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海新天地街头自由氛围享受外宾青岛武汉名片随拍记录村民 |
分类: 人文·纪实 |
严格来说,“咔嚓”下这些来自异国不同的形象时并不“严格”,这当中很多都是在上海新天地拍的,而拍摄时的状态是悠闲的坐在椅子上,享受着阳光与心情,享受着一种情调与氛围,吃着冰淇淋与好友月风聊着天。相机就放在咖啡桌上,点上一支烟,时不时随手捏下一张,甚为轻松悠闲,与以往的随拍甚不相同。
让我感受很深的并不是这里游人和异国人物的众多,而是一种自由、随意和融合,人们无拘无束,轻声交谈,更无任何管理人员无原无故来干涉你的摄影,甚至当镜头对准某个人时,对方还会点头露出微笑。这让我想起另一处,在这个新天地以外近千公里的另一个地方,也有一个与上海新天地性质相同的地方,地名也是新天地。然而有多少人知道那个新天地呢,又有多少人不知道上海这个新天地呢。
想起外地朋友到俺这来玩,总会有这么一问,怎么不容许拍照啊,连个到此一游的纪念照都会被人告之NO。我知道,这是指武汉的新天地,我无言以对,很多次了,很久了,连我自己带着相机在新天地都不许拍照,或者说拍照时总有些麻烦。不是说拍摄游玩的路人时被指侵权,而是丈二和尚换摸不着头脑的怕被拍走了漂亮的环境。呵呵,就这缘固,这菜都能让咱晕到家了……
这的新天地是在老租界使馆区别墅地修建的,环境自然是利用或有意仿欧味,这也使得这片建筑与其它之地有了区别。但说起新天地也决不是只有咱这一个,北京、上海等大都市早亦有之。然而,这也许正是两个新天地在人气与名气上的差别。记得几年前在青岛,一次路过当地一个环境漂亮的海滨公园,那里正举行型大活动,我住足观看并未有拍摄之意。然,一位普通的负责人上前问我为何不拍,我随意答道人太多了,他说你是外地来旅游的吧,我点了头,他二话没说拉着我就向前面的舞台走。台前有很多人正在拍摄,只听见他大声说,让一下、让一下,让这位同志到前面来。当我在台前拍了几张后,他又说你可以上到舞台上拍摄,听到这我吃了一惊,舞台上文艺团体正在表演,非表演者上去定会影响到正常演出,况且现场还有录像。他看出我的意思便说,没事、没事的,你可以上去,不会有影响的……当活动结束后,我与他道别时问起为何对我热心,他说每一个带着相机和录像机来这旅游的人,回去后都将无形中成为我们青岛的义务宣传员,你们拍下的每张照片都将是青岛的美丽名片和广告……
在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淡淡海水味道的陌生城市,一个普通之人对我的热心和说的那段话,让我感受颇深。这也许不仅是热情,更是一种简单却又现代的思维,一种城市的包容与开放的思维与心态,如海之宽,如天之广。反观与上海相距近千里之外的这个我常路过的新天地,拒决拍照的理由竟是怕别人把好景拍去也学着做个这样的环境。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又是怎样的一种差距,这差距何止近千公里。也许是地理方位的尴尬,处在南方最北边的这里,在那些真正南方的眼里并不是南方;而处在北方最南端的这里,在真正的北方眼里,自然又不是地道的北方了。故而,高度的吸收和兼容了南北城建文化之长后,又害怕被他人偷去自己创造。以现代传播学观点来看,这种拒决恰恰是一个让人可笑的负面广告,影响了一个城市知名度与旅游观光的人气……
一座城市、一段地域、一座景点,管理者不仅需要有包容的心态,更应同时张显有开放的意识与气度。愿汉口的新天地不仅在商业层面上创造更高的新业绩,同时在休闲、娱乐、旅游等方面的管理上更加人性化,让每位去过那里的人所拍下的照片,都能成为这个新天地让人满意的美丽名片……
图18▲
图28▲
图37▲
----------------------------------------------------
【拍摄器材:C/350D·XH70~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