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2008-02-27 00:12:17)
标签:

人文/记录

感动瞬间

感悟随笔

地方文化

民间艺人

河南

马街

曲艺

村民

分类: 人文·纪实
    头天之夜睡的很晚。
    直至凌晨感到鸡要叫头一遍了,才蜷身躺下。
    四个小时后,“老大”的电话声,让发涩的双眼实在不得不又睁开。
   “去马街何时出发,你什么时候起程……”急促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我似乎尚未清醒。
    放下电话,困意还麻醉着身体,脑海中还残留着昨晚想着那些云南“澡堂会”的碎片,“老大”说的那些,似乎在脑海中没有寄存的位子。依然睡去……
    午后,电话再次响起。
   “老大、开姐和我肯定去、你也一定要去……”,这次是飞燕兄说。
    清晨第一个电话中,那两个字突然清晰。
   “马街”,心头猛的一震!
    那个在现场让每个人魂魄无不震撼的马街。
    那个民间说书艺人的圣地。
    那一个个田野上永不飘散的曲艺灵魂。
    两年前第一次去那的情景,顿时让自已一下兴奋起来……
    那些灵魂,也许是散落的村庄里在自家房顶吹拉弹唱的老农,也可能是城市角落里那些拉着三弦,唱着你听不懂的小曲乞讨的盲艺人。平日里,散落四方的他们,走街穿巷,淌过小河,翻过山岗,为了生活,孤独地演奏着渐渐消逝着的曲艺剧种。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我在现场,居高临下,正在拍摄。

    马街,只有正月十三的马街,这个中州平原上古朴的乡村田野,让他们的灵魂不再孤独,相聚的快乐不再让他们流浪;高吭而质朴的嗓声不再是关着院门自家房顶弹唱,哀婉深沉曲调不在是流浪的忧伤。这片田野中的麦田,是他们人生最精采的舞台,是这些最草根的曲艺艺人激情迸发的天堂。

    在那片天做幕布地当台的古老土地上,他们激情张扬的灵魂沉浸在忘我的说唱艺术中,淡忘了生活中的苦涩与沧桑。那些唱词,那声三弦,那段胡琴,分明把生命中的苦难、寂寥和哀怨演绎得如泣如诉,动人心肠。

    去,一定要用去!

    用最平常的心态、最朴素的文字、最真实的镜头、记录下这些民间底层草根艺人最平凡而又辉煌的一天与生活。

    向北,向着并不遥远的北方,向着那片神奇而承载曲艺沧桑的土地,向着民间说书艺人的天堂与摄影人心中那个神圣的地方,用最真诚的情感,把一个摄影人永恒的记忆留在那片古老而传奇的田野上。

    16日晨9时整,记忆开始,向北方……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在马街的田野里,与许昌地区来的民间说书艺人杨萃苹交谈,

                 她是我认识的说书艺人中,唯一出身“科班”的女艺人。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有着传奇色彩而沧桑的民间说书艺人们相会在马街,相互交流着生活的经历和说书的艺技。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在马街现场,与传奇的“豫东第一鼓”民间鼓书艺人李万臣交谈后合影。20多年前是他最辉煌的时候,他用鼓书挣得钱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而今落迫的境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今年48岁的他还没讨上媳妇。一生都在奔波,一生都在民间鼓书出演的路上。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嗓音高吭宏亮的女孩郑玉蓉,来自鲁山乡村,是听观众最喜欢的一个小艺人之一,她演唱《丁郎认父》中的曲调时,有众多的观众围着她听。可有多少人知道她悲伤生活的经历和故事。让我没料到的是她从小双目失明,婴儿时就遭到家人的遗弃。幸亏好心的乡亲们和老艺人王师傅把她捡回收养,并教会她唱曲剧,使女孩生活中有了一丝欣慰……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正在拍摄“豫东第一鼓”李万臣艺人的我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这只黑色大公鸡,此时成了镜头中拍的主角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稳定角架,准备拍摄。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当我杠起马街非常著名的“娄勾”时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豫东第一鼓”李万臣老艺人手中那两个用檀木做的响板,让我着迷与好奇。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不受干挠,站在农用车上拍摄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说书现场热闹非凡,就连外国友人也赶来欣赏民间说书艺术,

         一位法国友人坐在台上看着表演,半天也不愿离去。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只要响板一打,他会手脚并用变成另外一个人,会把这个田野的舞台

                 变成他一个人的世界,他也许会完成他一生最辉煌的演出。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想唱就唱,那怕无人来观赏,到了这块田野就是要抖抖精神、亮亮嗓……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一把胡琴靠墙竖,一捆草垫垫身底。夜幕降临,艺人们就在这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环境中席地而卧。问他们为何这么艰苦还要来马街,“因为喜欢,很喜欢”。就这么单简而质朴的语言,让我彻底懂了在他们那颗善良而执着的心中,马街是怎样的“圣地”。这神圣的地方早已融进他们血液里和灵魂里。几百年来,先辈的艺人与他们的后代,就是这样风餐露宿,不辞艰辛,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代代传承着先人留在中原大地上的“曲艺魂”……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夜晚的田野一片寂静,马街在喧闹了一天后,村庄似乎也恢复了宁静。然而,当走近村东头这间草根艺人歇息的小屋时,却依然能听到阵阵热闹非凡的说唱声。简陋的屋内,鼓书、坠子、曲剧接连不断,艺人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的空间,灰暗的灯下,依如一个正式的大舞台,他们依如白天在田野那样高吭、那样激昂。也许这就是他们的生活,也许这就是草根艺人骨子里代代相传的那种“活着就是要唱”,生命要在唱中延续执着不倔的光芒。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留在那片田野上的记忆】

                 在现场,和襄樊来的好友泡渔儿与他的朋友们合影

                                                     未完~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