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张氏新溪会宗祠
(2014-10-13 05:31:20)《金鉴流芳》选登文章之(三十七)
张
新溪村,曾名华溪,隶属广东省普宁市南溪镇辖下行政村,距离市区流沙北35.5公里,地处洪阳河汇入榕江交界处西南侧岸上。现全村人口约2000,村民多数出外在珠三角一带经商务工,部分留守以农为业。1922年,由下尾张、南溪、北溪三村张氏村民迁此创村,取名华溪,又因村临洪阳河的新开凿河段,故名新溪。村聚落呈块状分布,建筑多为传统贝灰三合土结构潮式民居,及现代部分钢筋混泥土结构楼房。有耕地370亩,原主种焦柑,现改为绿化苗木;农业主产水稻、蔬菜等。有小学1所。有张氏家庙一座。抗日时期,汕头市一中曾搬到村中张氏家庙办学多年。是游击队开展工作的聚集地,本村有游击队员多名,有一户村民营救多名游击队员。是革命老区。水陆交通方便,有乡村公路通钟南公路。有端午赛龙舟民俗,是普宁龙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
座落于榕江南岸的新溪村,由支流洪阳河西岸上南北一新一老两片聚落组成,南侧是新建的厝局及楼房等,是现村民主要的住居地;北侧是新溪老寨,即张氏家庙所在地。老寨坐西朝东略偏东南,内为七街五座格局,兼左右三从、后二从、前一从厝包,首座前为广场式阳埕,阳埕前寨包正中设迎曦门,门前路下是一片空旷耕地,不远处则就是洪阳河;此外,南侧西侧寨包各设一处寨门。寨内主座为面阔五间纵深二进的张氏家庙金鉴堂,祠后是一座二落式五间过,最后两座一落式五间过;南北四街首座为四点金厝,其中有华美公室、南溪公室、铭怀公室等(2013年又建成北溪公室),其后座均为下山虎,再后为四点金,最后又两座下山虎。新老寨整体呈正方状。据资料记载,新溪村因建会宗祠张氏家庙金鉴堂而创,建寨初时,寨内除了张氏家庙及首座公室,其余厝座供张氏宗亲认购,比如南溪公室后第三座四点金为千金湖张氏所认建、北溪公室后二座下山虎为马厝宅张氏认建等。有一个比较趣味奇妙的地方,据说张氏家庙前后左右夜间均无蚊子。
张氏家庙金鉴堂,始建于1919年,落成于1922年,为华美、南溪、北溪三乡倡议创建之张氏会宗祠。祠筑于榕江南岸平洋突起四周田亩宽阔之地,分金庚甲兼申寅,其面阔五间32.8米,纵深二进24米,宽敞恢宏,是普宁榕江片建筑的经典样式!祠之格局为“三门四厅六房五天井”,三门:单设一大门,门上匾额镌“张氏家庙”,回照“世德垂馨”;左右子孙门;四厅:前厅、后厅、拜亭左右的南北厅;六房:前进厅两侧有四个小房,后进厅两侧二个大房;五天井:拜亭前的大天井及南北厅左右前后各有一小天井。原祠内设有三龛,中龛最上供奉唐代宰相张九龄祖考妣之神位,余下及左右龛供奉潮州府各属开基始祖考妣之神位,及下祖考妣之神位。
张氏家庙建设之初,有过一段故事:三张下尾、南溪、北溪拟合建一座普宁周边各县张氏会宗祠,选址榕江边并座北向南分金,但破土动工,屡建屡倒,而不知何故。有一年,揭西河婆张氏因为打官司事,族内派20多人到三张请宗亲帮忙,言谈时,提到了建祠不成之事,其中有一位懂得堪舆之术的宗亲看了之后便说,这是定的地方不好,分金座向不合,应另择地方。遂后在经过勘察,重新选定现张氏家庙的这个地方。其时,有族人反对:祠堂对着溪,普宁港(即现在的洪阳河)从此流出榕江,祠堂如果建在这里,将来什么都流尽。而揭西宗亲说:如果我看得准,判断不错的话,将来祠堂建成,这祠堂前溪中一定浮出一个沙洲来给我们做案,好像祠堂前安一大桌,还要出贤人!大家将信将疑,但由于几年建祠不成,也就渐渐相信河婆宗亲的话。当时,张五云将要任普宁县长,族人就派几位长老代表去见张五云,商量建会宗祠的事,得到张五云的赞许。经过三年的努力,张氏家庙终于建成,而不久后,果然在寨前溪中浮起了一个沙洲,就象一书本,从那时到现在,族人对这个沙洲倍加保护,种竹种树,随成了一个绿岛。
1943年前后,日本占领汕头,汕头市沦陷,汕头市立中学也搬到新溪张氏家庙办学,一办就是几年。当时,有地下党(北溪人)在这里潜伏,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解放后,普宁县供销社把张氏家庙作为货物仓库,供销社货物由揭阳经榕江到这里上水,然后从这里转运,经洪阳河到洪阳塔脚上水起货,由陆路运输,张氏家庙从此成了仓库兼转运站直至现代。
由于历史原因,张氏家庙原有神龛神主等已不复存在,现存除了不可移动的石木构件,只有大厅“金鉴堂”匾额一块,及大厅两侧石柱上的一副柴联:建议忆衙斋,群力经营,三载观成偿夙愿;先灵安柘室,修明禋祀,千秋敬睦固宗支。柴联上两侧又分别刻:民国十一年,余恭握县篆,族人等提议于新溪金鉴堂宗祠,余力为赞许,于兹三载告厥成功,爰书楹联叺存纪念。前任普宁县县长裔孙五云敬撰。(张五云,初名小云,字成梁,生于同治己巳年,普宁秀陇人,光绪丁亥进文庠,丁酉中拔贡;丙午春任湖北荆门州州同,住沙阳,历丁未二月;辛酉十一月任普宁县长,癸亥正月卸;戊辰年纯赴上海避乱,庚午十一月十七日得疾,二十日卒,寿六十二。)
新溪村的张氏家庙是为凝聚普宁周边县市张氏各派而建成之祠宇,其意义昭而显之,除此,它又是研究张氏文化组成的典范,亦是潮州府民间祠堂建筑的经典。张氏家庙久经岁月沧桑,到了现代已破落黯然不堪,近年在张氏裔孙们倡议下已开始重修,在不久之后,将重现原有的辉煌样貌,正如当年裔孙张声典为庆贺家庙落成晋祠而所撰的一副联:
金色映堂皇,看江水东流,洵堪挹名相风度;
鉴赏美轮奂,对铁峰朝拱,弥足壮孝友家声。
附录:
据资料载,三张辈序是由十五世祖南溪廷用公请小扬美村铁峰公裔孙志贤所撰立:纪茂绍先铭,漳浦芳泽长。华溪绵毓秀,光裕传永昌。
族号:
元会开鸿运
荣封庆显扬
嗣徽济世美
植德兆族祥
〔三张辈序一阳一阴,相对应有自身文化特色,其族号(阴)多数没有起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