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洛阳理工学院人事处张建东函谷关旅游手记 |
这一天,处长率团,翠珍、薛峰 担纲联络,益训、亚伟、毛伟和我随从 ,我们组成一个七人团,由三门峡二炮部队王浩参谋带车全陪 ,游览 了仰慕已久的函谷关。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75公里。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地处长安古道,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丰富新奇的历史典故
还有那
多种版本的
民间
传说,
很能
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走进这条素有
函谷关只所以能成为一个名关 , 留芳青史,闻名遐迩,成为国家AAA级 的 旅游景区,是因为它不仅是知名的古战场,而且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二元文化溶为一体,其整合性、开放性、厚重性无与伦比。换言之,因为有老子这样的名人、因为有《道德经》这样的名著, 足以让 函谷关名扬四海。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老子叫“太清道德天尊”,是至高无上的天神,民间都尊他为“太上老君”。老子的《道德经》虽只有五千字,却涉及政治、历史、文化、养心等众多哲理,诸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知之明”、“善始善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都出于此,被中华民族世代沿用。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谓曰灵宝。灵宝的天也是很有情调的,细雨如丝,轻轻撒下,让游 趣正浓的 人 们 心清气爽。在这迷人的季节,我们一进入函谷关风景点,就能感受到“紫气东来”的文化气息,老子骑着青牛飘然而至的石头塑像、老子撰写《道德经》的书案“灵石”和“自知之明”等名句的石刻…… 一齐 跃入眼帘。
孔子、老子、释迦 牟 尼,“三个代表”济济一堂,坐在正中的就是老子。老子的一边是讲纲常伦理的官方文化,一边是讲因果报应的泊来文化,而老子则以未雨绸缪,无为而治,无愧吾心的文化,唱着和谐的主旋律。据说圣人、凡人身上 与生俱有一种 彩光,只是每 个 人各不相同,就像 每个人的生命 密码。犹如大千世界 的 赤澄黄绿青蓝紫,彩练当空 飞 舞。由此想到此次旅游邂逅而遇的詹团长、杨部长、夏参谋长等二炮部队一帮“最可爱的人”,还有某公安局局长、某总公司仲副总、战友会张会长等一帮社会精英、企业老总等,各位身上都发有耀眼的亮光,有缘接触他们并有幸借到这种亮光,是分享 , 是荣耀,是愉悦 , 是幸福! 那种 为人处事的分寸、讲究、诚信、和谐一再证明他们所在的地脉给了他们相应的文化, 顿刻 也让我们看到了我 每个个体 身上 的 光亮。
老子出关时的“紫气”是老子七彩光的折射。因为看见老子灵气之光的人的等级在“紫光”的等级,所以他说“紫气”。就像人们常说的:“自己什么眼,看人什么样”。
“紫光”的等级是较低的,初悟道的人,常带这种光。由此可知,那个看见“紫光”的人差不多就是一个刚开悟的人,等级
也
不太高。
或许,
我们七个人也
不过是这种
“紫光”等级
,
但我们多是有自知自明之人,个个
为人处世都真实、透明,真实
即
没有欺骗,透明
即
没有隐瞒。
就拿翠珍、薛峰负责联络的成功来说
,
很能表明
二位当年在部队生涯中
打造出
了
相应的人气实力
、
交际能力
与
智慧等级
。
经历
即是财富,谁说不是?
有过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战友情,或许胜过亲情,为了这份亲情战友们能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懂了,战友之情,永恒之情。
或许,上苍赐“七”为最吉利的数字
,让走
入函谷关
的
这个
团队七人组成
。或许,是让我们这些好人带着紫光“
职称
”跟着老子作进一步的修炼。七个人的集合
,让七彩光齐备了
,如此这般,上下和谐了
,此次三地游便大功告成。
函谷关出来,经过修炼的我们 ,个体的生命感价值感 似乎重新被唤醒了,整个团队亲和力、凝聚力、创造力也都明显增强了 。感恩伙伴,此行真好!
东来紫气入函谷,
西出函谷尽坦途。
九尺垒台始足下,
修炼修得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