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郭亮村村民
郭亮村村民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997
  • 关注人气:2,1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

(2010-06-28 16:14:22)
标签:

文化

楚国

先民

原生态

歌舞诗

舞台

艺术

音乐

襄樊

现场

摄影

村民

分类: 人文·纪实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
    千古呐喊震楚天,荡气回肠催人醉。
    一部楚国先民波澜壮阔的发展诗,一部楚国先民艰苦创业的辉煌篇章,一部填补早期楚文化研究诸多空白的力作,一部撼人心魄的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大型原创先楚风情歌舞诗《荆山楚源》以楚先民的原生态生活为主线,集中反映了在荆山、沮水之间生长的早期楚文化精髓。全剧用《序曲》、《伐木》、《捣葛》、《围猎》、《割漆》、《稼穑》、《求偶》、《鼓盆歌》、《苞茅酒歌》、《卞和献玉》、《祭祀》、《走出荆山》等12个乐章,以自如的篇章,飘逸潇洒的舞姿,辽阔浩瀚的音乐,荡气回肠的悲壮,艺术地再现了楚人在荆山沮水间艰难开拓的情景,充分体现了楚国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精神和“三年不鸣,一鸣冲天”的韬略。

    总导演:唐静平  作曲音乐总监:王原平  文学创作:宋进朝
    编  导:唐静平  兰天文  李  霞  李明曦  刘洪才  樊怡琦  李  祯  董振浩
    音乐创作制做:付江宁  万江峰  朱才勇  张道远  张祖龙  薜来宝
    舞美设计:刘  英  灯光设计:居文胜  服装设计:周萍华
    演出单位:襄樊市文艺团体、保康县文艺团体等    现场摄影:村民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2▲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4▲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5▲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6▲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7▲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8▲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9▲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10▲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11▲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12▲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13▲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14▲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15▲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16▲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

图17▲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18▲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19▲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20▲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21▲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

图22▲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23▲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24▲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
图25▲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26▲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27▲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

图28▲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
图29▲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  图30▲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1▲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2▲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3▲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4▲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5▲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6▲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7▲

实拍·大型原创歌舞诗《荆山楚源》图38▲

    襄樊好友京利是剧组的摄影师,随剧组演出来汉前电告我说,考虑到演出要制作画册,剧组需要再约请一位摄影师记录演出场面,故请俺现场拍摄,并提供了D700和5D2相机。这组共拍了10多个G,首次使用了RAW+JPG的记录格式。因懒得麻烦,本帖图片均使用的是JPG图片。拍摄模式为手动,相机为5D2(第一次使用,感觉速度太慢)和40D,镜头为XH70~200/2.8+TL12~24/4.0。

    致谢好友京利让俺欣赏到一场精美的舞台艺术剧~!

 

-----------------------------------------------------------

2009年剧组排练与演出报道(文/钱蓉、邹琪、王承鼎、刘兰春)

   

    作为全省精品剧目,23日,《荆山楚源》将到武汉展演。随后,该剧的一个章节,将到央视录制节目。昨日,该剧组在襄樊学院排练,记者到现场进行了探访。

    紧张排练不舍昼夜

    襄樊学院排练厅里,编导大声地喊着节拍。

    排练厅里,10多名女演员不停跑动、跳跃、翻滚。一名男演员脱下T恤,重新换上一件。

    大型歌舞诗《荆山楚源》在此彩排。记者看到的是剧目的一节,叫“苞茅酒”。

    楚人用清香的苞茅草,制成独具风味的苞茅酒,苞茅酒孕育了荆山儿女,他们纯朴、热情、豪放、豁达。

省群艺馆一级编导、《荆山楚源》总导演唐静平介绍,每天上午8时开始排练,到晚上10时结束,中午饭权当休息时间。轻盈地跳跃,妩媚地扭动,有力地击鼓,排练中,演员们一丝不苟。一曲音乐结束,他们全都累得瘫倒。

    激光手术取下眼镜

    今年7月,演员在市豫剧院小礼堂排练。室外骄阳似火,室内没有空调,即使静坐也会满身是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演员要不断地跳、跪、滚,每排一遍,换衣勤、喝水勤。演员们每天训练11个小时。每到演出前,他们会连夜彩排至凌晨一二点。26岁的刘艳辉是豫剧院一名演员。夏季排练时,他一次性买了6件短袖衫,每天至少要换3套衣服。

    为展示楚先人粗犷、矫健的形态,演员们每个动作都需要干净利落,做到说跪就跪,说滚就滚,说躺就躺。刘艳辉说,每个节目需要排近15遍,每遍要跪至少5次,以每天排3个节目算,他每天要跪225次。晚上10时回家,演员们累得不能动弹,还要洗澡、擦药、洗衣服。“苞茅酒”这一节,需要一名女演员站在男演员的肩上。天气太热,这名女演员头一晕,不幸摔成脑震荡。

    20岁的薛小维的肩膀、手掌、膝盖、脚踝,处处都是伤。几个月下来,他瘦了12.5公斤。

    76名演员,个个身上带伤,人人瘦一圈。每过一段时间,演员们就结伴去买创可贴和消炎药。来自襄樊学院的演员姜莹说,全剧中,她要出演5个章节,为了演好这台节目,她每天吃饭都要看碟学习。她说,手握2颗拳头般大小的鹅卵石,相互打击,排一天下来,手指已磨出了血泡。

    襄樊市豫剧院院长雷剑朝说,选拔演员时,他们发现姜莹戴着眼镜,打算将其淘汰,但姜莹做了激光手术。排练时,姜莹迟迟不肯离去,剧组成员十分感动,便将她留下了。

    在排练现场,记者看到,有演员在演“鼓盆歌”时,将塑料盆的盆底拍破。该剧导演唐静平说,仅“鼓盆歌”里的道具盆,就有4个版本。最初的盆用铁架焊接,每个近2公斤,女演员举着跳舞太重,就换成塑料盆。接下来,塑料盆被不断拍破,剧组又换成轻便而结实的木盆。

    深入民间收集素材

    今年7月,《荆山楚源》开始正式的编剧、选角和排练。

   《荆山楚源》由保康县委、县政府精心打造,市豫剧院、襄樊学院、中国石油艺术团联合参演。

该剧舞台意象十分丰富:连绵起伏、沟壑万状的大荆山上,古藤高挂,瀑布飞泻,古木横溪,白云飘忽,让人仿佛置身世外桃源。

    导演唐静平介绍,该剧力求真实地还原早期的楚文化。所有的道具,如树皮鼓、脚盆鼓、斧头、酒坛、麦穗,都颇具原始风味。为了让音乐、语言更贴近,6月,剧组工作人员2次到保康采风,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收集了最原始的音律和方言元素。

    保康首演结束后,来自河南2所艺校的学生演员返校,剧组只得从襄樊学院舞蹈专业的学生中挑选。为了能让演员找到千年以前的感觉,排练前,导演还请来文化专家为他们讲座。得到到武汉演出的消息,剧组又开始排练。由于部分演员即将毕业,剧组又从中国石油艺术团请来了部分演员。半年来,全剧的灯光、音效、背景、道具、服装等,都经过无数次修改,期间,他们还3次修改了剧本。

    剧目精彩反复观看

    9月17日,保康召开中国早期楚文化研讨会,《荆山楚源》作为接待节目进行首演,楚文化专家学者赞誉如潮。10月27日至29日,《荆山楚源》在襄阳剧院演出3场,场场爆满,剧院内掌声雷动。12月6日,全省第十三届“楚天群星奖”决赛在十堰上演,《荆山楚源》片段“鼓盆歌”“苞茅酒”参赛。有的观众看后喜爱不已,还带上亲友再次观看。“看了《荆山楚源》,我激动得睡不着觉。”原襄樊市文体局文艺科长、国家二级编剧杜忠道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