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带着功利心去爱孩子】

(2015-07-04 09:02:48)
标签:

孩子教育

功利

如是爱

分类: 珈宁信箱•智慧教子

http://s9/mw690/001oFCwkzy6Tz9SFIkUf8&690
      我听到过一对母子的对话:

孩子:妈妈,我想要个奥特曼玩具。

妈妈:好呀,如果你期中考试语文考100分,我就给你买。

孩子低头小声嘟囔了一句,“非要考100分才给我买,坏妈妈。”尽管不情愿,但为了得到奥特曼,孩子还是努力学习,终于考了100分。妈妈也兑现承诺,给孩子买了奥特曼玩具。

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形:

妈妈要出门,孩子缠着不放,非要跟妈妈一起出去。于是妈妈说,“宝贝,你不是一直想要一桶乐高积木吗?如果你乖乖在家听奶奶的话,不吵闹,妈妈回来就给你买一桶。”

尽管孩子非常想出去,但知道如果出去妈妈就会生气,就会不给他买积木。于是,就忍着内心的委屈,乖乖的在家,很听话。妈妈很高兴,也果真给他买了一桶乐高积木。

我也见过这样的事情:

 

妈妈觉得画画很有用,就想让女儿去学画画,但女儿没兴趣,不愿意去画。于是,妈妈哄她说:“宝贝,你看张梦婷的画画得多好呀。如果你能画得和她一样好,我就给你买一把吉他。”

这个小姑娘一直梦想有一把吉他。于是,为了变得和张梦婷一样好,让妈妈高兴,得到心爱的吉他,她不情愿地去学画画。

以上情形,在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或者预设的目标,顺和自己的想法,就常常以这种交换、引诱的方式,让孩子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而根本不去同理孩子的想法和心情,不尊重孩子是否愿意,他们忘记了,孩子虽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看法。

这种爱目的虽好,但是功利的,是自私的,是狭隘的,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在这种爱中长大的孩子,长大后对父母会有这样一种感觉:我只要成绩考得差一点,不满足我要求,你根本就不爱我,你爱的就是成绩;只要我画画比别人差,你就会批评我,你爱的不是我,是我画画给你带来的攀比虚荣;只要我不听你的话,你就认为我不好。

试想一下,此时的家长,听到孩子这样的话语,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他们一定会感到伤心,愤怒,委屈:我这不都是为你好吗?你怎么这样不理解我呢?

是的,所以家长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儿女优秀卓越,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错在,他们将爱作为殷殷期盼的一种交换品了,带着一定的条件去爱,带着一种功利心去爱孩子,说得直接点,——他们爱的是心中“对孩子的欲望”:他们欲望中的满意分数,他们欲望中孩子的生活模式,孩子给他们带来的荣誉、骄傲与面子。——他们的错误在于,他们爱的不是孩子本身。

  其实,孩子带着生命来到世界上,他的生命就是给父母的最珍贵、最首要的礼物。所以, 作为父母,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要给予孩子无条件、不带任何功利的爱。让孩子明白,你考100分和零分、会画画和不会画画,不影响“你是我的孩子,我是爱你的”的这个道理。这样,孩子才能从父母那里获得绝对的安全感,在一种健康的心态中快乐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