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豚学院老师第四次授课点评

(2017-11-18 04:59:22)
标签:

杂谈

分类: 三家建设

人是具有情感的高级动物,情绪这东西复杂多元,妙不可言。见过许多情绪无常的家长、情绪失控的孩子,以及碰在一起的残状。非常感恩老师这节课让我们重新认知情绪。
没错,几乎所有的情绪都是为了自我保护,犹如一堵墙让自己免受其害,因而任何情绪抑或都有正面的意义,至于情绪好坏对错,主要看对事情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凡正情绪的总量,是一个恒定值,如果愤怒多,那么爱就少;如果害怕多,那么勇敢就少。《三字经》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人的七情六欲中惟有情绪最富于传染,可以转化,因此可从正能量这一视觉来看喜怒哀惧。
一、“喜″是人创造的能量。人逢喜事精神爽,人快乐,脑就灵光,否则思维就受到抑制,无缘迸发创造火花。
二、“怒″是人的界限被侵犯的保护能量。没有界限感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成为讨好型,不敢表现自己情绪,要么成为麻木型,对别人的任何侵犯无反应,再不然就成为茫然型,穷其一生都在寻求“我是谁”。
对于没有界限感的孩子,父母应该做到严禁打骂,这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细细研究,家长在家里愤怒不外乎六个原因:
(1)当孩子不听自己话时,感觉失去掌控感,没有安全感,引发内在的恐慌,碰触自己的界限
(2)当孩子不听自己话时,家长从原生家庭中受到的所有委曲被诱发出来,泄向孩子。
(3)孩子是家长的镜子,自己的阴暗面通过孩子反映出来了,而自己又无法接受,故而打骂孩子。
(4)在一个过于强势和一个过于追求完美的夫妻那里,无所适从的孩子成了不良夫妻关系的替罪羊。
(5)不能展示出完整人格形象的家长事业多有不顺,到头来孩子倒成了家长事业不顺的爆发口。
(6)家长在外人际关系的界限被侵犯,得不到尊重和认可,其愤懑无端发泄到孩子身上。
4、如何对待愤怒
(1)以孩子为镜子知道自己愤怒的原因,知道自己当下在做什么说什么才能让自己面对自己的情绪
(2)允许和接纳情绪的流通
愤怒的流通:请人帮忙,主动转换能力,不让愤怒进入潜意识,在生气时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攻击别人,接受外力帮助
三、“哀"即悲伤,是让事情结束的能量
中国父母常见的对待悲伤的方式是禁止悲伤、冷漠处理、转移悲伤。这当然很消极。正确做法应该是允许悲伤、陪伴悲伤、同理悲伤,悲伤结束,喜悦回归。
眼泪是治疗心理悲伤的良药。狮王争霸故事的解读极有说服力。
四、“惧″是保命的能量。
允许孩子有恐惧,让孩子有敬畏之心。
本节课里,老师关于自己的故事、自己身边好友的故事、名家陶行知放鸡食米的故事,动物界狮王争霸的故事,生动贴切,说服力极强!
感恩老师及群主的辛苦付出!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