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立新《贫道子-佛像赞》解析

(2025-07-18 14:40:09)
标签:

胡立新居士

文化

分类: 文学原创

胡立新《贫道子-佛像赞》以八句七言建构起一个动静相生的佛陀意象群,在宗教庄严与诗性灵动间达成微妙平衡。首联"无上妙相透慈悲,瑞气祥和佑生灵"确立佛像的神圣性,却以"透"字破题——慈悲非金身装饰,而是自内而外的精神辐射,暗示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哲学内核。


颔联"赤足踏莲波上月,掌上佛国断微尘"展现惊人的空间辩证法:足踏莲花显圣洁,却浸于尘世水月;掌心方寸之地容纳三千世界,却能断绝细微烦恼。这种宏观与微观的自由缩放,暗合华严宗"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宇宙观。颈联转向视觉互动,"明眸相凝世间客"赋予佛像以人格化凝视,打破单向崇拜关系;"出离苦海度轻舟"则化静为动,将宗教救赎转化为具象的摆渡场景。


尾联"宝瓶甘露常施洒,妙手杨枝娑婆林"聚焦观音法器的救度功能,"常"字强调慈悲的永恒性,而"娑婆林"的自然意象将宗教仪式融入生态语境。全诗以"透—踏—托—凝—度—洒"等动词串联,使静态造像获得叙事动感,最终完成从"无上妙相"的超越性到"娑婆林"的世间性的诗意循环,彰显大乘佛教"不舍众生"的根本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