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林百星榜》选读64
《中国古诗林百星榜》No53刘禹锡—“诗豪”
有工友说:到生活中寻找世界,要学会调整心情看世界,痛苦的人只看到生活里的垃圾,而快乐的人总是寻找生活中的鲜花。刘禹锡赏牡丹道出“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花之王也。此诗此景可追忆大唐气象。
金蛋仔爱好中国古典文学,“刘郎”的故事也有不同的版本。传说东汉的刘晨和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回乡后又于晋太康年间重返天台山。道仙说里的“刘郎”和天台、桃源成为南朝以后文学和道教文化的题材典故。刘禹锡豪迈地活用和化用这个典故,述说自己真实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趣事。于是“前度刘郎”再创成了汉语里的成语故事。
刘禹锡在职工作的个性风度豪放,写诗秉持豪迈风格。当选为唐诗豪放派诗人代表。
53“诗豪”——刘禹锡(讽刺诗,励志诗;“刘郎不敢题糕字,辜负诗家一代豪。”)
入榜诗篇《尉迟郎中见示自南迁牵复却至洛城东旧居之作因以和之》(简称“曾遭飞语”篇):“曾遭飞语十年谪,新受恩光万里还。朝服不妨游洛浦,郊园依旧看嵩山。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还。留作功成退身地,如今只是暂时闲。”(该诗告诉读者:作者敢于担当责任,不管别人如何议论自己,怎样对待自己,不要改变自己的理想。写作背景是作者谪官贬远,后回到唐朝东都写的一首和诗,表白作者依旧持乐观报国心,没有常人遭遇后那种消沉低迷情绪。)
注解:
飞语:流言,民间流传的话。天籁:自然界的声响,如风声、鸟声、流水声等。清商乐:古代汉族的民间音乐,如汉相和歌。包括平调、清调、瑟调(即宫调、商调、角调)的歌曲,因称清商三调。庭台:此指水中庭台。
“竹含天籁清商乐,水绕庭台碧玉环”是景句。这两句是说,风吹竹动,发出清脆的响声,风声和着竹声,像是一曲清商乐调,悦耳动听;庭台被溪水环绕,水色碧绿,像是围绕庭台的一只晶莹夺目的碧玉环,美妙之极。诗句写郊园优美的景色,充满诗情画意,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所以,刘禹锡的景句寓意情句,蕴含着诗人欢欣鼓舞的情怀。
写作背景: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诗人因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被贬黜,曾遭十年外任,回长安后因题诗《游玄都观》,又被离京外任地方官。十四年后召回朝廷,这首诗是诗人在洛阳东都所作,诗题的尉迟郎中是尉迟汾,尉迟汾与刘禹锡同病相怜。尉迟汾于唐宪宗元和末年被贬,至大和元年被重新擢用。二人在旧地重游,引起诗人对被贬生活的感伤。尉迟汾作诗一首,刘禹锡和诗一首,正是本诗。但是,刘禹锡的和诗表明,其战斗意志没有颓废不振,等待时机以备重用,继续贡献自己的才能。
金蛋仔解读:首联描写自己仕途,历经坎坷后终于见到曙光。二联表示无论在朝还是在野,都要坚持自己当初的信念,不改变自己的性格。三联诗意好像借竹韵水碧,寓意不要丢掉自己的优点。末联提示,做人要把握自己,正确选择,善始善终。诗人两次遭贬都没有消磨自己尽忠报国的初心和志向,面对复杂的政局,他依旧渴望重返朝廷,施展抱负。对此可见刘禹锡的豪迈精神:放下过去;解脱现在;笑对未来。
选读诗篇《游玄都观》(金蛋仔简称《游》;《全唐诗》用原名《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林又简称《赠看花诸君子》、《看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注:去,一作别。)
写作背景:唐朝在发生“永贞革新”,之后出现“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由朝官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年),朝廷有人想起用他和柳宗元等人。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京城长安时所写。
注释:紫陌:指京城长安的道路。陌:本是田间小路,此借用为道路。红尘:尘埃。玄都观:道教庙名,在长安城南崇业坊(今西安市南门外)。
原诗大意:京城长安的大路上人马往来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滚滚扑面而来;行人都说自己刚从玄都观里赏花返回。玄都观里有上千株桃树,全都是在我刘郎被贬离开京都后所栽。
金蛋仔解读:这首议论诗,阐明一种豪迈价值观,将自己放进尘世中,不要充当看客,一定要欣赏自己。
解读作者诗意:结合诗人参与革新以及失败被贬遭遇来读诗,所寄托的意思看,千树桃花,也就是刘禹锡离京十年以来,由于投机取巧而在政治上得意的新贵,而看花的人,则是那些趋炎附势、攀高结贵之徒。他们为了富贵利禄,奔走权门,就如同在紫陌红尘之中,赶着热闹去看桃花一样。寓意讽刺。
选读诗篇《再游玄都观》(金蛋仔简称《再游》或《重游》;原诗有“并引”: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寻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今十有四年,复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太和二年三月):“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注:净,一作开;一作落。又,一作独。)
原诗大意:玄都观偌大庭院中有一半长满了青苔,原来盛开的桃花已经荡然无存,只有菜花在开放。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现在都跑到那里去了呢?前次因题诗而被贬出长安的刘郎——我今又回来了!
金蛋仔解读:阅读这首诗,读者体会到刘禹锡属于豪迈派诗人。金蛋仔以为最好将《游》《再游》二首当做姊妹篇来欣赏,通过“聚聚散散”看世道;通过“来来往往”看人生。以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和再认识自己,认知自己的目标和实力,不要在乎别人如何议论自己。信仰和信念是促使自己更加优秀或者豪迈的精神支柱。《再游》的收官句意丰富了“前度刘郎”成语的意义。前度刘郎的深邃含义,不仅仅是“离去又回来”,而是“依靠自己,放眼未来,积极面对”。
当然,也可以将二首诗当做史诗或政治诗来赏析。作者采用比拟手法赋诗。以桃花比新贵,以种桃道士比作打击当时革新运动的当权者,对当时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讽刺,除了寄托的意思之外,仍然体现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意象。
金蛋仔初读二《游》诗,感叹: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刘郎坚守当初信念,用诗表达最豁达和最豪情的人生态度。
选读诗篇《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迹旧址在南京秦淮河南岸,最早是东吴的军营,士兵着黑衣,故名乌衣巷,后来成为东晋豪门世族居所。此篇为咏史诗。)
原诗大意:朱雀桥桥边野草野花丛生,乌衣巷口的落日西倾。昔日王导和谢安堂前的燕子,飞入平常的老百姓家里。
金蛋仔解读:阅读这首诗,不能满足于咏史旧迹,而要悟得心语。有一种观念叫今是昨非。过去的繁华,再美好也会被历史淘汰。那些踪迹,都是“过去”时,全是“曾经”式。倒是“小燕子”懂得生存之道,见证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告别陈旧的豪华门庭,到普通百姓家院寻找新生活。
选读诗篇《竹枝词二首》之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此篇为乐府诗。技艺采用双关语,晴谐情。)
原诗大意:江水平静岸上杨柳青青,听到情郎在江上唱歌的声音。东边出太阳而西边在下雨,说是无晴(情)但还是有晴(情)。
南宋敖陶孙《臞翁诗评》评语:刘梦得如“镂冰雕琼,流光自照”。
在此选读刘禹锡“流光自照”四首,它们就是本文开篇的入榜诗篇“曾遭飞语”篇和选读诗篇《游》、《再游》共三首,再加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前三首已录,后一首转录如下: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原诗大意:
巴山楚水地域无限凄楚悲凉,二十三年人身被弃置远方。怀念旧友空自吟诵《闻笛赋》,回到故乡翻身好似烂柯人。沉船旁边经过的千帆继续航行,病树前面的万树又在迎着春光生长。今天有幸听到您的新歌一曲,暂凭杯中酒使精神振作昂扬。
解读:
该诗描写作者对自己过去和现今的感受,再颔联出打出人生警句。读者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名言意义,打破原作者以“沉舟”“病树”自喻的用意,上升到人生哲理层面来解读,后来读者视其作为新陈代谢的意象,讴歌新生事物的前赴后继。
收尾的末联意味深长,解放自己,放下过去;保护自己,面对现今。
读者看到以上诗歌,无不透出作者具有诗人之豪杰的气派。
“诗豪”趣论:
因白居易赞美刘禹锡为“诗豪”,诗林文客很是器重刘禹锡。看到刘禹锡的豪迈诗作,像白居易他们文士认可:“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
豪,原义为长而刚硬尖锐的毛,例如豪猪的豪。豪猪又叫箭猪,身体布满长而刚硬的刺。又指卓越的人物,豪杰。引申为魁首,居首的。转指性情豪爽、豪迈、行为不拘常格。
刘禹锡以豪杰身份闯诗坛,以豪放态度看政坛,以豪壮胸怀看世界,以豪迈风格挥毫写文章,以豪情作诗的杰出诗人举榜“诗豪”名号。
“诗英”、“诗俊”、“诗杰”、“诗豪”的区别。按古汉语解,四者都指人具有高超的才能和品德。前三者一直用于褒义,而豪有时用于贬义,例如“豪强”。诗人立足于文场,如果有时牵带政客见解,难免被不同观点的人视作“豪强”,但是不失其“长而刚硬”的本性。
被白居易推赞为“诗豪”,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出众在于刘诗立意新颖,思想深刻。
“诗豪”趣事:
在中国古代文坛上,被白居易称作“诗豪”的刘禹锡,有着不可复制的传奇故事。出自唐朝范摅的笔记小说《云谿友议》的趣事:
当年,刘禹锡到苏州赴任时,路过扬州,州师杜鸿渐让他去喝酒,喝得大醉后回到了驿馆。稍稍清醒之后,发现身边有两个女子,使他惊异的是,这两个女子并不是自己的人,于是便说:“我在酒席上与司空对诗,让他派两名乐妓侍候我睡觉。那是喝醉了后说的话,现在都记不清是怎么回事了。”第二天早上,他写信向杜鸿渐致谢,杜对此事很是谅解和宽容。那时的刘禹锡乃是个侍郎州刺史之小官,竟在诗中轻慢忤逆三司之显宦,岂不是大大的罪过吗?其诗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寻常事,断尽苏州刺史肠。”
上文,可见刘禹锡的豪放性格。下面先请古时历代诗评大家(经挑选后)给我们讲述刘禹锡的“诗豪”的趣事。
转元朝辛文房作《唐才子传》载:
禹锡,字梦得,中山人。贞元九年进士。又中博学宏辞科,工文章。时王叔文得幸,禹锡与之交,尝称其有宰相器。朝廷大议,多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判度支盐铁案,凭藉其势,多中伤人。御史窦群劾云:“挟邪乱政。”即日罢。宪宗立,叔文败,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俗信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俄延,其声伧伫。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声作《竹枝辞》十篇,武陵人悉歌之。始,坐叔文贬者,虽赦不原。宰相哀其才且困,将澡用之,乃悉诏补远州刺史,谏官奏罢之。时久落魄,郁郁不自抑,其吐辞多讽托远,意感权臣,而憾不释。久之,召还,欲任南省郎,而作《玄都观看花君子》诗,语讥忿,当路不喜,又谪守播州。中丞裴度言:“播,猿所宅,且其母年八十余,与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后由和州刺史入为主客郎中。至京后,游玄都咏诗,且言:“始谪十年,还辇下,道士种桃,其盛若霞。又十四年而来,无复一存,唯兔葵燕麦动摇春风耳。”权近闻者,益薄其行。裴度荐为翰林学士,俄分司东都,迁太子宾客。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公恃才而放,心不能平,行年益晏,偃蹇寡合,乃以文章自适。善诗,精绝,与白居易酬唱颇多,尝推为“诗豪”,曰:“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有集四十卷,今传。
金蛋仔言:好一个刘郎!刘禹锡花开二度自称刘郎,逞豪杰于诗林,白居易赞他诗豪。刘禹锡,字梦得,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如鸾交凤友。柳宗元对他的诗文成就很佩服,评价很高。后来他又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刘、白”,两人经常作诗唱和,似鸾凤和鸣。刘禹锡在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于71岁病故于此,赠户部尚书。后来,白居易作诗两首《哭刘尚书梦得》,其一首: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委婉我知丘。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诗中“贤豪”指的是刘禹锡。白居易曾经评价刘诗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金蛋仔论刘禹锡作诗气节和品行为“诗豪”,名副其实。
转唐朝孟棨《本事诗》小说,“事感第二”载刘禹锡作二首讽刺诗趣事:
刘尚书自屯田员外左迁郎州司马,凡十年始征还。方春,作《赠看花诸君子》诗曰:“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不数日,出为连州刺史。其自叙云:“贞元二十一年春,余为屯田员外,时此观未有花。是岁出牧连州,至荆南,又贬朗州司马。居十年,诏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盛如红霞,遂有前篇,以记一时之事。旋又出牧,于今十四年,始为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荡然无复一树,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再游。时太和二年三月也。”诗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独来。”
刘禹锡关于玄都观桃花作诗的趣事,以“刘禹锡诗案”流传诗林。虽然他半辈子在贬谪中生活,但是他始终不入污流,豪迈面对逆境。
金蛋仔:据《全唐诗》录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引言,得知:他在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期间(也是唐顺宗永贞之年,即公历805年前)任屯田员外郎时,玄都观里还没有种植桃树。这年刘禹锡(注:刘禹锡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参与“永贞革新”,因失败)遭贬离京都到外地任职,先到南方连州任刺史,不久贬到朗州任司马。外居十年后(公元815年)被召回京都,听见众人都说玄都观里有道士种植仙桃,满观映照得如同红霞一般。刘禹锡前往玄都观游览后,写下《游玄都观》诗,以此表达自己对时政的革新抱负。此诗深刻的寓意,引起京城权贵对他的攻击。不久,他又被调离出京城任职。外居十四年后,又调回京都复任主客郎中官。刘禹锡于是再次游览玄都观,发现事过境迁,桃树荡然无存,而兔葵燕麦摇摆在春风里。因此,他再赋诗(即《再游玄都观》)以俟后游,时在唐文宗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三月。
刘禹锡政坛生涯四起三落。他作《游》与《再游》两诗后,遭遇两度离京。据明朝俞弁《逸老堂诗话》载,刘梦得咏玄都桃花而被谪。李繁咏东门柳,杨国忠谓其讥己而得祸。刘后村《咏落梅》诗,有“东君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谗者笺其诗以示柄臣,由是闲废十载。后村有《病后访梅》十绝句,其一云:“梦得因桃却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李,也被梅花累十年。”人谓简斋《题墨梅》而致魁台,后村《咏落梅》而罹废黜。噫!诗之幸与不幸,有如此夫。
俞弁议论诗人官场话题,作诗不幸前有唐朝刘禹锡咏桃,后有宋朝刘克庄咏梅。作诗有幸的是南北宋朝陈与义,因《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而获福,趣在他以《墨梅》诗受到宋徽宗的赏识。
转另一个版本是明朝瞿佑《归田诗话》载,刘梦得初自岭外召还,赋《看花》诗云:“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以是再黜。久之又赋诗云:“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讥刺并及君上矣。晚始得还,同辈零落殆尽。有诗云:“昔年意气压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二十年来零落尽,两人相遇洛阳城。”(《全唐诗》见《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昔年意气结群英,几度朝回一字行。海北江南零落尽,两人相见洛阳城。”)又云:“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全唐诗》见《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又云:“旧人惟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全唐诗》见《与歌者何堪》)盖自德宗后,历顺宪穆或文武定量凡八朝。暮年与裴白优游绿野堂,有“在人称晚达,于树比冬青”之句(《全唐诗》见《赠乐天》诗句:“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又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全唐诗》见《酬乐天咏老见示》诗句:“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其英迈之气,老而不衰如此。
金蛋仔以为要读懂《游》诗,必须了解作者当时写作背景。刘禹锡是政治改革派,“永贞革新”失败后遭遇“八司马”事件的悲剧,使作者转而拿起笔杆子讽刺保守派,表达出他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对政敌的蔑视。这正是诗豪的性格。
刘禹锡以豪迈情志洒向诗作,除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外,还有一个思想信仰支撑的缘故。他视政治革新为己任,尽管他积极参与的“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却是他一生为之自豪的光辉的一页。他坚信自己的政治方向符合国家命运要求,具有这种心态使诗人深怀帝乡之思,报国之念,期待重返朝廷,东山再起。正因为具有精神的顽强支柱,致使他乐观对待官运沉浮、仕途坎坷、遭遇迫害。
此外,为加深对刘郎与玄都观的缘分,辅读他的《酬令狐相公雪中游玄都见忆》:“好雪动高情,心情在玉京。人披鹤氅出,马踏象筵行。照耀楼台变,淋漓松桂清。玄都留五字,使人步虚生。”
还有,刘郎对仙桃的见解,可读他的《伤桃源薛道士》诗:“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出自唐朝韦绚《(刘宾客)嘉话录》所记的趣事:
刘禹锡说:“司徒杜佑将穆赞看成象自己的孩子一样。”杜佑看到穆赞屡屡受到宰相的上告,因此告诫穆赞说:“我有一句话要告诉你,从长远考虑,以后你还是要少树敌为好。”穆赞深深地记住了杜佑的这句话,从此以后果然收敛了威严啊。
刘禹锡何尝不知《再游玄都观》是树敌之作,它回应政敌,也证实刘禹锡的“诗豪”精神。如此看来,刘禹锡对刘备的韬晦技艺不感兴趣。他是一位有政治思想信仰的志士,失败怕什么?被赶出政治中心国都也不服输,有《游》在;返回朝廷再次被贬黜也不认输,有《再游》在。不让当政客就当文客,敢逞诗豪。
金朝元朝的元好问作《玄都观桃花》:“前度刘郎复阮郎,玄都观里醉红芳。非关小雨能留客,自是桃花要洗妆。人世难逢开口笑,老夫聊发少年狂。一杯尽吸东风了,明日新诗满晋阳。”
元好问的《玄都观桃花》,好似咏史诗,实则为怀古诗。
唐诗里有许多故事。据说在唐长庆年间,元稹、刘禹锡、韦楚客一起到白居易家聚会,评论南朝兴废话题,以各自赋《金陵怀古诗》展示观点。只见刘郎斟满一杯酒,饮毕后吟《西塞山怀古》:“西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江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原诗大意:王浚的战船从益州出发是顺江而下,金陵东吴的王气便黯然消逝。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上。人世间多少次伤怀往事,险峻的山势屹立岸边依然不变靠着寒冷的江流。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统大家,芦荻在旧垒上对着秋天萧萧飘摇。)
白居易观看后,说:“我们四人探寻骊龙,梦得您先获得龙珠,所剩余的龙鳞龙爪还有什么用处?”因此,停止吟唱活动。
《新唐书·刘禹锡传》载: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常与禹锡唱和往来,因集其诗而序之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予不量力,往往犯之。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太和三年春以前,纸墨所存者,凡一百三十八首。”梦得尝为《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为佳作,虽名位不达,公卿大僚多与之交。
上文译读:刘禹锡晚年和少傅白居易交友相好。诗词文章,(当时)没有在白居易之上的人。(白居易)常常和刘禹锡相互和诗酬答,于是(白居易)集录这些诗并为之写序说:“彭城刘梦得是诗人中的豪者。他的(诗)锋芒突出,很少有敢和他对诗的。我自不量力,常常和他对诗。互相呼应的人声气相同,交锋的人力气相当。(我们两人)一去一回(互相唱和),想要停也停不下来。太和三年春天以前,用纸墨记录下来的(诗),共一百三十八首。”刘禹锡曾经写了《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士称(这些诗)为佳作,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
依上文转载提名诗篇在下。
《西塞怀古》见前文所录。《金陵五题》如下:
1《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古迹旧址在南京清凉山一带,为东吴孙权改建城,地势险要,有“钟阜龙盘,石头虎踞”之称。原诗大意:围绕古城四周的依旧是青山,潮水拍打着空城又寂寞返回。只有淮水东边的旧时明月,夜深时还是移过女墙这边来。)
2《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迹旧址在南京秦淮河南岸,最早是东吴的军营,士兵着黑衣,故名乌衣巷,后来成为东晋豪门世族居所。)
3《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题解:六朝皇宫古迹,旧址在南京鸡鸣山北。)
4《生公讲堂》:“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题解:<</span>东晋高僧>竺道生讲佛堂古迹。谚语“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升庵诗话》载:山谷须溪皆称其“可”字之妙。按《佛祖统纪》载宋文帝大会沙门,亲御地筵,食至良久,众疑日过中,僧律不当食。帝曰:“始可中耳。”生公乃曰:“白日丽天,天言可中,何得非中。”遂举箸而食。禹锡用“可中”字本此,盖即以生公事咏生公堂,非杜撰也。彼言白日可中,变言明月可中,尤见其妙。)
5《江令宅》:“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题解:<</span>南朝梁代>江淹故居遗宅。成语有“江郎才尽”。)
刘禹锡无论是政治官场里的被贬远迁,还是生活来往中的酬答和赠,他作诗往往充满了豪情和乐观。
刘禹锡长期贬官边远生涯,让他接近民间,喜欢民歌,养成了自己豪迈爽朗的文客诗情。他与白居易在文坛上齐名,并称“刘、白”,诗歌语言通俗清新。
“沉舟”两句原本是刘禹锡自喻年老,感慨前赴后继,歌颂新陈代谢,近似于当今感叹淘汰改编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
清朝袁枚《续诗品》有《安雅》:“虽真不雅,庸奴叱咤。悖矣会规,野哉孔骂。君子不然,芳花当齿。言必先王,左图右史。沈夸徵栗,刘怯题糕。想见古人,射古为招。”文中提到刘禹锡作诗害怕使用“糕”字。
宋朝的宋祁曾讽刺说:“刘郎不敢题糕字,辜负诗家一代豪。”此话前半句是对的,因为刘郎写诗面向大众,不用僻字,当时《六经》里没有糕字。而此话的后半句则错了。因为刘郎参加了历史上有名的“永贞革新”,失败后又经历了“二王八司马”事件,一座玄都观的景文变化,见证了他的二十三年痛苦遭遇和拼搏精神,而两游玄都观诗文佐证了他不愧是诗家一代豪。
刘禹锡的豪诗不仅趣在玄都观和桃的讽刺性,还在于怀古咏史的抒情性,以及仿民歌诗的清新通俗性。除了前文列出的11首外,刘禹锡受历代读者欢迎的诗篇中有如下作品:
《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台城怀古》:“清江悠悠王气沉,六朝遗事何处寻。宫墙隐嶙围野泽,鹳鶂夜鸣秋色深。”
《咏史二首》:
“骠骑非无势,少卿终不去。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
“贾生明王道,卫绾工车戏。同遇汉文时,何人居贵位。”
《杨柳枝词九首》之一:“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竹枝词二首》: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竹枝词九首》: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纹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家住成都万里桥。”“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能摧。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巫峡苍苍烟雨时,清猿啼在最高枝。个里愁人肠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畬。”
《浪淘沙九首》之六:“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学阮公体三首》如下:
“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百胜难虑敌,三折乃良医。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朔风悲老骥,秋霜动鸷禽。出门有远道,平野多层阴。灭没驰绝塞,振迅拂华林。不因感衰节,安能激壮心。”
“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目览千载事,心交上古人。侯门有仁义,灵台多苦辛。不学腰如磬,徒使甑生尘。”
《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愿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
又选读刘禹锡诗句有:
“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谢寺双桧》);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
“他日卧龙终得雨,今朝放鹤且冲天”(《刑部白侍郎谢病长告改宾客分司以诗赠别》);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同向洛阳闲度日,莫教风景属他人”(《秋斋独坐寄乐天兼呈吴方之大夫》);
“万乘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央”(《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
“酒力半酣愁已散,文章未钝老犹争”(《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开春加宴》)。
刘郎的竹枝词二首又九首、金陵五题、某些酬答友人诗,历来受人们喜爱,像“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之类,也饱含了诗人的豪情阅世。
金蛋仔读刘禹锡诗歌,以为有艺术成就较高者可分三部分。一是他的乐府民歌,二是他的述旧抒情咏史诗,三是他的政治讽刺诗。
刘禹锡著名的政治讽刺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和“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是姊妹篇,是黄金搭档作品,是连续剧趣事。它们艺术地再现古代政治革新和改革事件的斗争性、残酷性,显露出作者坚持进步斗争的锋芒和豪迈,表现诗人蔑视权贵和不怕艰难曲折的豪放情怀。
入榜诗写得豪爽、明快。“曾遭飞语十年谪”,革新派失败后,经历失势和流放的低落时期,然而他们没有妥协叛变。“留作功成退身地,如今只是暂时闲”,释放着乐观、豪壮的英雄气概。干事业遇到环境不利,等待时机再奋斗,期盼功成身退。
《游》和《再游》,对于作者来讲,它们属于政治诗;对于评论家而言,它们属于讽刺诗;对于读者来说,它们便是奋斗励志诗。干工作、做事业,要坚持进取不懈的精神,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曲折和失败,要高喊“今又来”,坚持再来。
刘禹锡的诗友和粉丝,很崇敬他。如牛僧孺作诗《席上赠刘梦得》:“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译文:在尚书省为官四十年,如今世上名辈更无人。不要议论官场升降事,只管将杯中酒畅饮频斟。您的诗文均措辞优美,山川也为您显露精神。莫怪我借酒言语轻漫,曾将诗文呈上步后尘。)
金蛋仔读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怀有悲秋之情,而刘禹锡反其道而行,其个性使然,不愧为“诗豪”榜号。
读诗豪作品,学其豁达豪情。“沉舟侧旁千帆过”;“道是无晴却有晴”;西方不亮东方亮,东边日出西边雨,人生就是寻找晴亮方向前进的。
金蛋仔jindanzai于山东口水堂 2020-1-16
加载中,请稍候......