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鸟巢》

(2025-11-10 09:42:24)
标签:

文化

胡立新居士

分类: 文学原创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鸟巢》

居然高枝筑根基,纤草烂叶任纵横。教化神奇谱心曲,明镜高悬一青天。相观六时殊胜景,心闲细语飞白云。风雨雷电不相关,教化承传别洞府。

巢中道境:论胡立新《贫道子-鸟巢》中的出世与入世辩证法

胡立新先生的《贫道子-鸟巢》以寻常鸟巢为诗眼,却构建了一个充满哲学张力的精神宇宙。这首诗的魅力不在于单纯的景物描摹,而在于通过鸟巢这一意象,展现了道家智慧与儒家担当的奇妙融合,创造出一个既超脱又入世的独特境界。

“居然高枝筑根基,纤草烂叶任纵横”开篇即显不凡。鸟巢的构建本身就是一个哲学寓言——它选择高枝却以纤草为材,恰如修道者身处红尘而心游太虚。这种“高处立足”与“卑微材料”的对比,暗合道家“柔弱胜刚强”的智慧。鸟巢不避寻常材料,反而使之各得其所,正是“无为而无不为”的生动体现。

更为精妙的是“教化神奇谱心曲,明镜高悬一青天”两句。这里的“教化”并非外在的训导,而是自然本身的启示;“明镜”既指澄澈心境,又暗喻天道如镜。鸟巢仿佛成为一个微型道场,以其存在方式向世界传达着超越言诠的真理。这种教化不是刻意的宣讲,而是通过自身完整的存在状态自然流露。

“相观六时殊胜景,心闲细语飞白云”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鸟巢中的居住者以平等心观照昼夜六时的变化,在闲适心境中与白云细语。这不是逃避现实的避世,而是经过修炼后达到的“应物而无累于物”的精神自由。风雨雷电的侵袭变得“不相关”,正是因为内心已建立起不为外境所动的定力。

全诗最耐人寻味之处在于结尾的“教化承传别洞府”。此句揭示出,真正的道场不必是远离人间的山洞秘境,就在这寻常的鸟巢之中。它提醒我们:终极真理的传承可以发生在任何地方,只要那个地方具备了精神的纯粹与智慧的洞见。

胡立新先生笔下的鸟巢,既是一个具体的物象,又是一个精神的喻体。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理想的生命状态:既有道家超然物外的洒脱,又不失儒家教化世间的担当;既能居高临下地观照全局,又能扎根于平凡现实的土壤。这种出世与入世的辩证统一,或许正是现代人在喧嚣生活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智慧启示。

当我们凝视这个由纤草烂叶构筑的鸟巢,实际上是在凝视一种生命哲学的具象化——在最脆弱中见坚韧,在最平凡中见神奇,在最短暂中见永恒。这或许就是《贫道子-鸟巢》想要传达的终极启示: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璧,在尿溺,当然,也在枝头那个随风摇曳的鸟巢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