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居心骨》

(2025-11-10 09:49:50)
标签:

胡立新居士

文化

分类: 文学原创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居心骨》

村民自在乐,留的三分地,瓜果菜篮香,勤勉居心骨。

三分地上,心骨巍然:胡立新《贫道子-居心骨》中的生命诗学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与浮华背后,胡立新的《贫道子-居心骨》如一股清泉,洗涤着我们被物质裹挟的灵魂。“村民自在乐,留的三分地,瓜果菜篮香,勤勉居心骨”——这二十个字勾勒出的不仅是一幅田园画卷,更是一种深邃的生命哲学。诗人以简练笔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本真存在的窗扉。

“三分地”是这首诗的核心意象,它既是具体的物质空间,更是精神世界的隐喻。在土地日益商品化的今天,“留的三分地”是一种坚定的文化选择,是对生活自主性的捍卫。这三分地不大,却足够孕育生命;不广,却能支撑灵魂。它暗示着一种适度占有的人生智慧——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远比我们追逐的要少得多。

诗中的“自在乐”并非懒散的安逸,而是源于“勤勉”的充实与安宁。村民的勤勉对象不是无限的财富积累,而是有限的三分地里的生命培育。这种劳动因而具有了创造与滋养的双重意义。当诗人将“勤勉”与“居心骨”相连,他揭示了一种生命状态:真正的存在感来自于手脑并用的创造活动,来自于我们与自然节律的和谐共舞。

“瓜果菜篮香”这一感官意象,将抽象的幸福具象化为可嗅可触的存在。这种香气不是奢侈品的高昂味道,而是土地慷慨赠与的朴素芬芳。它不需要金钱购买,只需要汗水浇灌;它不依赖复杂的技术,只遵循自然的规律。在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颠覆了现代社会的价值排序——最珍贵的幸福,恰恰是最简单、最本真的体验。

“居心骨”三字堪称诗眼,它描绘的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定力。在变化万千的世界里,我们的心需要一个坚实的骨架,才能不被时代的飓风吹倒。这个心骨由什么构成?由对生活本质的理解,由对物质诱惑的抵抗,由对精神自由的坚守。有了这样的心骨,人即使身处斗室,也能心怀天地;即使面对物欲横流,也能保持灵魂的澄明。

胡立新的这首诗,表面写乡村生活,实则指向普遍的人类困境。在GDP至上的发展狂潮中,我们是否遗忘了生活的本真?在消费主义的盛宴里,我们是否迷失了自我的方向?诗人笔下那“三分地”的宁静,恰是对现代人无限膨胀的欲望的一种温和批判。

当我们被房贷、车贷、各种贷款压得喘不过气,当我们为了更大的房子、更贵的汽车而奔波劳碌,或许应该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已经失去了自己的“三分地”?我们是否还能闻到“瓜果菜篮”的朴素香气?我们的“心骨”是否已经在物质的重量下弯曲变形?

胡立新通过这首诗,向我们发出邀请:在必要的物质追求之外,请为自己“留的三分地”——那可能是每周半日的独处时光,可能是深耕一项不带来经济收益的爱好,可能只是安静地看一本无用的书。在这三分地里,我们耕耘的不是作物,而是心灵;收获的不是果实,而是存在的意义。

《贫道子-居心骨》的当代价值,正在于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富裕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心灵的丰盈;真正的自在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与天地节奏的共鸣。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村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三分地”,并通过勤勉的创造,铸就巍然不动的“居心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