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在浔阳楼喝醉酒之后在墙上题了一首西江月词和一首七言绝句,被黄文炳称为反诗。宋江的反诗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造诣,都与黄巢的菊花诗相差甚远。
自幼曾读经史,长大也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
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剌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这是宋江在浔阳楼吟诵的西江月词。这首词通俗易懂,语言流畅,一气呵成,直抒胸臆。不足之处是缺乏诗词的含蓄美,显得直白浅露。从思想内容来看,反映出宋江有狭隘的报复思想。宋江杀了阎婆惜,犯有故意杀人罪,按律当斩。他负案在逃,被缉捕归案之后,因大宋皇帝下赦书,天下所有囚徒罪减一等,宋江才得以免死,被剌配江州。这是罪有应得,那来的“冤仇”?非要“血染浔阳江口”?难怪宋江刚被梁山泊好汉劫出法场,逃离虎口,就急不可耐地要梁山泊弟兄们不顾疲劳替他攻打无为军,活捉黄文炳千刀万剐,报仇雪恨。
宋江题了西江月词之后意犹未尽又题了一首七言绝句: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题罢诗之后掷笔于地,摇晃着身体,哈哈大笑,一副得意忘形的样子。
宋江是山东人,因犯罪被剌配在江州,属古之吴地。浔阳楼上三杯两盏薄酒落肚,滋生出了浓浓的乡愁,“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想到自己已过而立之年,叹功名未立,身世飘蓬,“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不觉悲从中来
。但是宋江并没有消极沉沦。他自命不凡,从小攻读经史,长大会玩弄权术善用计谋,就像螯伏在荒山中的猛虎,总有一天要啸傲山林,威慑百兽。到那时遂了凌云壮志,敢耻笑黄巢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究竟谁笑谁不丈夫?姑且勿论宋江与黄巢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单从诗词这方面来看,就可以比出高低优劣来。
飒飒秋风满院栽,蕊冷香寒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通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以上是黄巢写的两首菊花诗,都是用比兴的手法,托物言志,咏菊抒怀。第一首写菊花在秋风萧瑟的季节开放,受到蜂蝶的冷落,凄凉孤寂,青帝的安排太不公平了!他年我若成为主管春天的神,一定要让菊花与桃花一起开放。暗喻将来自己若能主宰神州大地,一定要把春光遍洒人间,消灭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让贫苦劳动大众也能过上好日子。第二首写菊花开后百花凋零,暗喻农民起义像菊花开放一样兴起,唐王朝像百花凋谢一样衰亡。作者想像着带领农民起义的队伍直打到长安京城,满城都是农民起义军。诗人大胆想象,赋予菊花以强大的生命力,形象鲜明,语言质朴,音节响亮,气势恢宏,撼人心魄。从这两首诗可以看出黄巢像大山一样博大的胸怀,有包藏日月之志,吞吐宇宙之机。黄巢这两首诗是唐代咏菊诗中的精品,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宋江的反诗所无法比拟的。
黄巢生前酷爱菊花,死后被上界封为菊花神。一天夜里,黄巢神游至浔阳江口,被浔阳江美丽的夜景迷住了:江上银涛无际,波光熠熠,“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天上疏星淡月,银河似练。黄巢正想吟咏浔阳江夜景,忽觉神情仿佛,诗思不畅。于是信步来到浔阳楼,见墙上有许多题诗,浏览了一遍,尽是些“小儿科”。他把眼光停留在宋江的反诗上,觉得还有点意思。当看到“敢笑黄巢不丈夫”句,心想:哪个狂生胆敢取笑我黄巢?细看落款原来是山东浑城县小吏宋江,不觉哑然失笑。光看这二首歪诗就知你宋江没喝几瓶墨汁。你宋江在梁山泊入伙之后,一心想着招安。为了招安你拜倒在妓女李师师的石榴裙下,为了招安你重金贿赂战俘、贪官高俅,为了招安你把梁山泊的弟兄们都给出卖了。你宋江根本就算不了什么男子汉大丈夫。我黄巢平生最鄙视招安,最痛恨招安。自从起事之日起,就誓与李唐王朝血战到底,宁可牺牲在战场上,至死也不投降。黄巢哈哈大笑,离开了浔阳楼飘然而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