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2008-11-25 07:11:13)
标签:

摄影

感悟

记录

清真寺

穆斯林

主麻拜

葬礼

信仰

生命

归真

永恒

杂谈

分类: 人文·纪实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再次走进二·七路头道街那座庄重肃穆的清真寺时,离穆斯林的“主麻拜”仪式开始还有15分钟。

    记不清来到这个清真寺有多少次了,也不记得拍下这些虔诚的穆斯林多少张片子,但每个周五只要有空,我都来到这里举起相机记录点什么,久而久之便与这些穆斯林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在这里,我看到来自新疆、甘肃、青海、陕西、河南、山西等众多虔诚的穆斯林来做礼拜,甚至还有中东地区国家来汉、以及巴基斯坦和马来西亚的穆斯林到这里表达自己虔诚的一颗心。每次见面时,我与大家一样,都友善的相互致意问好,聊聊近况,说说生活。我也时常随着他们脱去鞋子进入礼拜的殿堂,席地而坐,和众多的穆民们一起听大阿訇宣讲古兰经。所不同的是,当他们虔诚的俯下身时,我则迅速的定格下他们那一瞬间!

    中午1点一刻,一位白须前辈的老者阿訇出现在众人面前,他在清真寺大殿入口处,双手放在面夹两旁,宏亮而有力的高声喊起了阿拉伯语,这是穆斯林特有的“唸班克”,是招呼众穆民周五一天中“五拜”里最重要的“主麻拜”时间到了,呼唤大家进入礼拜的殿堂正式开始“主麻拜”。

    30分钟后,“主麻拜”仪式结束。

    跟随着礼拜的人们走出殿堂,我看到清真寺院子里又聚集了更多的穆斯林,还有不少车辆,其中两辆特殊的车型让我猛然意识到,此刻又遇到一个特别仪式,那就是“者纳在”,“者纳在”为阿拉伯语,意为“今日归真”。

   “今日归真”是全体穆斯林为故去的亡者在下葬前做的最后一次礼拜( 亦称殡礼拜,也叫“无常”),祝亡者灵魂在今天回归真主。

    记录穆斯林日常的礼拜已有很多次,但拍下穆民的“今日归真”仪式和穆斯林的葬礼却只有2次,而这一回距上次葬礼仪式仅相隔不到12天。记得很早读过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那是以穆斯林和回族为背景,讲述民国时期一个北京玉器家族两代人的故事,小说章节交错的方式,让故事有穿越时空的感觉。书中主人公新月的命运与先生之间的情感让读者动容。主人公死了,带着遗憾走了,但却让读者知道了情感以及人性中美好的东西是可以超越宗教和种族的,虽然在那个年代的现实中经常会被扼杀,而正因为现实的残酷,才越发觉得这些东西的珍贵。而此时,我却要再次真实记录下那些来自北方各地却在南方生存、生活的现代穆斯林的葬礼,心里一下也有些沉沉的……

   “主麻拜”结束后就接着举行“今日归真”仪式,而这次却是为一个老者和一个年轻人同时举行最后的仪式,现场气氛顿时变得肃穆和压抑。

    清真寺安静了,穆民们依次站在两个并排放着的灵柩前,大家沉默不语,只有仪式主持的大阿訇高声诵读古兰经的声音在清真寺的上空回响着…… 

    终于看到最不愿忍心见到的场面,故去者的亲属们随着抬“塔布”( 塔布为阿拉伯语,即灵柩,穆斯林称之为“金匣”)的穆斯林走了出清真寺,悲痛欲绝的哭声,随着出殡的人们沿着街道向前缓慢的飘动着。泪水、哀容、以及对已故亲人呼唤的瞬间在镜头中不断的叠映着,那种与亲人生死离别的现场悲痛氛围,让我按快门时,也不禁心里随之有些难受……!

    下午3点一刻,参加送葬的穆斯林们分乘100多台大小车辆来到郊区穆斯林墓地,为安放亡人遗体举行穆斯林式的葬礼。 

    按伊斯兰穆斯林宗教习俗,亡人出殡皆为土葬,有“奔土为金”之说。众人先将防腐料粉撒入早已准备好的墓坑,随后揭开“金匣”,将用白布裹好的遗体从“水盆”( 即摆放遗体的木板 )上轻轻托起,缓慢放入墓穴(穆斯林下葬时不用棺木,直接土掩,但在南方地区因泥土潮湿,只得事先用石料或水泥砌成一个墓穴,起到防潮挡水之用),遗体上再撒入阿拉伯香料,以避虫防腐。随后墓穴盖上水泥板,而水泥板上再覆盖一层洁白的棉布。

    伴着阿訇在墓前为逝者最后一次做礼拜,亲属们每一个人凝重的轮着用铁锹往洁白的布上陪着泥土,直到将墓穴与白布全部掩埋。这是亲属们对亡人的尊敬与记念,更是对归真的亲人所表示的依依不舍的真情怀念。

    墓地上空再次回荡起阿訇念诵古兰经庄重的声音。

    穆斯林们凝重而虔诚的低着头,举起了自己的双手……

   

    离开人群,我站在高处看着眼前庄重、肃穆而又有些神圣的葬礼,不由的感概到了什么。

    我们活着也许是一种偶然,以一种有限的偶然去承受多种无限的必然。人生何其之痛,又何其之快乐与欣慰;生命何其之脆弱,又何其之坚强与执着。没有人不面对死亡,也没有人能逃避最终生命的终结。苦也好,乐也罢,都是生活岁月中所要面对的“取与舍”的一种考验,如果失去激情的支撑与宗教式的信仰,就可能在欲望市侩的社会中变为颓废和精神的消亡。正是有了信仰,才让我们在生活中经受各种考验,才让我们在心灵上有了那盏“灯”,感知并追求正义与美德、以及一切美好的事物。

    生活中,人是需要有信仰的,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即使生命消失了,那附着了信仰的生命也是一种永恒!

    祝愿那些安葬在这片地土上的穆斯林亡者能够安息,灵魂能够得到真主的保佑,生命能在这神圣的精神世界里永存。也更祝愿在这个南方大都市里的穆斯林朋友们,生活美好、吉祥如愿……

 

  【图片说明】

    本组图片均为第2、3次记录穆斯林葬礼的合集,拍摄时间相隔10天左右,地点与仪式内容相同,故将2次记录内容按仪式过程的顺序一同贴上,以便了解生活于南方都市的穆斯林葬礼的全部过程。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主麻拜·穆斯林的葬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