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图木吉
标签:
杂谈 |
2011年5月5日至7日到内蒙古乌兰浩特考察,6日在扎賚特旗参加旅游规划评审会,
http://s16/middle/4c56f2eeha3afc2e9ffcf&690
http://s16/middle/4c56f2eeha3afc38ed4ef&690
7日去了科尔沁右前旗白辛、图木吉自然保护区、查尔森等地,没时间细写,简单介绍一下去过的地方供以后查看吧。
保护区总面积948.3平方公里,其中:有水域面积53.6平方公里,沼泽湿地面积220.6平方公里,草原面积368.9平方公里,保护区内有7个村28个自然屯,人口1万余人。保护区有动物71科309种,其中鸟类22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9种,二级保护鸟类36种,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大鸨是该保护区最具特色之处,是中国仅有的少数大鸨繁殖区之一,被誉为大鸨的故乡。保护区内有哺乳动物5目10科26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兽类1种。保护区内植物分属79科275属476种,资源丰富,因此,该保护区是温带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典型区域之一,是大鸨、鹤类等鸟类资源保护研究的重要基地。
1996年始建为旗县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2月晋升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是第一个以保护大鸨的繁殖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2002年7月2日,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鸨介绍:
http://s2/middle/4c56f2eeha3af875298a1&690
http://s4/middle/4c56f2eeha3af89a6afd3&690
http://s9/middle/4c56f2eehe64db6c94e78&690
http://s3/middle/4c56f2eeha3af8c104192&690
http://s13/middle/4c56f2eeha3af8d4471dc&690
http://s13/middle/4c56f2eeha3af9243090c&690
大鸨(Otis tarda),俗称地鵏,是一种大型的陆栖鸟类。它的雄鸟和雌鸟的体形相差十分悬殊,是现生鸟类中体重差别最大的种类。雄鸟体长为75—105厘米,两翼展开达2米以上,体重为10—15公斤,体形粗壮,颈长而粗,腿粗而强,脚上有3个粗大的趾,很适于奔走。头和颈都是灰色,后颈的基部至胸前两侧有宽的棕栗色横带,形成半圆的领圈。上体为淡棕色,并具有细的黑色横斑,形成斑驳的保护色,在沙漠中不易被天敌发现。下体为灰白色,两翅的覆羽均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形白斑,同黑色的飞羽形成鲜明对比,飞翔时极为醒目。雄鸟下颏的两侧还生有细长而突出的白色羽簇,状如胡须,所以被当地牧民称为羊须鸨。雌鸟体形较小,体长不足50厘米,体重不到4千克,喉侧也无胡须状物,常被称为石鸨。
大鸨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摩洛哥北部、中东、阿富汗北部、中亚、西伯利亚南部、蒙古,往东一直到俄罗斯东部,偶尔也见于印度和日本。
大 鸨 的 传 说
大鸨,这种美丽而可爱的大鸟,是地球上古老的居民,我国很早就有关于鸨的记载。如《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鸨”。《诗经 ·唐风·鸨羽》中有“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之句。据《辞海》释:鸨羽的“羽”,在这里作动词“云集”讲。大鸨云集,遍及郑、唐。可见,在2500年以前,鸨在我国各地并不鲜见。
传说一:“上有天鹅,下有地鵏。”这是两种在人们心目中最名贵和最难得的鸟。这里的“地鵏”指的就是大鸨。那“鸨鸟”的名字又是如何而来的呢?传说它们集群生活时,总是七十只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家庭。因此,人们在描述这种鸟时,就把它与集群时的个数联系在一起,在“鸟”的左边加上“七十”,“鸨”就由此而得名了。
传说二:自古以来,我国关于大鸨的说法多有谬误,有些甚至见之于经典之作,比如《康熙字典》引证李时珍的说法,说这种鸟:“鸨无舌,或云纯雌无雄,与其他鸟合”。在颇有影响的《古今图书集成》这本书里,也有“鸨鸟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呼鸨出于此。”这样的记载。民间也广泛流传大鸨是“百鸟之妻”说法。
传说三:图牧吉,原本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归兴安盟扎赉特旗所辖,地处大兴安岭山地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也是我国中湿带草原与干旱草原的过渡地带。这里天高地阔,泡泽连片,水草丰饶,人烟稀少,是鸟类尤其是濒危鸟类得天独厚的栖息繁衍场所。
与中原的汉文化不同,最早来这里定居的蒙古民族,对大鸨是怀有崇敬和爱戴之情的。他们尊大鸨为“神鸟”,称其为“套都格”。在图牧吉,世代流传着这样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躲避乱战的蒙古族部落来到图牧吉哈达山上。他们搭起敖包,祭拜山神,祀求山神保佑自己能逃过灾难,不再颠沛留流离,过上安稳日子。
当时他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吃东西,仅有的一只小羔羊也作为祭品贡给了山神。只能煮锅白水,下点野菜,先给老人和孩子充饥。这时,众人看见一只大鸟,从远处飞快地跑过来,站在敖包前不动了。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鸟,它身高背宽,身长足有三尺多,双翅展开有六尺多,头部深灰色,喉上有羽毛向外突出,很像胡须,后背是棕色,并有黑色斑纹,在草丛中行走,很象犳子,它的腿很长,脚趾只有3个,没有后趾。在这个饥饿难耐的时候,有人提出要杀死它吃掉,这时,一个叫图牧吉的老人站出来说:
“不可以,这是神鸟,人们常说:上有天鹅,下有地鵏,它就是地鵏,是咱蒙古人的“套都格”。有它出现的地方就是宝地,我们可以在这儿安家了。”
于是,大家都听信了图牧吉老人的话,谁也没有去动这只神鸟。忽然,这只大鸟的举动把众人惊呆了,只见它抖落了全身的羽毛,纵身跳进了开水锅里。接着更让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当人们含着眼泪,吃到第一口鸟肉的时候,却是想念已久的手扒羊肉的味道。而且谁也没料到,这一锅肉竟让全部落的人吃了个痛快。锅里的肉盛出多少,又涨多少,直到最后锅里还在冒着腾腾热气,原来这是神鸟给爱鸟人的恩赐。从此,这个部落就在这里安家落户,图牧吉老人成为首领,带领大家过上了安安稳稳的日子,人们与地鵏和睦相处。
http://img.bimg.126.net/photo/AZCwFIJqYxxOvW3HfbucCQ==/846113779993544418.jpg
http://www.tmjbhq.com.cn/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