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诵友雅聚 |
隶书既然是对篆书的快写,在书写时就不可能还是像写篆书那样一笔能拐几个弯,拖得长长的,而是要对篆书的笔画作一些省减(为了快捷和方便),这样一来隶书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用笔和结字两个方面来分析隶书的特点。
在用笔上,隶书既保持了篆书逆入平出中锋铺毫的基本用笔方法,又发展了侧锋用笔(雁尾)和切峰用笔(方笔)的方法,丰富了毛笔的使用方法和表现形式。
https://eggcdn.muryi.net/i/190603/103823307897.png
隶书在用笔上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隶书因为是快写,所以不再像写篆书那样用笔使转而缠绵,而变得更加果断干脆,形象一点讲叫做“笔笔断”。比如写“弓”字,篆书连转几个弯笔完成,楷书提锋两折,而隶书是每到拐弯处,结束前笔,另起下一笔,看似每一笔各不相关,实际上体现了中国书法中“笔断意连”"的技巧所包含的艺术境界。
在结字上,隶书的特点可以用中敛旁肆、波礫分明、方正向背十二个字来概括。
中敛旁肆,是指隶书一改篆书的纵势特征为横势,中宫紧缩而左右开张;
波磔分明,是指隶书中的竖画和横画与向左右展开的笔画(撇捺)有了明显的区分,并形成最具特色的雁尾状;
方正向背,是指隶书一改篆书的圆为方,且形成横平竖直、撇捺向背的有别于篆书的对称效果。
如果说篆书(尤其是大篆)中还留有象形文字的特点的话,隶书则向文号化迈出了更大的一步,使中国的文字更趋于成熟,更趋于完善,隶书为后来楷书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隶书的笔法
以《礼器碑》、《曹全碑》和《张迁碑》的比较为例,隶书的横有两种:
https://eggcdn.muryi.net/i/190603/103823191841.jpg
一种是水平状的横,用笔方法是:逆锋起笔,铺毫右行,回锋收笔,一般起笔处下笔较重且有调锋动作,所以起笔处略粗,收笔处因动作简单且有一定的速度,所以显得略细一点。
《曹全碑》的这种横用在第一笔时常常在中部凸起,而《礼器碑》《张迁碑》基本是平的。同是蚕头雁尾、体现隶书特点的横,用笔方法是逆锋起笔,把笔锋按向左下方,扭锋回来铺毫右行,渐向上拱起,再向下行,按锋向右上渐提出锋,形成一个呈波浪般的、前蚕头后雁尾的横。
https://eggcdn.muryi.net/i/190603/103823233719.png
所不同的是《礼器碑》用笔方圆相间,《曹全碑》以圆为主,而《张迁碑》则以方笔为主,方笔起笔用切锋,横画竖切,竖画横切。其用笔方法是:以笔锋直接切下,回调成中锋后铺毫行笔,回锋收笔,有雁尾的将笔锋顿到位后即向上挑起,形成下方上尖的雁尾。
要注意的是隶书的横是水平的,这同后来楷书中的横有很明显的区别,虽然都是横平竖直,但隶书中的横是真平(主笔横画),而楷书中的横则表现为左低右高,呈仰势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