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标记法和同位素示踪法区别
(2019-05-25 08:29:39)
标签:
标记同位素示踪法 |
分类: 生物空间 |
一、同位素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
高中生物实验中涉及的同位素标记主要有3H、18O、14C、42K、131I、35S、32P、15N等,那么这些元素是否都具有放射性呢?其实不然!所谓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质子数相同,因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同),但质量数不同,亦即中子数不同的一组核素。如果某同位素能够自发地从原子核内部放出粒子或射线,同时释放出能量,称为放射性同位素。如3H、14C、32P、35S、131I、42K等。放射性同位素的原子核很不稳定,会不间断地、自发地放射出α射线或β射线或γ射线等,直至变成另一种稳定同位素。也就是说同位素包括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是指原子核结构稳定,不会发生衰变的同位素,如15N,18O等稳定同位素不具有放射性。
二、同位素标记法和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时,叫做示踪元素。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化合物的性质,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