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来紫气入函谷

(2008-04-20 23:47:17)
标签:

洛阳理工学院

人事处

张建东

函谷关

旅游手记

    2008年4月19日,是一个不寻常的周末。因为,酝酿已久的三门峡——灵宝——山西游,终于在这一天成行了。

  这一天,处长率团,翠珍、薛峰 担纲联络,益训、亚伟、毛伟和我随从 ,我们组成一个七人团,由三门峡二炮部队王浩参谋带车全陪 ,游览 了仰慕已久的函谷关。

  函谷关古文化旅游区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河南省西大门灵宝市境内,距三门峡市75公里。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地处长安古道,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函谷关丰富新奇的历史典故 还有那 多种版本的 民间 传说, 很能 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走进这条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称的千年古道,似走进了能窥视历史的一面镜子,似耳闻目睹到:硝烟滚滚烽火浓,战车列列嘶杀急,谷里谷外金戈铿锵,关前关后鼓角争鸣------

  函谷关只所以能成为一个名关 留芳青史,闻名遐迩,成为国家AAA级 旅游景区,是因为它不仅是知名的古战场,而且还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二元文化溶为一体,其整合性、开放性、厚重性无与伦比。换言之,因为有老子这样的名人、因为有《道德经》这样的名著, 足以让 函谷关名扬四海。

  在道教的众多神仙中,老子叫“太清道德天尊”,是至高无上的天神,民间都尊他为“太上老君”。老子的《道德经》虽只有五千字,却涉及政治、历史、文化、养心等众多哲理,诸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自知之明”、“善始善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都出于此,被中华民族世代沿用。

  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谓曰灵宝。灵宝的天也是很有情调的,细雨如丝,轻轻撒下,让游 趣正浓的 心清气爽。在这迷人的季节,我们一进入函谷关风景点,就能感受到“紫气东来”的文化气息,老子骑着青牛飘然而至的石头塑像、老子撰写《道德经》的书案“灵石”和“自知之明”等名句的石刻…… 一齐 跃入眼帘。

   孔子、老子、释迦 尼,“三个代表”济济一堂,坐在正中的就是老子。老子的一边是讲纲常伦理的官方文化,一边是讲因果报应的泊来文化,而老子则以未雨绸缪,无为而治,无愧吾心的文化,唱着和谐的主旋律。据说圣人、凡人身上 与生俱有一种 彩光,只是每 人各不相同,就像 每个人的生命 密码。犹如大千世界 赤澄黄绿青蓝紫,彩练当空 舞。由此想到此次旅游邂逅而遇的詹团长、杨部长、夏参谋长等二炮部队一帮“最可爱的人”,还有某公安局局长、某总公司仲副总、战友会张会长等一帮社会精英、企业老总等,各位身上都发有耀眼的亮光,有缘接触他们并有幸借到这种亮光,是分享 是荣耀,是愉悦 是幸福! 那种 为人处事的分寸、讲究、诚信、和谐一再证明他们所在的地脉给了他们相应的文化, 顿刻 也让我们看到了我 每个个体 身上 光亮。

  老子出关时的“紫气”是老子七彩光的折射。因为看见老子灵气之光的人的等级在“紫光”的等级,所以他说“紫气”。就像人们常说的:“自己什么眼,看人什么样”。

    孔子拜见老子时,与 老子 论道。孔子说老子的等级高不可知,就可知老子的“光”肯定不止“紫光”。
  “紫光”的等级是较低的,初悟道的人,常带这种光。由此可知,那个看见“紫光”的人差不多就是一个刚开悟的人,等级 不太高。
   或许, 我们七个人也 不过是这种 “紫光”等级 但我们多是有自知自明之人,个个 为人处世都真实、透明,真实 没有欺骗,透明 没有隐瞒。 就拿翠珍、薛峰负责联络的成功来说 很能表明 二位当年在部队生涯中 打造出 相应的人气实力 交际能力 智慧等级 经历 即是财富,谁说不是? 有过血与火、生与死考验的战友情,或许胜过亲情,为了这份亲情战友们能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我懂了,战友之情,永恒之情。
  或许,上苍赐“七”最吉利的数字 ,让走 入函谷关 这个 团队七人组成 。或许,是让我们这些好人带着紫光“ 职称 ”跟着老子作进一步的修炼。七个人集合 ,让七彩光齐备了 ,如此这般,上下和谐了 ,此次三地游便大功告成。

  函谷关出来,经过修炼的我们 ,个体的生命感价值感 似乎重新被唤醒了,整个团队亲和力、凝聚力、创造力也都明显增强了 。感恩伙伴,此行真好!

     有道是:

   东来紫气入函谷,

   西出函谷尽坦途。

   九尺垒台始足下

   修炼修得幸福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