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岁末,初冬,大自然经历了枯与荣、炎与凉之后,呈现了绝美的韵致。年底的这第一个周六,气温回暖,80余名东方红友友如期而约,忘掉城市的喧嚣与压力 ,尽情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早7:20在牡丹城公交车站乘上54路,到牌窑(终点站)下车后开始徒步,与接迎后续部队的“东方红″好友联系上才松了一口气。接着经过"宜阳欢迎您"路牌-龙潭寺-石人洼村-宜阳与磁涧交界处-磁涧到市区公交车站。一路横穿山沟翻越丘陵,好一次酣畅淋漓的旅行体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龙潭小寺因一代书法大家王铎的这首小诗而显得无比厚重:
《龙潭寺》 王铎
南别关河野寺行,澄潭犹在半崖倾。
残花不画英雄泪,旧磬如闻铁马声。
龙去山空圆月古,狸穿冢断浅云横。
禅房灰劫须臾事,不独元戎感慨生。
皂荚树278年的树龄,相当于1949年建国时出生的四个友友的年龄之和,你说,人对大自然怎么能不存有敬畏之心!
这张经典照片值得珍藏,有仁有爱,有情有义,力度与美感、古老与现代的最佳融合!
老友友说:“两年前,群主曾率队走过这条线路,非常之好!"真是的,走过你才有话语权,是够经典的。我们仅有一年队龄,第一次三地跨越一一出市走到宜阳再折向新安,22.4公里似远了一点,但友友80多名,说说笑笑不知不觉间竞带回一路欢乐,比预想要轻松许多倍哟。
感恩一起走过,感恩您的陪伴!感恩群主及管理层的精心设计和辛苦付出!
感恩友友们的参与、关注与分享!
感恩友友们提出的指导与建议!
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徒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