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之美

分类: 收藏 |
当瓷器遇见中国色,只能感叹这就是艺术
陶瓷之美在于造型、在于釉色、在于纹饰。陶瓷釉色之美在于质地、细节、在于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的。
商代,中国最早的颜色釉——青釉诞生。北
齐,白釉初成,给世间留下一抹纯净的色彩。史上最风雅的宋代,全民斗茶玩盏,意外捧出了一个顶级国宝:黑釉建盏。传说中的天青色,又名雨过天青,从后周世宗到宋徽宗,都对这抹釉色着迷。千军万马为元朝打下广阔疆土,也给景德镇带来了西亚的进口钴料,制出一道霁蓝。史上最难烧制的红釉在明朝永乐年间也终于降生人世......
单色釉的诞生史,是历代工匠的高超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史,也饱含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不同的艺术追求。单色釉的纯净、厚薄、冷暖,窑变时的变幻莫测,偶尔有如风铃般清脆、令人愉悦的微小开片声音,都给人带来无穷的美的享受与遐想。
青釉
青釉,中国瓷器最早的颜色釉,施青釉的瓷器称为青瓷。始见于商代中期,以后历代都有烧造,均以铁为主要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主要助溶剂。含铁量越高,呈色越深。青釉烧制技术到雍正时期才真正稳定,釉面肥腴,色调匀净,有的苍翠欲滴,有的嫩如翠竹,烧制水平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天青
雨过天青
天青釉是一种幽淡隽永的高温色釉,古代陶书描写其青如天,明如镜。
关于天青釉,相传为五代后周世宗柴荣所创,“当日清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
从创烧开始,天青釉在中国陶瓷史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誉为代表着中国陶瓷的最高审美价值。北宋汝窑更把天青釉推上了历史的高峰,成为芸芸众瓷中的绝色。
北宋 汝窑 青瓷水仙盆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在北宋晚期出现的汝窑,是宋徽宗钦定烧制御用瓷的窑口。宋徽宗笃信道教,当时道教主张的是“静为依归”、“清极遁世”等清静的境界。道教对青色的追求,直接影响了宋徽宗的审美。纯净莹澈、简洁质朴、飘逸素雅,青釉的美学价值从宋代到现在,都代表着瓷器的最高审美标准,非常符合中国文人的审美情怀。
龙泉青
一般认为龙泉窑的鼎盛时期在南宋。制瓷匠师融合南北技术优点,提高烧制温度,成品瓷化程度高,在技术层面达到了现代学术认定的瓷器要求;同时改进釉料配方,以石灰碱釉替代以往的石灰釉,创制出粉青、梅子青等前所未见的品种,被历来藏家激赏,列入宋代名窑。
粉青 南宋-元 龙泉窑 青瓷莲瓣碗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
梅子青 龙泉窑三足炉 故宫博物院藏
影青
青白釉
影青是一种宋代景德镇烧制的青白釉,由于它的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带白、白中闪青,加之瓷胎极薄,所刻划的花纹迎光照之内外皆可映见,因此被称为“影青”。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澈丽洁,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
宋 景德镇窑 青白瓷菊瓣盒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