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菊花吟》
(2025-11-10 09:37:46)
标签:
文化胡立新居士 |
分类: 文学原创 |
胡立新诗词《贫道子-菊花吟》
菊花花开菊,淡淡养清香,疏篱无穷趣,返童九重阳。
淡香疏篱间:胡立新《菊花吟》中的生命返童
胡立新笔下的菊花,首先以一种返璞归真的姿态绽放。“菊花花开菊”,这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实则蕴含着深刻的禅意。它不是修辞的堆砌,而是通过语言的回环往复,模仿了菊花自然绽放的过程——从花苞到盛开,始终保持着菊的本质。这种命名方式令人想起道家“名者实之宾”的思想,花的本质不在名称的华丽,而在其存在的本真。
“淡淡养清香”一句,将菊香的生长过程呈现为一种自我涵养的修行。一个“养”字,使清香不再是静态的散发,而成为动态的培育过程。这种香不浓烈刺鼻,不刻意张扬,恰如《道德经》中“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的境界。在这淡香之中,蕴含着东方美学对“微”与“妙”的崇尚——真正持久的美,往往以不易察觉的方式存在,需要心灵的静观才能体会。
“疏篱无穷趣”将我们的视线引向了菊花生长的环境。疏篱,这本是农家寻常之物,在诗人笔下却成为了通往无穷意趣的入口。篱笆的“疏”与趣味的“无穷”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精神世界的丰富并不依赖于物质的堆砌。这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脉相承,在简朴的生活中发现深远的意趣。疏篱既是实际的物理空间,也是心灵与世界之间的恰当距离——既不完全隔绝,也不过分紧密,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美感。
“返童九重阳”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重阳节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时间意味的节日,既有对长寿的祈愿,也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而“返童”的提出,则超越了单纯对长寿的追求,指向了精神状态的年轻化。菊花在秋风中绽放,不与春花争艳,却自有其风骨,这种品质恰如历经世事却仍保赤子之心的理想人格。
胡立新道号“贫道子”,这首诗也体现了他对“贫”的独特理解——非匮乏之贫,而是简朴、去除冗余之后的精神富足。菊花的淡香、疏篱的简朴、重阳的循环,共同构筑了一个超越时间束缚的生命境界。在这个境界中,衰老不再是令人恐惧的过程,而是通往更高生命质量的途径。
当我们跟随着这首小诗的指引,或许也能在喧嚣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疏篱”,培育那“淡淡”却持久的清香,在时间的循环中实现精神的“返童”。这或许就是胡立新《菊花吟》留给当代读者最珍贵的启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