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2022-03-30 16:19:27)
标签:

教育

文化

健康

情感

分类: 三家建设

相传张氏家族有六大来源,祖先有两个名号,一个叫张百忍,一个叫张自然。“圣谕十六条”(康熙题)作为合肥“百忍堂”张氏家族的家训,传承了上千年。中华张姓祖根地濮阳,各支家族谱系文化丰盈,近在咫尺的张古洞祠堂文化更是别具一格。历史的沉淀中,张氏后人无论在家庭中、在工作中、在人际交往中,都以“崇尚节俭,踏实务实,宽厚待人”为准则,这些基因血脉流淌在我们这一辈的家训中可概括为以下三十二字:尊老爱幼,乐善好施;耕读传家,世代勤俭;大局为重,随遇而安 ;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子孙们像熟诵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十二字一样,亦对我们家族的三十二字家训倒背如流,并身体力行。

故事一:翠柳神韵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这不是普通的双株柳,阳光沐浴中,那旺盛的生命力带给人们无限遐想。它其实是一个象征,是一座活的丰碑由天地所赐。每年惊蛰过后,直到清明,人们便踏青至此,祈福纳祥,覆纸燃烛之际,感香气之缭绕,慨氤氲之十足。

双株柳象征祖男祖女。人世间,新生家庭组建,男人是女人的命是家庭的顶梁柱,女人则是男人的运是家庭的第一风水。男人优优一个,女人优优三代,这与“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同理。所以,男女虽地位平等,但作用却有伯仲之分。在多子女时代,大家族中,婆媳妯娌姑嫂和睦,成为家庭和睦的重要标志。

传承“尊老爱幼乐善好施”家风,打有记忆起,母亲长期侍候奶奶的许多细节,常常让我感动。父母70多岁上都还闲不下来,坚持耕种收获勤俭持家,理由很简单,让城里生活的我们能吃到新鲜的白面。两点一线的单调节奏,母亲每每从地里干活归来,又接着进厨房忙活,一日三餐为奶奶端吃端喝,父亲当然也没闲着。90多岁的奶奶偶尔也被姑姑叔叔们接去侍奉,但奶仍还是有“回老屋住”的依恋心结,母亲更是要尽自己责任似的答应一直侍奉。白发苍苍的母亲患有高血压,卧床的奶奶神志恍惚时会说母亲给她碗里放的有药,任父亲上前怎么解释也不行。母亲的耐心相当了得,时常先尝一匙饭给她看,边尝边哄着劝着一番心理疏导,奶奶方笑纳三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事实上,母亲如此地支撑这个家已经是在挑战着自己的体能底线。我们做子女的曾设想把父母奶奶三位老人都接到城里,可三位老人不容商量,说孩子们都忙各自的事业要紧。2006年奶奶96岁上走了,可任何人怎么也难以想象得到,次一年,一心侍奉老人不曾享受过任何福分的母亲亦溘然长逝,被父亲姑姑叔叔及全族人誉为功臣的母亲这一去,一时间惋惜声一片。

2016年单株柳在此地生发之时,一时间惊讶声一片。易经大师有言“不动者好,动者当心不祥!”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谁知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2016年清明是这番单株模样,那知秋天秫杆一收,不料被有人一把火烧去,单株没了。可又有谁知,祥柳越烧越旺,成了双株模样。后来,易经大师关于福兮祸兮的一番解释果真应验。如今,依依杨柳枝繁叶茂,下又花团锦簇,神奇一景,时常引得路人驻足一观。祖辈功德,天赐福报,连同优良家风,我辈当完美继承。感恩祖辈,深信继承优良家风,上苍赐予的一切美好将随时有望发生。

故事二:支教非洲

2018年教师节后,洛阳理工学院外派孔子学院任教的考试一结束,国家汉办派儿子远赴非洲的拉各斯孔子学院支教。面对同时参训的高校同仁有去美国、去加拿大的,怎么办?是去还是放弃?有人讲非洲疟疾瘟疫肆虐,那是荒蛮之地无安全可言,有人讲凭儿子实力再年重考可选择去发达国家。但儿子明白,人这一辈子活的就是认知,认知水平在什么层级,就会活成什么样子。你永远过不上和自己认知不符的生活,也永远赚不到超越自己认知的财富,想要突破和改变自己,从提升认知开始。如果能参透一点,就绝对能跑赢绝大部分人的认知,从此打开人生觉醒的大门,做一个少数清醒的现代人。儿子更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救世主,真正的救世主只有自己。在张氏族群里更流行这么一句话“你要想看到最好的世界,先要让世界看到最好的你”。“大局为重随遇而安,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成了下决心远渡重洋的最终支撑。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2018年10月23日,儿子正式启程开赴尼日利亚,叔叔等各路亲人前来相送。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2019.2.5大年初一,儿子在尼日利亚拉各斯孔子学院和院长及老师们一起向祖国亲人们恭贺新年!至2020年10月,支教的两年时间里,儿子两次率拉各斯校长考察团到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宣传“一带一路”,增进中非友谊。作为父母、妻子也先后以志愿者身份赴拉各斯传播中国文化,与儿子一起登上讲台教中国书法,与儿子一起登上舞台和领事馆工作人员合声高唱《歌唱祖国》。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两年后荣归,儿子喜获汉办颁发的赴非支教“先进分子“荣誉称号,全家被洛阳理工学院评为2020年度“文明和谐家庭“。

故事三:融入自然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之一,关乎全局关乎长远。我们党员之家、教师之家自然是一致响应积极参与,自觉推进绿色家庭建设,无论长辈晚辈,我们携手并肩,一起关注自然、融入自然。

坚持每周周六的徒步自2017年开始,对我们这个家庭来说已坚持五年至今。谨举下面几例: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2017年腊月的第一个周末,我和夫人带小孙女走近朱樱塔。沿瀍河岸边向南,可走到与洛河的交汇处。我们为孩子讲一路环保故事。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啦啦啦,种太阳······一颗就够了,能结出许多许多的太阳,一个挂在天上一个挂在晚上,一个送给南极一个送给北冰洋",来到朱樱塔下,站在石拱桥上,孩子尝试着托起天上这个太阳,好棒!"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2021年2月20日(周六)7:30东方红徒步群135名友友在郑州路防洪渠桥头集合 ,徒步从郑州路—郡悦兰庭—孙白路—五龙沟大桥—后五龙沟—五龙庙—龙游仙庄—武汉路,近乎于一场穿越全程13余公里。这次路途远些,小孙女享受了偶尔被托在背上行走的待遇。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2021年6月26日(周六)早上8:00,东方红徒步群60余名友友在关林庙广场集合,徒步沿高铁大道-东环路-伊河湿地公园-龙门,全程12余公里,午前结束。孙辈是徒步群里年龄最小的友友,倍受关注。这次由小伙伴聪聪一起,自始至终成为队伍的领跑者。

儿子孙辈也都习惯了这样的“课程”,以极大热情投身于这种低碳生活,融入大自然里,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认识各种植物,感受大地成长,呼吸新鲜空气,沐浴灿烂阳光,保护绿色,享受绿色。

张氏家训传承记忆:故事三则

2022年3月19日早8点,“一剪梅““悦儿纯手工““喜乐”"东方红““飘在山东”等好友在儿子的陪同下,历时四个半小时,从一号地铁线塔湾站出发,由东向西徒步22公里,至中午12点半至凌波桥,完成了穿越洛阳八桥的壮举。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知道人应达到的境界你就会志向坚定。大局为重 ,人就易有大心胸、大格局,宠辱不惊静看庭前花开花落。随遇而安,人就懂珍惜缘分、感恩遇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脚踏实地勇往直前,人生道路必将是向着诗和远方,越走越宽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