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把童年还给孩子

(2010-06-01 14:37:56)
标签:

教育

育儿

父母的爱

暮年

底限

分类: 童趣

把童年还给孩子

http://s5/bmiddle/4c592a02x87f398095d04&690
http://s11/bmiddle/4c592a02x87f398c3045a&690
http://s13/bmiddle/4c592a02x73fec28acbec&690

 

 

今天,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长不大的,那是一生的牵系,也是一辈子的希翼,更是生命的全部。

孩子,在父母的灵魂中,爱在心底,情深似海,割舍不断的永远是对孩子无尽的爱,无限的情,无比的亲。

而现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的孩子也被父母的爱“裹挟”着,孩子被爱的成分再逐渐升温,也在膨胀增大,父母的爱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难以承受爱之重,甚至是不堪爱之重负。

耳闻目睹,而且感同身受,周围所能遇到的家长无不在谈论孩子的教育问题,大家憋足了劲试图通过先人一步的投入促使让孩子成为未来的“强者”,孩子被关注的程度大大超出了我所认知的底限,有时候觉得真有些匪夷所思。当前,从幼儿园开始,充斥着名目繁多的各种智力启蒙班、双语学习班、舞蹈美术班、曲艺特长班、书法班等等,小学段的孩子更是“棋高一筹”,孩子们在完成学校应知应会并且在家长激励考满分的“压力”之下,双休日、寒暑假还要密集的参加诸如此类钢琴、书法、游泳、英语、作文、跆拳道等等各类培训班,孩子被爱的压力着实让人汗颜,而我们的父母乐此不疲,无不在心里满怀成功的奢望,似乎给孩子做到了应该做的一切,也莫不在相互效尤中催生了社会上各种学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壮大。而这一切,孩子们的童年蒙受了多大的酸楚,或许只有孩子们黯然失神的眼睛和无助的幼小的心灵可以感知,而我们伟大的父母似乎有些“我行我素”。

此情此景,此举此动,让人无不为父母的一片苦心感动,但这仅仅是一厢情愿并强加在孩子们身上,也在慢慢地吞噬这孩子的童年。其实,我们成人莫不清楚拔苗助长的典故,也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但是回归到自己孩子身上,这一切似乎是不相干的,也常常被忘却在脑后。

试想一下,孩子们整天在这种“被爱”的重重包围之中,少了天真烂漫多了无奈承受,缺失了幼稚而变得世故,那含苞待放的花蕾过早的凋零,进而在时光中隐没了童年,孩子是无辜的,而幼小的心灵过早的承载了父母太多的强加的“被爱”,这其实是孩子遭受的摧残,而真正的祸首其实已经不言自明!

童年,属于孩子们。当孩子们有了童年,才会按照自然规律步入少年,进而成长成为独立的青年。孩子们没有了童年,犹如灭顶之灾,过早的饱受了成人所面对的一切,孩子心灵的变异和蜕变是必然的,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必须要“埋单”的!而这个单,能买得起吗?

把孩子童年教给孩子,这是父母应该能做得到的,而且是责任所系,更是孩子健康成长所必需!而企图走捷径的人,最后只能在绵长的愧疚和心灵磨难中伴随孩子走过自己的暮年!

“我们需要的东西很多可以都可以等,但孩子不能等。......对孩子,我们的回答不能是‘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智利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这句话,或许能解读孩子应该得到的,而这一切不应该让孩子在“被爱”中失去,我们的父母应该清醒一下了!

童心、童趣、童话、童真,构成了孩子们的童年,当稚嫩的心灵喷发出童言无忌的话语,那是父母无与伦比的快乐,而这正是孩子们童年的真实写照。当我们的孩子成为父母,他们也会给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童年,这就是我们一切为孩子童年所肩负的责任,而这些责任,不仅仅是个人层面,也会惠及整个社会,更会使一个民族健康的发展!

把童年还给孩子,这是新的开始,就从今天开始,就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而且必须能够做到的,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  中
后一篇:生活告诉我们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