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行记之鸡足山
标签:
鸡足山牧羊女尼连禅河情感 |
http://s12/mw690/001oFEfdzy7i0SYUvgLcb&690
印度鸡足山离菩提伽耶有几十公里的路程,基本都是乡间道路,车速较慢。旅行社安排了两辆小车。一路颇为顺利,沿途亦可饱览印度的乡村风光。
http://s12/mw690/001oFEfdzy7i0T4QTsD8b&690
没想到印度田间也有这么多油菜花。
http://s13/mw690/001oFEfdzy7i26KNlvu0c&690
三五成群的草房,感觉十分原生态。
http://s14/mw690/001oFEfdzy7i0T58gKFbd&690
不到三个小时就到了。
http://s12/mw690/001oFEfdzy7i0T4QTsD8b&690
没想到印度田间也有这么多油菜花。
http://s13/mw690/001oFEfdzy7i26KNlvu0c&690
三五成群的草房,感觉十分原生态。
http://s14/mw690/001oFEfdzy7i0T58gKFbd&690
不到三个小时就到了。
http://s11/mw690/001oFEfdzy7i474mp7kda&690
鸡足山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佛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讲:佛陀吩咐大迦叶尊者、君钵叹尊者、宾头卢尊者、罗云尊者四大弟子不入涅槃,留形住世。其中,迦叶尊者要等弥勒菩萨在此间成佛,见弥勒佛后将僧伽梨(佛制,三衣之一)交与弥勒佛然后才入灭。经中亦讲,迦叶尊者在“摩竭国毗提村”的山中入定,也就是这座鸡足山。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中还提到:弥勒佛出世,经龙华三会说法后,有许多骄慢的众生,于是弥勒佛与大众登此山,弥勒佛弹指,则山峰自开。大众见到迦叶尊者(弥勒佛的时代,人的身高相貌比现在要好),更加骄慢,于是,迦叶尊者将佛衣交与弥勒佛,致辞礼敬后,身体升入虚空,示现神变,遂入寂灭,大众见后,除却骄慢,皆有所感悟和实证。
鸡足山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佛陀的大弟子迦叶尊者。《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讲:佛陀吩咐大迦叶尊者、君钵叹尊者、宾头卢尊者、罗云尊者四大弟子不入涅槃,留形住世。其中,迦叶尊者要等弥勒菩萨在此间成佛,见弥勒佛后将僧伽梨(佛制,三衣之一)交与弥勒佛然后才入灭。经中亦讲,迦叶尊者在“摩竭国毗提村”的山中入定,也就是这座鸡足山。玄奘大师《大唐西域记》中还提到:弥勒佛出世,经龙华三会说法后,有许多骄慢的众生,于是弥勒佛与大众登此山,弥勒佛弹指,则山峰自开。大众见到迦叶尊者(弥勒佛的时代,人的身高相貌比现在要好),更加骄慢,于是,迦叶尊者将佛衣交与弥勒佛,致辞礼敬后,身体升入虚空,示现神变,遂入寂灭,大众见后,除却骄慢,皆有所感悟和实证。
迦叶尊者在佛的弟子中,苦行第一,也是禅宗的第一位祖师。
http://s2/mw690/001oFEfdzy7i0T0icWBf1&690
http://s13/mw690/001oFEfdzy7i0T0LHYM0c&690
http://s2/mw690/001oFEfdzy7i0T2Vea521&690
《大唐西域记》记载鸡足山“高峦陗无极,深壑洞无涯”,从登山所见来看,的确真实不虚。
http://s13/mw690/001oFEfdzy7i0T0LHYM0c&690
http://s2/mw690/001oFEfdzy7i0T2Vea521&690
http://s3/mw690/001oFEfdzy7i2oDOdmq02&690
http://s14/mw690/001oFEfdzy7i2ovgDgh7d&690
同行的仁浩师父、周阿姨以古稀之年都成功登顶,还有赵居士,腿部做过手术,也坚持了下来,到达山顶,大家都很欢喜。
http://s5/mw690/001oFEfdzy7i2oE3aOE54&690
由于时间有限,在山顶静坐了20多分钟就准备下山了。
http://s12/mw690/001oFEfdzy7i2qiy2nN1b&690
离开前,瞻礼了佛陀足印圣迹。佛足称做千辐轮相,是佛陀的32相之一。见佛足如同见佛。玄奘大师在印度求学时,曾经瞻礼并绘制佛足,回国后呈现给太宗皇帝,之后刻制佛足供养。
顶礼供养佛足后,一行人心满意足,高高兴兴下山。
山下村子里有许多穷苦的孩子。妙定师父慈悲布施,运用善巧方便让孩子们先念佛号。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http://s2/mw690/001oFEfdzy7i2quuYwhf1&690
从鸡足山离开,寻访佛陀苦修的龙洞以及尼连禅河边的禅定榕树和牧羊女村。
http://s2/mw690/001oFEfdzy7i2quuYwhf1&690
从鸡足山离开,寻访佛陀苦修的龙洞以及尼连禅河边的禅定榕树和牧羊女村。
http://s6/mw690/001oFEfdzy7i48Mv13ve5&690
http://s10/mw690/001oFEfdzy7i48Nkkxrd9&690
根据佛典记载,太子出家后曾修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形削骨立,但并没有证道,然后“知非即舍”,放弃苦行。英国BBC广播公司拍摄的记录片《佛陀之路》(The life of Buddha)中,也提到了太子苦行的经历。
http://s10/mw690/001oFEfdzy7i48Nkkxrd9&690
根据佛典记载,太子出家后曾修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形削骨立,但并没有证道,然后“知非即舍”,放弃苦行。英国BBC广播公司拍摄的记录片《佛陀之路》(The life of Buddha)中,也提到了太子苦行的经历。
http://s5/mw690/001oFEfdzy7i48NR6ugd4&690
佛陀虽然教诲弟子们以苦为师,并且首先宣讲了苦谛,但佛陀并不主张过份的、无益的苦行,修行人应该走的是中道。大乘佛法认为,佛陀苦行是一种示现,告诉弟子们欲得无上菩提要有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经得起各种磨难的考验,不可因为一时的苦难而退心。
佛陀虽然教诲弟子们以苦为师,并且首先宣讲了苦谛,但佛陀并不主张过份的、无益的苦行,修行人应该走的是中道。大乘佛法认为,佛陀苦行是一种示现,告诉弟子们欲得无上菩提要有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经得起各种磨难的考验,不可因为一时的苦难而退心。
之后,来到昔时的牧羊女村。
佛陀舍弃苦行后,来到尼连禅河边,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恢复了体力,之后到菩提树下证悟成佛。为了纪念牧羊女供养的功德,阿育王在此建了一座大塔,如今塔基犹存。
http://s13/mw690/001oFEfdzy7i2qKFvti6c&690
牧羊女村的狗狗,十分温顺。同行师兄身意柔软,为其念诵“南无宝髻如来”的名号,祈愿它速脱畜生之身。
http://s15/mw690/001oFEfdzy7i2qLpmnI7e&690
干涸的尼连禅河,对面即是菩提伽耶。雨季到来时,这里仍是一条清澈的河流。
http://s13/mw690/001oFEfdzy7i2qKFvti6c&690
牧羊女村的狗狗,十分温顺。同行师兄身意柔软,为其念诵“南无宝髻如来”的名号,祈愿它速脱畜生之身。
http://s15/mw690/001oFEfdzy7i2qLpmnI7e&690
干涸的尼连禅河,对面即是菩提伽耶。雨季到来时,这里仍是一条清澈的河流。
驱车从这里经过,想到2500多年前,一位富有一个国家的太子毅然舍弃荣华富贵,出家修道,是怎样的一种魄力!再反观我们,即使是工作或生活上的一丁点儿利益都足以动心,一言不合即生烦恼,是何等惭愧!若非学习佛陀的教言,此时此刻自己一定还在名利场中摸爬滚打或在懈怠放逸中度日,用尽各种办法试图与无常苦空作战,即使被揍得鼻青脸肿也绝不肯放手的。
傍晚时分回到菩提伽耶。虽然一路尘劳,内心却十分欣喜,先去中华大觉寺,再进菩提场,在菩提树不远处盘腿坐下,静静体会大师佛陀的无言加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