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和丽水市
时间:2024年5月17日18日
地点:古堰画乡堰头镇、丽水市区
丽水,古称处州,是位于瓯江两岸的千年古郡。“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丽水因山峦叠嶂,交通不便,行旅艰难。秦汉时期,始辟有括瓯古道和和通济古道,隋代辟有稽勾古道,至晚唐又开辟梅田古道和括苍古道,山道弯弯,联通外面的世界。
瓯江作为丽水地区的主要河流,古时,在交通运输和农田灌溉上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我们今天参观的古堰画乡,不仅是一处风景优美的自然景点,还包含着造福千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
我觉得,古堰画乡有几项内容最值得品味和欣赏,一个是通济堰及相关的水利设施,一个是古樟树群和千年古村落。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由詹司马、南司马二人指挥,在松阴溪和大溪汇合处筑堰坝截水灌溉碧湖平原,世界首创拱坝形式得以建成。
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5年),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即副宰相)何澹,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浚通济堰,开凿洪塘,改木筱堰为石堰。死后葬于丽水西乡(碧湖)凤凰山之东。
通济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溉闸及湖塘等组成的大型水利灌溉体系。它自流灌溉着碧湖平原约6万亩良田,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29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堰头古樟树群亦是一处绝美景观,它是华东地区最为壮观、树龄最长的千年古樟树群,现存十棵,均为一级保护古树,其中最长的树龄已有1500年,最大的胸径达2.64米。古树矗立在溉渠两侧,与溪流相映成趣,是画乡的经典景观。
以下是丽水市区周边景色: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
古堰画乡和丽水市
古堰画乡和丽水市
时间:2024年5月17日18日
地点:古堰画乡堰头镇、丽水市区
丽水,古称处州,是位于瓯江两岸的千年古郡。“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丽水因山峦叠嶂,交通不便,行旅艰难。秦汉时期,始辟有括瓯古道和和通济古道,隋代辟有稽勾古道,至晚唐又开辟梅田古道和括苍古道,山道弯弯,联通外面的世界。
瓯江作为丽水地区的主要河流,古时,在交通运输和农田灌溉上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而我们今天参观的古堰画乡,不仅是一处风景优美的自然景点,还包含着造福千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
我觉得,古堰画乡有几项内容最值得品味和欣赏,一个是通济堰及相关的水利设施,一个是古樟树群和千年古村落。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由詹司马、南司马二人指挥,在松阴溪和大溪汇合处筑堰坝截水灌溉碧湖平原,世界首创拱坝形式得以建成。
南宋开禧二年(公元1205年),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即副宰相)何澹,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浚通济堰,开凿洪塘,改木筱堰为石堰。死后葬于丽水西乡(碧湖)凤凰山之东。
通济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溉闸及湖塘等组成的大型水利灌溉体系。它自流灌溉着碧湖平原约6万亩良田,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29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堰头古樟树群亦是一处绝美景观,它是华东地区最为壮观、树龄最长的千年古樟树群,现存十棵,均为一级保护古树,其中最长的树龄已有1500年,最大的胸径达2.64米。古树矗立在溉渠两侧,与溪流相映成趣,是画乡的经典景观。
以下是丽水市区周边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