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胡立新居士
胡立新居士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059
  • 关注人气:3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立新居士出席北京道教音乐团成立庆典音乐会

(2011-01-24 14:36:47)
标签:

教育

道教

道德经

老子

宗教

音乐

哲学

国学

思想

理论

舞蹈

戏剧

话剧

歌剧

分类: 名家近期活动

胡立新居士出席北京道教音乐团成立庆典音乐会

 

由北京市道教协会主办的《三清神韵·和暖中华》——新春祈福音乐会暨北京道教音乐团成立庆典,于2011123日晚,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本次音乐会共分四个篇章。

 

第一篇章  韵和弦清

 

合奏《柳瑶金》

 

这是一首著名的道家音乐曲牌,也常用于宫廷宴会,乐曲抒发了一种喜气洋洋的情绪,给人们以美好的祝福。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时,周恩来总理的祝酒词后,都是首先演奏这首曲子给来宾助兴。

 

合奏《霓裳羽衣曲》

 

这是一首著名的唐代道曲,相传是唐朝皇帝唐玄宗亲自创作。乐曲描写了音乐飘渺、舞姿婆娑的仙境,表现了中国道教的神仙故事。曲调委婉缠绵,优雅华丽,极具大唐风韵,是唐代法曲中的精品。唐杜甫诗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应是对其精髓的写照。

 

 

第二篇章  玄门清韵

 

《太极韵》(出场音乐)、《澄清韵》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玄义是阐明宇宙万物化生的过程。不仅深深影响了儒、道等中华文化流传,而且也广为世界其它国家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所认同。太极是道教的象征,表达道教最核心信仰和至诚之心,抒发道人对道的玄想。以凝重肃穆、超凡绝俗的表现,将人带入一种杳杳虚空境界之中。

《澄清韵》是道教主要韵腔之一,其词腔为四言句式。所谓澄清,即指玉宇澄清、纤尘不染的神仙景象,是人们为达仙境,追求三业精神,淡泊虚夷,体兹正道,悟彼重玄的修行途径。乐曲为散慢、散结构,乐汇的连接常采用鱼咬尾的手法,句幅连绵不断,旋律舒缓、宽广。此曲在乐坛中具有导引信徒入静的功能。

 

《吊挂》

 

道教音乐曲牌名,其词七言八句律诗,用于道教科仪之中,表达了对诸神仙的赞美。此曲合辙押韵、朗朗上口、清脆婉转。以虚无玄幻之音将人引入神仙之境。

 

 

《道德经》朗诵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老子所著《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开章首句曰:“道可道,非常道”,故称为“道经”。下篇第一句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故称为“德经”。合上下两篇,乃称为“道德经”。

 

 

第三篇章  玉音神州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著名民间音乐家、道士阿炳作曲。作品旋律委婉流畅、跌宕起伏、意境深邃。表现出作者如泣如诉、由悲愤发展至抗争的不屈精神,抒发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首天籁之音升上天空,向宇宙传达人类文明的信息。

 

琵琶独奏《大浪淘沙》

 

阿炳作曲。据阿炳生前所言,这曲原是道家的《梵音》合奏曲牌,是他在琵琶上弹奏而成。乐曲共三段,开始的慢板是全曲的主体部分,旋律深沉苍劲,柔中带刚并富于感叹。时起时伏的音浪,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平和激愤。第二段音乐滔滔不绝,情调轻快,富有动力。第三段旋律富有棱角,节奏坚定,音乐铿锵有力使之更加强烈地张扬出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乐曲在充满自信和乐观的气氛中结束。此曲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之声,表现了生气勃勃的大自然景象。充分显示了人们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快乐心情。

 

古琴独奏《流水》

 

一首古曲。《神奇秘谱》中记录:《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不分段数。至宋《高山》分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按《琴史》,列子云:“……伯牙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故先有《高山流水》之曲,方有高山流水之雅。

 

古琴、萧合奏《平沙落雁》

 

一首古琴曲,有多种流派传谱,其意在借大雁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最早刊于明代《古音正宗》,又名《雁落平沙》。《平沙落雁》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三百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它之所以流传甚广,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双管、打击乐合奏《鱼过浪》

东北千山道乐经典曲牌。乐曲抒情优美深沉,具有浓郁的东北民音乐风格,展现了东北道教音乐的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