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城县和托克托县
2025-10-25 23:16:12
标签: 凉城 岱海 拓跋珪 托克托 河口
凉城县和托克托县
时间:2025年8月15日
地点:岱海、凉城县、黄河河口旅游区、托克托县
今天离开乌兰察布市,我和夫人驱车去包头旅游。最快的路线是走京藏高速,我们却决定走国道,先去凉城县,之后沿黄河西行,边走边游玩。
乌兰察布到凉城的国道,路况一般,但好在车少,我们可以慢慢地欣赏沿途的风景。途中多为丘陵地貌,山势浑圆,沟壑平缓,谷地中种植着各类庄稼,有向日葵、燕麦、谷子、高粱,在北京城难得见到农作物,见到稀罕的作物,我们便停车观看,欣赏这丰收的景象。
去凉城的国道
沿途田野
燕麦田
沿途村庄
路过岱海,远远地看到一片水域,听闻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我决定进景区看看。
景区大门很气派,门票35元。大门两侧有大面积的度假酒店。进入大门后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远远地与湖面相连。游人需要沿着木栈道前行,逐渐地接近湖面。但如果想到达水边的沙滩,必须另买船票,不然只能望湖兴叹。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不齿,买了门票连水边都到不了,让人情何以堪。想赚钱也不能这么干呀!
道路设计也让人无语,绕着道让你去卡丁车区、脚踏车区花钱,不花钱就是走不完的弯路。
如此的景区,估计大部分人来一次就不会再来。
以上为岱海度假区图片
以下为途经的山村和庄稼地
谷子,即小米。
高粱
乡村小路
凉城周边山地和田野
凉城县城北侧的山坡上有拓跋珪公园,相传拓跋珪出生于此地的参合陂北,后来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公园山顶有高大的拓跋珪塑像,身披裘皮大氅,手指南方,霸气侧漏,不可一世。
站在拓跋珪塑像下南望,凉城县城尽收眼底。
拓跋珪公园
凉城新貌
拓跋鲜卑的迁徙和崛起过程
拓跋鲜卑先民从大兴安岭的嘎仙洞走出,向呼伦湖进发,之后继续向西南迁徙,居阴山地区,之后拓跋珪肇建代魏于盛乐,并于公元398年建都平城,史称北魏,其子孙又于494年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离开拓跋珪公园,我们驱车穿过凉城县城,继续向西南的黄河河口进发。河口位于黄河的几字形东北角处,是黄河上中游分界点。这里南邻黄河,北侧是高大的黄土坡,丰饶的河水灌溉着滩涂的土地,当地盛产葡萄,沿路都是葡萄园。
凉城以南,变成了黄土地貌
这里属于黄土高原东北边缘
黄河
黄河上中游分界点
黄河上中游分界碑
河口地段的黄河
河口古镇牌坊
去参观托克托县博物馆,进城就看到一座高大的土城墙,原来是东胜卫城,托克托县历史悠久,有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海生不浪文化遗址。战国时,赵武侯见成群的天鹅在云中翱翔,在此地上空整天盘旋,认为是吉祥之兆,便决定在此筑城,并命名为云中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云中郡,成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
东胜卫故城始建于宋、辽、金时代,因战略地位重要,明洪武二十五年,为扼守黄河水道,在东胜州城外围筑一座大城,称东胜卫城。后脱脱驻牧东胜卫城,改称脱脱城,此即托克托地名的由来。
托克托县城一角
东胜卫城
托克托博物馆
再回头说一下凉城,名称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因建郡于山梁之上,初名“梁城郡”,因当地气候凉爽,亦称“凉城郡”。之后历经变换,民国后定名“凉城县”,沿用至今。
凉城县和托克托县
凉城县和托克托县
时间:2025年8月15日
地点:岱海、凉城县、黄河河口旅游区、托克托县
今天离开乌兰察布市,我和夫人驱车去包头旅游。最快的路线是走京藏高速,我们却决定走国道,先去凉城县,之后沿黄河西行,边走边游玩。
乌兰察布到凉城的国道,路况一般,但好在车少,我们可以慢慢地欣赏沿途的风景。途中多为丘陵地貌,山势浑圆,沟壑平缓,谷地中种植着各类庄稼,有向日葵、燕麦、谷子、高粱,在北京城难得见到农作物,见到稀罕的作物,我们便停车观看,欣赏这丰收的景象。
路过岱海,远远地看到一片水域,听闻岱海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我决定进景区看看。
景区大门很气派,门票35元。大门两侧有大面积的度假酒店。进入大门后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远远地与湖面相连。游人需要沿着木栈道前行,逐渐地接近湖面。但如果想到达水边的沙滩,必须另买船票,不然只能望湖兴叹。这种做法实在是令人不齿,买了门票连水边都到不了,让人情何以堪。想赚钱也不能这么干呀!
道路设计也让人无语,绕着道让你去卡丁车区、脚踏车区花钱,不花钱就是走不完的弯路。
如此的景区,估计大部分人来一次就不会再来。
以下为途经的山村和庄稼地
凉城县城北侧的山坡上有拓跋珪公园,相传拓跋珪出生于此地的参合陂北,后来成为北魏的开国皇帝。公园山顶有高大的拓跋珪塑像,身披裘皮大氅,手指南方,霸气侧漏,不可一世。
站在拓跋珪塑像下南望,凉城县城尽收眼底。
拓跋鲜卑先民从大兴安岭的嘎仙洞走出,向呼伦湖进发,之后继续向西南迁徙,居阴山地区,之后拓跋珪肇建代魏于盛乐,并于公元398年建都平城,史称北魏,其子孙又于494年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离开拓跋珪公园,我们驱车穿过凉城县城,继续向西南的黄河河口进发。河口位于黄河的几字形东北角处,是黄河上中游分界点。这里南邻黄河,北侧是高大的黄土坡,丰饶的河水灌溉着滩涂的土地,当地盛产葡萄,沿路都是葡萄园。
去参观托克托县博物馆,进城就看到一座高大的土城墙,原来是东胜卫城,托克托县历史悠久,有六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海生不浪文化遗址。战国时,赵武侯见成群的天鹅在云中翱翔,在此地上空整天盘旋,认为是吉祥之兆,便决定在此筑城,并命名为云中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云中郡,成为全国三十六郡之一。
东胜卫故城始建于宋、辽、金时代,因战略地位重要,明洪武二十五年,为扼守黄河水道,在东胜州城外围筑一座大城,称东胜卫城。后脱脱驻牧东胜卫城,改称脱脱城,此即托克托地名的由来。
再回头说一下凉城,名称可追溯到北魏时期,因建郡于山梁之上,初名“梁城郡”,因当地气候凉爽,亦称“凉城郡”。之后历经变换,民国后定名“凉城县”,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