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门居士、著名书画家胡立新与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副主编严长元谈和谐书画 和

(2007-03-07 12:25:43)
分类: 名家近期活动
 

和谐书画 和谐文化

记者:胡先生,你好!最近你的一些篆体书法频频见诸报端,在这个追求平易、快捷的时代,这无疑是一件比较吃力的事儿。你为什么会选择篆书作为个人书法艺术创作的主要形式。

胡立新:你的疑问也是不少我的朋友最近的疑惑。首先中国书法真草篆隶各体中,篆书有着其他书体所不可替代的特点,比如高古,庄重,古朴。其次,创作篆书可以弘扬国学,篆书无论是其书体形式还是具体内容都与传统国学密不可分,产生于商周时期的篆书是商周时期的篆书是商周轻碑的现象太严重了,倡导篆书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这种风气。

记者:去年,台湾新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海内外为之瞩目。听说您用篆书创作了宋楚瑜西安《祭皇帝陵祭文》和新党主席,《南京大屠杀哀掉文》,能否介绍你的创作初衷,另外,当前一段时间您的创作有哪些?

胡立新:这两个都是这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一名炎皇子孙谁能不为之动容?而书画家作为艺术的传播者,当代社会的重要力量又怎能对此无动于衷!这些都是我发自肺腑的投入之作,当时激动的情形至今都萦绕于心。

  前段时间,我创作的《甲骨文千字文》、《大篆千字文》、《小篆千字文》、《金文千字文》、书稿等,这是我几年来篆书创作的一个阶段性成果。内容包括我国古代茶文化、酒文化等,前后花了两年时间最终创作完成。可以说,这也是个非常吃力的活儿,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是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对作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研究和梳理过程。仅仅素材的整理、文字上的提炼就让我收获良多。最后说写的时候,为做到精益求精,错了一点即不惜全部重来。一篇千字文追求统一的风格、一致的激情,但又想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所突破,因此也是非常凝神屏气,使整个创作过程充满一致的激情。这两年来,我每天花五六个小时来研究、创作,从不间断,为了寻找最好的创作状态,有时后甚至夜里12点起来展纸、磨墨,写到天明。

记者:您刚才讲到创作中不想重复自己,而是在保持风格统一的基础上追求突破和创新。请问,您认为自己在篆书长做上有没有创新和突破?

胡立新:艺术是相通的。书法中虽然书体不同,但是各种笔法还是有共通的地方。比如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等的笔法相通,可以把甲骨文、金文的笔法融入小篆的创作中。我在创作的过程中就有意识地在笔法上尝试一种变化,这也是一种创新和突破。但突破谈何容易,我认为,临帖、临碑是临其形:读帖、读碑是心临、临其神。要使书法有高古之气,得三分临帖、三分学养、四分创作,一句话,六分功夫在书法之外。我希望自己通过深入学习、深入生活的各种实践,提高综合素养,为在书法创作上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滋养。

      如何实现书画艺术的和谐

记者:您在不少场合谈到当前书法发展中书体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请问您对这是怎么看待的?您认为当前书画艺术的发展形式如何?

胡立新:当代书体发展不平衡是比较明显的,这与人们的接受习惯、书体的自身特点都不无关系。但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分气,比如社会审美趣味使然。从这一点上说,作为爱好书法的人应该有责任为此多做一些工作,使之发展更为和谐。当前书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现象,也是不和谐现象。

记者:您认为当前书画艺术的不和谐体现在哪些方面?

胡立新:书法中书体发展不平衡,美术领域通俗美术与庄严美术发展不平衡、书法与绘画的发展不平衡等等。尤其是第三点,现在很多地方把书法记作为美术的一个分支来对待。但是书法决不应成为美术的附属品。从产生源起看,书法要早于绘画;从发展现状看,有美术学院、美术馆,却没有独立的书法院、书法馆。其实中国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它们应该具有同等的地位。

记者:那么具体从书画家个人应该怎么做?

胡立新:我认为书画家应该坚持“三性”,也就是自觉性、主题性、建设性。所谓自觉性,体现在书画家个性艺术示范中,也就是将情感融入山水、在山水中融入激情灵感。所谓更贴近老百姓,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所谓建设性,就是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记者:主题性创作似乎一般是政府机构提出的口号,您从个人角度加以强调还是比较少见的,是因为什么呢?

胡立新:胡镜涛总书记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张,其实这给书画家提供了更好的内外部环境。回顾历史,似乎越是大变革越能出大家,和平盛世为什么产生不出书画大家?我想,关键是书画家没有战胜自我。我去年深入云南大理和丽江地区搞创作,为当地人写书法,真是激情澎湃。在广大农村、在矿井,有许多的闪光点。艺术家的激情来自自然、来自于生活、来自于人民群众当中。

记者:书画艺术实现真正的和谐,应该从何入手?

胡立新:我认为当前应该倡导一种“清淡之风“。这分三个层次:第一是内心清淡。可以借鉴儒、道、佛三种宗教中的精华,比如儒家的“恕”、道家的“无”、佛家的“忍”。儒家强调宽恕、道家强调修身、“无为而有为”,佛家强调“养心养性”。当前书画家浮躁、重名重利的心态,严重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第二是生活清淡。书画历史讲究取法自然,走向自然,现在许多书画家,真正的书画家不应该追求奢侈的生活。第三是艺术清淡。为什么有的人不断地创作,却跳不出自身的窠臼?所谓“雅”“俗”?其根本是对艺术寄予了很高的附加值,不是为艺术而艺术,其背后之人的勉励也就是——你们不要成为写字匠、画匠。许多人把它作为谋生手段。其实,书画家应该首先把对艺术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把提升民众素养放在第一位。把美的文化传播放在第一位。

              

             佛教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

记者:刚才您讲到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精华,着的确让人获益非浅。听说您已皈依了佛教,成为一名真正的居士?

胡立新:我入佛门只是为了追求一种内心的饿宁静,但我要申明,我并非是佛教徒。对我来说,这只是一种形式,为了是修身养性。同时,作为一种研习书法之人,我看到,佛教等宗教文化对书画艺术的影响非常大,三教文化通过书画艺术得以弘扬,同时书画艺术借此也能得到提升。它们怎么处理渗透,相互提升。

记者:三教文化与书画艺术的关系的确是密不可分,那么您认为,当代的书画家要有所造诣,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关系?

胡立新:当代书画家要有所作为,就应该有一种朴素的当代情怀。在这个问题上我有一个新现实主义美术的主张。新现实主义美术要解决怎么创新、为谁创作的问题。这是创作方向问题。历史上的文人画有其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一方面弘扬传统文化,将诗书画印合一,另一方面也是画家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个性化。当代的书画家要在恩么表现时代精神?我想,首先要树立为大众创作的思想创作是为追求名利还是创造美?现在有的书画家一方面标榜自己请心寡欲,同时在别人求自画时,却少一分钱也不行,这种做法实在令人不齿。利欲心的后果是最终导致了书画市场出现炒作现象,导致了书画的表面繁荣。

记者:现在艺术市场出现了少有的繁荣局面,这当然是众多期盼的好事。但是的确很多笔会泛滥,走穴之风有越演越烈之势。你怎么看?

胡立新:书画家不应让市场主导了自己的创作。应该深入生活,在这方面政府也该有所作为。我认为应该呼吁政府加强引导,组织书画家深入生活。艺术不是为少数人服务、为有钱的老板服务的,优秀艺术应该为广大群众所共有。

记者:你弃通俗的行草书法而入高古的篆书,有没有考虑到社会对你的认同?

胡立新:篆书创作要提高到弘扬国学的高度。现在很多热闹国学的功底差。创作篆书首先要研究和认识篆书。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的汉字,任何其他民族的文字都比不上汉字的博大精深,富有创造力。这个创造力来自于数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

记者: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一个艺术家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能谈谈这种大众情怀是如何形成的吗?

胡立新:我的老家在浙江省东阳市的一个小山村,上世纪80年代初我来到地方文化站工作,是文化战线上的一个基层工作者,后来一步步到了文化馆、文化局。但改革开放后又下海经商,干过企业,搞过房地产,当过老总。我想是内心的一种文化情节又牵引着我吧。南方经历的磨练、北方文化的熏陶,使得我不断追求一种内心的文化宁静,总想保持内心的一块净土。我是自学成材的,现在在协会里担任社会职务,做一些公益活动,希望能为推动文化建设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吧。

记者:听说4月份即将举行的“世界佛教论坛”上就有一个你策划实施的佛教题材书画展,能不能就此谈谈?

胡立新:这界论坛的主题词是“和谐世界,从心开始”,我从此为内容题写的篆书已送交国家宗教事务居。这届论坛内容很丰富,里面有慈善佛教题材书画提名展,我是这一活动的积极推动者。现在全国的不少书画家已经开始了创作,能在有生之年做点有意义的事,我也觉得很充实。

记者:有没有想过,此生的追求就是团结着做篆书吗?

胡立新:一个人一辈子虽然能做许多事情,但能做好一件事非常不易。从唐朝的李斯、唐代李阳斌、到民国时期的吴昌硕、齐白石,堪称一代篆书大家。追求篆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贯穿与我一生的追求。那就是继承古代大家的优秀传统,将我的思想、灵魂,融入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的特色。一生认认真真做好一件事足矣,如果能对社会有所贡献,那就再好不过了。能把现阶段篆书文化推向高潮,这是我的愿望。我想说,学书须学篆,学篆方能得高古之气、金石之气。不光学书者如此,学画者以此与众方家共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