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通告
http://www.cnmzppw.com/zymphlrgqfsk/kindedit/attached/20190731/20190731085148_39464.jpg
为了进一步规范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的工作,特发通告如下:
一、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是隶属于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的专业委员会,是国家二级专业行业管理协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监管,定位于构建中华民族民族品牌第一文化交流和价值分享平台。通过权威的专家研究测评和科学的大数据分析方法论相结合,建立并运营民族品牌标准,构建高端品牌人脉网络,实现品牌文化交流分享和价值提升,为民族品牌和会员提供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增长。根据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的《章程》简称“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于1993年6月9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注册登记在北京正式成立。挂靠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事务委员会,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全国性、学术性与专业性兼有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协会成立以来,在国家民委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按照协会章程积极开展民族文物保护和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开发工作,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中国的少数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物,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众多的民族文物和各具特色的民族习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亟需加以妥善保护和抢救。民族文物和民族习俗除历史遗物外,广泛存在于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少数民放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它们也处在不断的演变、消失之中。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很多的民族文物已近绝迹,若干尚待科学记录研究的民族习俗正在发生变化,一些民族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大量民族文物不断流往国外。这种情况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由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杨静仁及伍精华、任英、吕琳等同志发起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
任何其他名称与该名称不相符的都不可取。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有统一标准的logo,背离logo都与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不相符。
二、按照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在条件和时机成熟时,在各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包括国家重点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成立“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中国民族品牌网联合工作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必须由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秘书处主导并批准。同时,委托相关企业、机构、社团参与组建。
三、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十分乐意将民族品牌文化元素在澳门落户,和澳门相关机构真诚合作,将双方的文化交流及相关项目能够在澳门落地,合作共赢,在合作推进过程中,由秘书处直接主导。并由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和澳门相关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没有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授权的公司和机构都无权签署协议。如发现有不规范的行为,或打着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旗号谋取个人利益的,视情节轻重,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将作出严肃处理,甚至追究法律责任。
四、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有统一的名片格式,任何与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统一格式不相符的,有损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形象的,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将责成相关人员改正。拒不改正的,将作出严肃处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