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新居士谈—古代北京五坛规划设计中的理气风水理念
(2009-03-20 15:56:42)
标签:
易经风水八卦五行民族古建建筑文物考古北京海淀朝阳崇文宣武杂谈 |
胡立新居士谈——古代北京五坛规划设计中的理气风水理念
(一)理气风水与天坛设计
天坛,建在外城内,中轴线之左。“天”为乾,为阳,为奇,为龙。天坛的代表建筑为“寰丘”与“祈年殿”。
“寰丘”。乃祭天之坛。依据“天圆地方”学说,凡阳属天,天形圆,故天坛用圆形以象天。坛分三层(奇数)。最上之第一层中心铺以圆心石一块,由此往外划成九个圆环。第一圆环由九块拱形石组成一圈。第二环为二九一十八块拱形石,组成一圈。以此为准,第三环,三九二十七块。第四环,四九三十六块。直至第九环,九九共八十一块拱形石,组成最外一圈。这样,九环就组成了一个大圆台面。第二层与第三层。继续以九为基数,每个环各增一个九,直至最外之二十七环。寰丘上共用了拱形石3402块,合378组以9为基数之圆型大坛。以合《易》中九乃老阳之数的理论。
“祈年殿”,坐北向南(向天、向阳)。殿顶为三层蓝色琉璃檐之圆形攒尖建筑。三层亦为基数(阳数)。殿内中央有四根大金柱,象征四方、四季(四灵)。外有两排各十二根柱子,象征十二个月和十二个时辰。合起来又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意思。三层上部周围有二十八根立柱,代表二十八宿。并有三十六根枋桷为三十六“天罡星”。凡此都是与“天”合“年”有关的数字和象征。殿内枋心彩画为“二龙戏珠”,“龙”也是乾,是天,是阳。
(二)理气风水与地坛设计
“地坛”。建在内城北墙外左方。“易”日:地为坤,为阴。为偶,为凤。“地坛”的代表建筑为“方泽坛”与“黄祗室”。
“方泽坛”,为两层正方形之石筑拜台。《周易浅述》载“凡阴属地,地形方,方者径一而周四”。方形围四,又两层,皆为阴,为偶,为地之象征。第一层坛中心用三十六块方形石海墁。每边六块,组成正方形坛心。爻象一(阴)称为六。坛心外一圈,又以八行之数,围第一层筑成。所砌方形石之总数为1572块(以六为基数的共36块。以八为基数的共1536块,成为六的256倍,因此也是阴爻 ——(六)的象征),是偶数,地阴之数。
“黄祗室”为祭地之殿。坐南向北(向阴、向地)。朝向与天坛“祈年殿”(包括所有庙寺殿宇)完全相反,是极为特殊朝向的殿宇,是为天地有别。该殿彩画只画凤,也是坤、地的特殊标帜。
(三)理气风水与社稷坛设计
“社稷坛”为方形。设四墙(矮墙)为彩色琉璃砌筑。东方青色为甲乙木。南方红色为丙丁火。西方白色为庚辛金。北方黑色为壬癸水。也是四灵、五行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