3则小文,记述5O多年前,从省城武汉调来古城荆州的往事。《晚霞》注重的是,真和情。无论是回忆录,散文随笔,或是诗词,都表現着实实在在,情真意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文字流畅,优雅,具有可读性。
我以为,《晚霞》是半个多世纪前"荆财"毕业同学的交流平台,是退休同学好友老有所为所乐的一道亮丽风景,是同窗深情的文化表达,十分珍贵难得。
今年秋初,主编刘长明从远方给我微信,说拟将《晚霞》发表的文章,汇编成册。这是十分可喜的谋划,能如愿完成,不仅给老同学自已留作永久的纪念,也给后人和社会,奉献一份宝贵的文化精神产品。我非常赞同,积极支持,为它即将出版面世,表示诚挚的喝彩,深情的祝福。
我过去曾在同一学校任教,与65届同学共度了3年时光。其间,教学相长,师生情真,我受益良多,这段岁月铸造的师生之情,永生难忘。如今我已是迟暮之人,但仍心心念念当年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和那些美好的过往。
《晚霞》是我钟爱的学子开垦耕耘的网络文化园地,硕果累累,令人欢欣鼓舞,愿它越办越好,收获更多的精彩。有道是,水墨丹青,皆是同窗情谊。刹那芳华,恰是同学少年。我衷心祝愿,纯真的同学之情,芳华永远,深情祝福大家快乐安康!
2021/秋
于武昌
作者:湖北经济学院教授,中共党员,
湖北老教授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华夏文艺出版社(北京)终身名誉社长。
朗朗:北京范晓兰的朗诵团厚福兰老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