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个段子: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了,他们“左手拿着保温杯,右手举着高脚杯,啤酒加枸杞,可乐配党参,敷最贵的面膜,熬最长的夜”。
其实这也是现实的写照,因为确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保健品、抗衰护肤产品、泡脚粉、养生茶……
然而大家都在关注外部养生,却忽略了情感养生方式:
找一个让你舒服的人,胜过一切保健品。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养生。
01
相处舒服,是最好的朋友关系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
与有的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觉得舒服又随意,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流逝,哪怕心头多么乌云密布,也仿佛瞬间被驱散,即使默默不语感觉也惬意。
但与一些人见面时,浑身感觉不自在,不得不戴上虚假的面具,说着违心的话语,要么就是耐住性子听喋喋不休的抱怨。
结果搞得自己本来的好心情也被负能量取代。
有些人你相处起来费劲,有些事你看不惯看不懂,别勉强自己。
何必为了不值得的人生气,何必为了挤不进的圈子着急。进不去的圈子不适合你,费力不讨好的朋友不值得你珍惜。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淡淡相交,浅浅欢喜,聊得来,说得开,不掩饰,不累心,这是交友时最舒服的状态。
很多事实证明,舒服才是和朋友最好的相处模式,这样的友谊也不会轻易消散。
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彼此之间不会因为三观不合而矛盾重重,不会因为彼此不懂而冲突不断,更不会因为情绪总是不一致而内心凉凉。
周国平说:
“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
生活已经很累了,不要再勉强自己,远离那些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人,结交那些相处舒服让你更好的朋友。
02
相处舒服,是婚姻的保鲜剂
交朋友是如此的,婚姻也是如此。
关于婚姻的美好样子,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答案,但都逃不开一点,就是要过得舒服。
夫妻,是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要相伴最久的人,因此相处舒服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段婚姻最好的结局,不是两个人突破万难走在一起。
只有在一起后相处舒服,才是感情的圆满。
杨绛和钱钟书是出了名的文坛伉俪,两人相知相守,恩爱数十载。
杨绛生女儿住院期间回不了家,钱钟书一个人在家里。
第一天他到医院去看妻子。他说:“对不起,我把墨水滴到桌布上了。”
换成一般的人恐怕要跳起来了,墨水多难洗啊,可是杨绛没有,她只是会心的一笑,安慰丈夫:“没关系,我会洗。”
第二天钱钟书来到医院,又说:“对不起,我把台灯砸坏了。”
杨绛,依旧是笑着说:“没关系,我会修。”
在他学会划第一根火柴为妻子生炉火的时候,杨绛问他:“你会用火柴啦?”
钱钟书举着那一根火柴,用骄傲的口气说:“没错,你看我会划火柴了。”
两个人就这样乐在其中,舒舒服服的生活在一起。他们相知相惜,平淡如水,却又生死相依。
和舒服的人在一起,就是最好的养生。
有这样一句话:婚姻如同穿鞋,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
表面的风光是给别人看的,日子过得舒不舒服自己才清楚。
让彼此都感觉舒服,让彼此都成为更好的人,这就是好的婚姻。
03
相处舒服,是最好的养生
“摄生之道,大忌嗔(chen念平声义生气)怒。”
中医认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后是气病,再到血病,最后才到形病。
《黄帝内经》也有言:“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和情绪有关。
所以,坏情绪是万病之源。
而情绪是会传染的。你的身体健康,取决于你的情绪,而你的情绪好坏,往往取决于能否跟身边的人相处舒服。
跟相处舒服的人相处,清净自在,内心安宁,他们的微笑让人安心,举止令人温暖,感觉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渡不过的劫。
不用吃任何补品,就能得到最好的养生。
而和不舒服的人在一起,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委曲求全,一不小心就鸡飞狗跳,家烦宅乱,无异于互相投毒,慢性自杀。
无论交友还是生活,能和舒服的人在一起,为自己打造一个舒心的交际圈,打造一个健康的交友环境,才是最好的养生。
但前提是,我们也要成为这样的人:懂得善待别人,懂得尊重谦和,懂得把握分寸,懂得真诚包容。
朋友不在多少,真诚就好;家人不必富有,团结就好;爱人也不需要多浪漫,疼你就好。
余生不长,远离那些让我们不舒服的人。
04
养生专家都懂沟通之道
舒服,重在相处。在任何一段关系中,最怕的是不沟通。谁与人交往都想舒服,相处中你总感不舒服,一定不要诉诸于人,要反观自己方向、方针、方式、方法,从大到小检讨一番是何等问题,从而改变自己。诉诸于己,最是可取。查查沟通,与其盲目去猜一个人的心思,不如直接与他对话更加有效。但两个人的沟通,70%是情绪,30%是内容。情绪不对,内容就会被扭曲。所以,我们不仅要沟通,更要会沟通。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处境和身份。与老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自尊;与男人沟通不要忘了他的面子;与女人沟通不要忘了她的情绪;与上级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尊严;与青年沟通不要忘了他的直接;与孩子沟通不要忘了他的天真。有时,生活就是一种妥协,一种忍让,一种迁就。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适宜针锋相对,与特定对象的适宜沟通,往往会比锋利的刀子、伤人的言语更深入人心。愿天天交往中你也舒服、人也舒服,大家都舒服,都开心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