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美超敦煌的“法海寺”壁画,66年前,曾被借驻的小战士钉了一墙钉子,晾衣服

分类: 名家见解 |
近日,北京西郊翠微山上,一座名叫“法海寺”的不起眼儿的小寺庙,经过闭门修整,正式恢复对公众开放,让这里美超敦煌的明代壁画重见天日,甚至有人说,“到北京,就不能不到法海寺。”
也让我们重新了解曾经发生在这个小寺庙身上,尘封多年的故事。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9f668d815c464e17b719f26bf92b6af5_th.jpeg
明朝正统四年,大太监李童做了个梦,梦里有仙人为他指了一块风水宝地,李童在京西翠微山的南麓,找到了他梦中的宝地,于是他在这里建了一座寺庙,并由明英宗亲提:法海禅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9127ef36dffe48b59dc276d85fb547cd.jpeg
明英宗朱祁镇
几百年后,1937年,法海寺已经辉煌不再,英国女记者吉拉·莱瑟姆来到了这里。
她在游记里写到:
“在辽阔的华北平原上,有一座造型极其优美的佛教寺庙……有一位剃了光头的年轻人将我们迎入了一个寺庙庭院之中,并沿着石阶往上走,来到了第二个庭院,那儿有和尚在拆除为牡丹花穿上的越冬稻草衣。这就是法海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2b77436763f2409ba8a90cfc1275cb25_th.jpeg
随后,莱瑟姆的报道在《伦敦新闻》刊登,令法海寺名扬世界。
1950年4月初,中央美院教授叶浅予一行人来到法海寺,当他们亲眼看见这些盼望已久的珍宝时,却发现壁画上竟然被人钉上了钉子。随后,他们立即上报。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ca821d8ad2334458be24642216e715d5_th.jpeg
图中的洞钉子的痕迹
经查,原来是借住在法海寺的部队中,有位小战士为了晾衣服,在壁画所在墙壁上钉了几颗钉子。其中一颗钉子上下有一条长约7尺的裂纹。
同年4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文物局要求“设法保护”。同时,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的徐悲鸿听闻此事后,又将此上报文化部,由当时的文化部部长茅盾亲自签署,要求“已经定好的钉子就不用拔出,未钉死的轻轻地把它们钉进去,以免拔出时再毁坏”。
当初钉钉子的小战士被批评教育,该部队也撤出了法海寺。
就这样,法海寺壁画在被大面积破坏之前,得到了细心的保护。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03eebcee6638446da6fb088cfae7833b_th.jpeg
法海寺壁画静静地被保存在暗黑的大雄宝殿中,为了保护这保存至今近600年的国宝,现在观众只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参观,凭电筒的微弱光芒观看壁画的局部。但是,看过的人无不赞美绝伦。
《中国壁画史纲要》中说到明代的寺观壁画,首举就是宫廷画师所画的法海寺壁画:“线条流畅,色彩浓丽,天衣飘动,漫笔生辉,诸如梵天肃穆,天王威武,金刚刚毅,天女妩媚,鬼子母慈祥,儿童天真,都真切生动……”
根据内容,大殿内的彩绘壁画分为十铺。
扇面墙背后绘有三铺,内容为《三大士》,分别为水月观音和文殊、普贤菩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85777387dc944c6bafc724777d9bfbbc_th.jpeg
《三大士图》:水月观音(局部)
法海寺壁画的细腻笔法绝对是超乎想象的。工笔重彩画大家潘杰兹先生曾说:“予平生所见古壁画甚多,尝言细密当推法海第一”。
以法海寺十铺壁画中最受推崇的《水月观音》为例,其最为人赞叹之处既是观音菩萨所披之透明纱巾,皇家画师们用48根金丝组成得六棱花瓣来表现纱之薄如蝉翼,其细微与精妙是难以复刻的。这就是壁画创作技术顶峰的一个标志。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d90e42eb3d6b47ccbb405cc54e5029a8_th.jpeg
水月观音头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178495eea11344e3aa5fc4803e1fd038_th.jpeg
水月观音(局部):披纱远看轻薄、欲隐欲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29ff9cae69944e92a5eaf45a117f8fb8_th.jpeg
水月观音(局部):身上的缨络繁多却不显累赘,相当细致精美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81d22d93fe6a4928846bbf3314c1a0e2_th.jpeg
水月观音(局部):手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d969b7a2c624450b98f49f10a63b10cf_th.jpeg
水月观音(局部):“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588a1de369aa4f48a1e98bf6fc514c06_th.jpeg
《三大士图》:普贤菩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4f59b12f5f9245009fe7fce6479e7a25_th.jpeg
普贤菩萨局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6c9ba35230074fc3baecc6bb5ddbb4c9_th.jpeg
《三大士图》:文殊菩萨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4ffe333a87c8410a888a0eadd7be5cff_th.jpeg
《文殊菩萨》旁的信士十分秀气
大殿北墙于殿门左右各绘一铺,内容为《帝释梵天图》,表现的是帝释天和梵天在内的“二十天”护法神像。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fe6842291c434206888290d38796e9f4_th.jpeg
帝释梵天图(西)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fa49de9acd2a42dd8cfaff448fb99766_th.jpeg
帝释梵天图(西)局部 菩提树天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6a741eba2b034901ae50776b5196e96a_th.jpeg
华美的服饰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5f9e90c2822b45fdabd87ec1d5cb25e2_th.jpeg
帝释梵天图(西)局部:鬼子母(又名欢喜母、爱子母)
虽然墙小编对宗教研究,但当看到这位女仙人抚摸小孩的头,
心里觉得特别安稳、平和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9d0c7e7bb374452d957918f7c9a5ac06_th.jpeg
帝释梵天图(西)局部 帝释天:帝释天及三侍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5f6804ed626443bc97c5480b877b730d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61007ffaa126467281dba93b4dad85c9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08b26ae730f44dd4a366b4432c8dc485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f1da77c3106f4545a6f908889674150f_th.jpeg
帝释梵天图(西)中的千手观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9ee855100f9a4ada8e9b2f4c7164b5e4_th.jpeg
帝释梵天图(西)中英姿飒爽的天王像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66d4c7b74c034fc088721d2bde526d55_th.jpeg
帝释梵天图(西)中的托塔天王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a5349e5b277e47f19f37ddeb792376fb_th.jpeg
帝释梵天图(东)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591900f804a64263abf31c713b9c5c2d_th.jpeg
帝释梵天图(东)局部:大梵天、三天女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539d80da430c4147b126ec7154dd8430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c3bd8c4fef4040499a5fa4647ae77e8d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0bd9207f22b24c13b97e30d4e0af8844_th.jpeg
帝释梵天图(东)局部:大自在天
东西山墙各绘一铺,内容为《佛会图》,包括佛、菩萨和空中飞舞的天人。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c830dba0a4cf49b4823ef34c418c59b7.jpeg
佛会图(西山墙)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d09bd824e894403e93a2d4a5cfd3171c_th.jpeg
佛会图(局部):四大菩萨之一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f4eff1cd397b472aa505f666797fac56_th.jpeg
佛会图(局部):四大菩萨之一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507585082ffa4114a478b3378589300a_th.jpeg
佛会图中的天女:体态娇娜,貌似少女,
双手托花盘,依飘带在白云中飞舞
对普通游客而言,在微弱的手电灯光之下,在放大镜背后闪烁着的狐狸耳朵中的毛细血管则是那么得不可思议,猛兽们的眼睛似都如鸟儿一般,再没有了那些凶残的模样,而多了些平凡世界的普世印迹。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2ddf866d5c8948b1b9d8240d7feaf103_th.jpeg
放大镜背后闪烁着的狐狸耳朵中的毛细血管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f5e5714c322749dab3d55d051267b958_th.jpeg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90548a4306b34a6c83c9e8e425b0e756_th.jpeg
壁画上的狮子给人感觉勇猛而不狰狞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cd49bd99380d412bad84325caa37dcaa_th.jpeg
轻巧细腻的鸟儿
法海寺始建于明朝正统四年1439(1440年),始建者为当时的皇宫御用监太监李童,历时近5年,至正统八年才建成,最终由明英宗则钦赐“法海禅寺”匾额,这奠定了法海寺的皇家寺院地位。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a22c4dfb9d424cf8a8f182e11aa50e39_th.jpeg
法海寺壁画中的花卉
而法海寺壁画则全部出自宫廷画士官之手:宛付清、福清、王恕,画士张平、王义等十五人。皇家画师的绘画水平自然是当时社会的最高层次,这两方面因素使得法海寺壁画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拥有专属的皇室风范。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f89058234d884a36b78ca5225c696f6f_th.jpeg
法海寺壁画至今还能保持着鲜艳的色彩,是因为直接继承并发展了唐宋时期重彩的画法,用色颜料上使用了纯天然矿物质和植物颜色,包括朱砂、石青、石绿、石黄、花青、藤黄、胭 脂等大量使用。
法海寺壁画在颜料使用上的考究及奢华程度则是敦煌壁画和永乐宫壁画所无法比拟的。
皇家画师们将贴金、混金、描金、拨金等难度极高的沥粉堆金技法用在了创作中,令得每一条轮廓线都独具浮雕般的立体效果,这亦是敦煌壁画或永乐宫壁画所不具有的皇家美感。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4236f85578ad42b19f897e31728f1e7e_th.jpeg
法海寺壁画所用金粉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金碧辉煌——是只属于法海寺壁画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d8b50cfb16d142e9b74ecbb8df3302cf_th.jpeg
画中残存的金箔在微弱的灯光下依然可见
这壁画的方寸之间,任何一个局部,都极有看头,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欣赏。即使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相比,法海寺壁画也毫不逊色。它比能与之媲美的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壁画《西斯廷圣母》还早70多年。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博导王定理老先生研究发现,法海寺壁画“竟然没有一处废笔”。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77081b63cc02445985789624ab0197c4_th.jpeg
大雄宝殿前的两棵千年白皮松,
被称为“北京白皮松之王”、“活着的文物”
说起壁画,大多人肯定第一反应想到的是敦煌壁画,那里有中国历代壁画,多达5万平方米。毫无疑问,敦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丰富的壁画宝库。但是,她自6世纪起,时间跨越了十六个朝代,却唯独没有明代的壁画。
法海寺里的壁画,却凭借罕见的创作工艺和鲜明的明代绘画特色,为敦煌壁画补上了唯一的缺憾。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56ee5803b9934dca9ebc3f69826ae07f_th.jpeg
敕赐法海禅寺碑记,记述了法海寺的地理位置及寺院情况
工笔重彩画大家潘杰兹先生曾如此评价法海寺壁画:
“京西幽胜何处寻,翠微松柏郁森森。
梵宇琳宫留仙笔,彩壁辉煌动人心。
敦煌恢宏杂华夷,永乐精严仪范垂。
最是法海称细密,艳逸神妙孰与比,
佛国天宫现尘寰,菩萨仙官仪态闲。
似闻法音宣天乐,天上人间尽欢颜。
应念画师费周章,精描细镂五星霜。
豪发之间见真放,优良传统继晋唐。”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b2b33af1f2b148c69df3b4a79529ed2f_th.jpeg
法海寺内扭曲向上生长的古树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c929a855c0f448e2b453a53ee4c2fd52_th.jpeg
法海寺冬景一角
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207/c2e93f0c99aa4fe4bc6afe7dcacf8630_th.jpeg
徐志摩说:北京的灵性全在西山那一抹晚霞
面对法海寺壁画这样的旷世之作,不禁想问:试问,现在的我们还有谁能花5年时间, 面对77人的巨幅壁画,还能有画好一只狐狸耳朵毛细血管的心境呢?
上世纪的战乱时代,让偌大的中国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天偌大的中国也难以找到平静的心灵,可是法海寺壁画的存在,仿佛是一剂来自576年前的良药,让来到这里的人暂时脱离世间的纷扰,放慢自己的脚步,等一等自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