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银行百亿资金:正悄然流向艺术品市场

分类: 名家见解 |
文化产业在经济结构转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许多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甚至有日本经济学家把文化产业称为“21世纪最后一块暴利蛋糕”。
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北京发展“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中,文化中心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拥有无限潜力的文化产业却由于“轻资产”等特性,普遍受到资金短缺的制约。作为较早介入文化产业的金融机构之一,华夏银行积极创新,在金融与文化融合领域开展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创新探索。近年来,华夏银行秉承“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的战略定位,致力于为首都实体经济发展服务,特别是专注于构建“专业、专营”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经营管理机制、业务模式和产品服务的创新,打造了文化金融产品体系,先后定制开发出了“文创贷”、“年审制贷款”、“乐业贷”等系列服务和支持文化企业、科技公司、中小创业者和行业菁英的特色产品,逐步实现了资本与文化产业的融合。
就在不久之前,华夏银行还通过独家冠名的形式联手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合作举办了“华夏银行杯首届北京市文化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为获奖的优秀企业和项目提供了创业资金和相应的授信支持,同时也为所有参赛创业团队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切实帮助了处于初创期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双方的联手是顺应艺术与金融相融合的浪潮,推动文化创新、金融创新的一次全新尝试。据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负责人介绍,此次双方重点合作的项目之一——文投汇业务是为进一步活跃文化收藏品市场,促进文化艺术类资产交易的健康规范发展,依托全国文投联盟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建设的集文化传播、产品展示、交易服务、商品销售、金融服务、投资服务为一体的体验中心。区别于受到互联网电子商务强烈冲击的传统产品实体店,文化产品一般都具有非常强的体验属性,譬如檀香是要闻的,玉是要把玩的,书画是要鉴赏的。目前,已陆续完成太原、吉林、武汉等体验中心的建设和试运营,预计下半年将建成10家左右。
而进入双方合作领域的艺术银行项目则是意在扶植艺术市场的创新探索。据了解,艺术银行业务是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针对艺术行业严重脱离消费者的现状,致力于整合艺术资源,嫁接金融手段,以租赁等方式为大型企业机构和高净值藏家及投资者提供整体的艺术资产管理解决方案,并通过平台优势逐步实现艺术产业的资本化、艺术品的金融化的业务。
前一篇:诵读《离骚》敬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