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后那条小河
常想起老家屋后那条小河,那条被乡亲们唤作“野鸡浜”的小河。
我不知道,小河的源头是来自穿越千年的京杭大运河?还是蜿蜒绵绵的盐嘉塘?小河的东头自然形成了一只喇叭头形状的漾,那里连接着分别从东、南、北延伸过来的三条河道,就像一个十字路口。湍流不息的河水在此交汇,有一部分流进了野鸡浜,成了哺育我成长的生命之水。
这是一条生命之河。
不知道有多少代祖先多少辈乡亲饮用了小河里的水。我小时候常跟着父亲去小河边挑水,看着晃悠的水桶,从水桶里晃悠出来的清水往下滴,晶莹透亮,似珠子散落一地。后来我接过了担桶,每天早上学前挑满家里一缸水。母亲一早就端着脚盆去小河边洗衣服,慢慢荡漾开来的河水将母亲的蓝花布头巾剪成了片片绿叶。捉鱼的人天蒙蒙亮就沿着河滩走了,手里拎着小河奉献的鲜味。夏天的小河是小伙伴的天然浴场,我们像鱼游进了水里,嬉戏玩耍,乐不思返。
我喝着小河水长大了,出了远门。
常在梦里游进小河,在小河里摸到螺丝、小虾,与伙伴打水仗时呛入一口水,有些刺鼻,有点甜……
8年前的夏天我回到家乡。屋后小河还在,河滩边却长满了野草,水面漂满了杂物,走向河埠的小路上早已没了乡亲们沾着露水踩出的脚印。母亲站在小河边向我述说小河,热哄哄的夏风裹着河水的臭味,将母亲的一头白发吹成了颤抖状。我从母亲的叹息声里,听见了小河曾经的水流鱼跃,看见了母亲河边洗衣溅起的水花朵朵。
今年清明节我又回到家乡,祭扫父母之墓,顺便看了我家屋后那条小河。走向河埠的小路上不再野草丛生,邻居叶伯拎一桶水从河埠走上来。叶伯微笑着说,前两年村里花了数十万元疏浚河道,环保局还关闭了上游数家污染企业,现在河道又通畅了,河水又变清了……
我看见叶伯晃悠的水桶里有水洒落下来,串成了数根珠线,珠线里闪耀着忽明忽暗的晶莹。
小河由东往西蜿蜒,形成了一个“Z”的形状,似一只野鸡在蹲守、在观望、在思索、在做起飞前的运力……
野鸡,融入自然、偏爱原生态。我的祖先、我的乡亲们以超乎寻常的形象思维,给他们的生命之河取了一个充满想像、充满向往的名字——野鸡浜。
哺育我成长的小河还在,可我的父母去了天边。亲爱的父母,你们那边有清澈之河、清洁之水吗?
2011-06-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